宇宙中的“速逃星”,原本稳定运行在星系内部,为何突然叛逃了?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我们常用这句话来形容地球上稀奇古怪的事,宇宙之大,也无奇不有,除过吞噬万物的黑洞,拥有极端密度的中子星,宇宙中还有一类有趣的行星:速逃星。
地球日复一日地围绕太阳公转,太阳又以同样的方式驻留在银河系,似乎每颗行星和恒星都有自己的归宿,拥有自己稳定的公转轨道,实则不然,有一些恒星它们更像叛逆的流浪之子,急于冲出星系的怀抱。
这类恒星往往飞行速度极快,超越了能飞出星系的第四宇宙速度,朝着不可以思议的方向飞奔,对于这类恒星,我们形象的称它为“速逃星”。
恒星并不是凭空诞生的,它们在辽阔的气体尘埃云中被孕育,尘埃云是恒星的摇篮,不过摇篮里并只有一个恒星胚胎,往往是许多恒星同时出现,这种特征决定了许多恒星在星系运行过程中是互相有联系的,关联紧密或松散。
一些关联紧密的恒星集合体被称为“星协”,另一些关联较少的则成了人们口中的“疏散星团”,其中就会有不少“叛逃”的恒星。
银河系边缘有许多游荡的恒星,通过恒星的运动轨迹可以追踪到,它们很久以前属于银河系内部。不过随着它们向边缘的不断前进,在未来的某一天它们就会彻底脱离银河系,成为太空中的流浪恒星。

原本稳定运行在星系内部的恒星,为何突然“叛逃”了呢?
科学家对速逃星进行了详细的观测,结果显示速逃星大部分为恒星死亡后的遗骸:白矮星,这说明恒星出逃时至少已经是暮年了,这就不由得让人想到超新星爆发。
银河系早期形成时物质十分密集,当时的恒星大部分质量都很大,恒星以内部的核聚变维持自己的存在,一旦氢燃料耗尽,恒星就敲响了死亡的钟声,质量大的恒星需要消耗更多的氢气,所以质量越大的恒星反而寿命越短。
于是早期的银河系曾有十分频繁的超新星爆发事件,爆发时恒星的内核会坍缩成为一颗白矮星或中子星甚至黑洞,如果冲击力足够大,就会把坍缩后的形成的天体推向其他区域。
这时恒星的出逃是因为自己的原因,不过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在一个高密度的星团内,两颗恒星可能会靠得非常近,当近的达到阈值时,两颗恒星在引力和离心力的作用下就会交互旋转,成为一个双星系统。
其中质量较大的一颗恒星会率先发生超新星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就会把另一个质量较小的恒星给“踢开”,这时被踢开的恒星就会以极快的速度脱离原有的轨道。

LP 40-365就是一颗著名的速逃星
编号中的LP来自1960年编成的鲁坦-帕罗马自行星表,它还有另一个编号“GD 492”,来自1970年的Giclas天体目录,2017年,研究人员在分析哈勃太空望远镜和过境系外行星的数据时注意到了它。
科学家发现,LP 40-365在以每小时320万公里的速度穿越银河系,这样的高速足够每小时从地球到月球往返四次,照这样的速度,它最后将逃离银河系。
LP 40-365不仅在高速飞行,还会每隔9小时旋转一次。
恒星自转并不奇怪,比如我们熟知的太阳就会每隔27个地球日围绕中心轴自转一次,奇怪的是,对于一颗经历了超新星爆炸天体而言,LP 40-365的自转速度有些太慢了。一般来说,速逃星是一颗能量还没有消耗完的恒星,主要由氢和氦以及碳元素组成,但LP 40-365的主要成分是氧和氖等较重的元素,这些元素只会集中在发生了超新星爆发的那颗恒星上。

这就说明了两种可能
一种是LP 40-365原本属于一个双星系统,它则是双星系统中质量较小的那个,质量较大的恒星率先发生了超新星爆炸,从而把自身的物质冲击到了LP 40-365上,于是这颗恒星就携带了大量较重的元素,另一种可能则更加简单,LP 40-365自身就是那个发生了超新星爆炸的恒星内核。
不过,假如LP 40-365是双星中的伴星,那么它身边的超新星爆发时,产生的冲击波足以支撑它高速自转,LP 40-365较低的自转速度说明它可能就是已经爆发过了的那颗恒星,因为在发生爆炸时,恒星的自转速度会急剧下降。
除过LP 40-365外,还有一些比较著名的速逃星,比如GD 50,它同样是一颗白矮星,不过它的密度极高,指甲盖大小的一块物质质量就达到了1200千克,GD 50目前游荡在波江座,不过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显示,它原本来自于昴宿星团。
研究速逃星并不是无用的猎奇,通过它们科学家可以知道曾经的超新星发生了什么,从而让我们对宇宙深处有更多的了解。

拥有炽热内核和长长彗尾 曾造访地球 彗星对地球有害还是有利
彗星是宇宙中一种由冰、尘埃和气体组成的特殊天体,它们的核心通常由冰冻的水、氨和二氧化碳等物质组成。当彗星接近太阳时,它会暴露在太阳的强烈热辐射和高速带电粒子流的影响下,这些因素导致彗尾的形成。彗星的运动是沿着椭圆轨道绕太阳运动的,当彗星被逐渐拽向太阳并接近太阳时,太阳的强烈辐射会引起彗星核心中的冰开始转化为气态,这种蒸发导致彗星释放出丰富的气体和微小的尘埃颗粒。我要新鲜事2023-07-14 20:02:46000342油鱼吃了会怎么样 除了腹痛腹泻外还会屁股漏油
对于油鱼很多人似乎都不知道这是什么鱼,但鳕鱼大家都是知道的。倘若你买鳕鱼时候吃过亏那一定是黑心商家将油鱼当成鳕鱼来卖了。这两种鱼长的十分的相近,一般人不去了解它们特定的特征的话是很难区分出来的。虽然模样相似,但其食用口感以及食用后的效果可是大不相同。油鱼吃了会怎么样我要新鲜事2023-05-13 00:13:050000传说中的“液态”行星,表面全被海洋覆盖,一块陆地都没有
地球是一个水球,因为它表面积的70%都被海洋覆盖,不过和地球6371千米的半径相比,最深不过10公里的地球海洋只能算一层水膜。那么宇宙中有没有全是水的星球呢?天文学家提出的Hycean行星便是如此,这种行星并不是指某一颗行星,而是一类行星的统称,这种行星表面往往被数百公里乃至数千公里深的海洋覆盖,表面几乎没有陆地,整个星球除了海洋就是大气层。一般来说我要新鲜事2023-10-19 19:10:070000科研人员揭示太阳风中大尺度磁洞奥秘(空间等离子体的一种结构)
磁洞在空间等离子体当中是一个重要的结构,之所以被称为洞,是因为磁场的强度会出现比较明显的下降。一直以来大尺度的磁洞的起源都是一个谜。中国科学院的科研人员利用日地关系探测器-A卫星和帕克太阳探测器卫星的数据,经过探索和研究,发现了太阳风当中大尺度磁洞的特征和起源。我要新鲜事2024-04-07 18:16:370001寿命仅4小时的探测器传回的图像,令人难以置信 刷新了人类的认知
科学家通过对土卫六卫星的观测之后发现,它的表面有一层极厚的冰层,推测它可能有茂密的大气。科学家研发的“卡西尼-惠更斯”号探测器,仅仅运行了4个小时,竟然发现土卫六的表面和地球很相似,推断极有可能有生命的存在。我要新鲜事2023-05-14 17:48:48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