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宿星团状态诡异,天文学家称:我们或许找到了暗物质的踪迹
宇宙中充满着耀眼的星系和绚丽的尘埃云,我们的目及之处都被遥远深空中的恒星所占据,不过它们并不是宇宙的主导。
在整个宇宙中我们熟悉的天体和星系这些常规物质仅占宇宙总质量的20%,真正主导宇宙走向的是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暗物质,可以说暗物质未来将是物理学以及天文学领域最重要的研究方向。
但暗物质看不见也摸不着,我们无法用常规方式探测到它,一直以来科学家都在寻找发现暗物质的途径和方法,近日科学家发现了毕宿星团诡异的状态,通过它我们似乎找到了暗物质的踪迹。
毕宿星团拥有300多颗恒星,位于银河系的金牛座中,距离地球大约153光年,是离我们最近的疏散星团,在晴朗的夜空中,红巨星毕宿五和其他恒星共同构成了一个耀眼的V字型,它距离我们如此之近,在南北半球都肉眼可见,因此也是天文学家们深入研究的对象之一。
近日,《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上刊登了一篇研究文章,论文中称天文学家发现毕宿星团上存在一个诡异的现象:它似乎没有按照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行事。
万有引力是物理学乃至人类文明最基础的定律之一,假如这个发现被进一步证实,极有可能会颠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而背后的始作俑者就是暗物质。

毕宿星团内的恒星分布相当密集,所以恒星之间的引力作用也十分强烈,恒星死亡时会发生巨大的爆炸,产生的引力波会将周围的恒星推向星团的边缘,最终整个星团在内部的引力和外部潮汐力的撕扯斗争下,将被拉成一条条星流,科学家们把这些星流称为“潮汐尾”。
对恒星的测距目前仍然是天文学中比较棘手的领域之一,潮汐尾更是难以追踪,欧洲航天局的盖亚卫星夜以继日地绘制银河星图,以便我们能获得银河系近10亿颗恒星的位置变化与运动数据。
研究人员利用盖亚卫星的数据分析了毕宿星团潮汐尾,试图用模型模拟出潮汐尾中的恒星是如何在过去的6亿年中被甩出的。
疏散星团会在其运动的前后两个方向上产生两条潮汐尾,按常理来说,两条潮汐尾中恒星的数量应该总体上保持一致,以维持整个星系的引力平衡,然而在毕宿星团中,事情诡异了起来:毕宿星团前方潮汐尾中恒星的数量比后方的数量多了几个数量级,这明显打破了整个星团的引力平衡。
科学家认为,在毕宿星团运动方向上有一个巨大的存在,是它拉扯并吞噬了潮汐尾上成千上万颗恒星,根据测算,神秘的物体的至少要达到1000个太阳质量才能让毕宿星团形成如此长但实际恒星数量如此少的潮汐尾。
当我们望向那片区域时试图看到一些东西时,却什么都没有发现。

目前,我们已知的难以观测到的物体只有黑洞,但大部分科学家并不认同在毕宿星团旁存在一个巨型黑洞的想法,因为还没有发现黑洞拖拽整个星团的迹象,除非我们肯定在毕宿星团周围有大量暗物质的存在,否则就要承认万有引力是错误的,至少是不完善的。
部分科学家认为,在牛顿万有引力诞生的时代,科学家对整个宇宙的了解和观测技术都十分有限。
那时人类甚至不知道星系的存在,所以在理论中难免会出现缺陷,也就是说,是万有引力定律遭到了动摇,需要在经典引力理论基础上进行修正,发展新的动力学说以自洽宇宙中种种反差现象。
这种学说的特点是否定了暗物质的存在,认为宇宙中并没有什么看不见摸不着的暗物质,只是我们的理论需要进步罢了,虽然听起来有一定道理,但它并不能让人信服,因为异端不止体现在了毕宿星团,而是在整个大尺度宇宙中都有迹可循。

现代天体物理学中有一个最大的谜团,那就是我们熟知的星系,许多星系中恒星的运动速度都太快了,以至于按照经典引力理论推演的话,这些星系早已分崩离析了,但现实中它们依然维持着星系的运转。
因此人们引入了“暗物质”的概念,认为暗物质充满了宇宙,它产生的引力维持了整个天体系统的稳定。
不论是改进万有引力定律,还是敲定暗物质的存在,最后的结果都是人类认知的巨大进步,只有不断发现新的现象,突破现有理论,才能一步步接近到宇宙的真相。
宇宙大爆炸是怎样产生的,之后又会有哪些物质产生
我要新鲜事2023-05-14 11:03:540000原始人类已学会冬眠 为什么到现在我们不需要了?(人类冬眠)
人类不用冬眠,是因为生产力的提高。现在到了冬天能够看到动物已经比较少了,很多动物到了冬天就会直接进入冬眠。比如说松鼠会把食物藏在自己的洞穴里面,然后美美的睡上一冬天。甚至很多人也说为什么人类不能冬眠,这样就可以在冬天不用上班儿了,其实人类在远古的时期,也就是原始人类的时候,确实是可以冬眠的。但是现在不行了,主要是和人类的行为方式有关。原始人类的冬眠我要新鲜事2023-05-16 01:56:190001是否存在时光倒流,反宇宙是否真实存在(空间猜想)
在宇宙中,万物都需要遵循三种对称中的任意一种--C对称和电荷对称;P对称性,宇称对称性(镜像对称性);T对称,时间对称。宇宙对称一直被认为是宇宙的公理,但随着物理学的发展,科学家们发现每一种对称都有例外,但所有物体都至少遵循一种对称。目前还没有可以同时违反三个对称的现象。我要新鲜事2023-05-14 10:31:040000日本航天科技发达,如何不直接登月采集土壤(采集难度大)
隼鸟2号探测器的发射时间可以说非常遥远。早在2014年12月,它就带着无数人的期待,离开了地球母亲的怀抱,踏上了前往“龙宫”的道路,同时还有两个小小的探测器。经过漫长的“旅程”,他们直到2018年才到达3.5亿公里外的目的地。我要新鲜事2023-05-14 10:07:560000为什么这么多人不喜欢科学巨匠霍金?他背后有多少秘密?
人们认为霍金是非常了不起的,身体患有疾病却仍然致力于科学研究,是一个伟大的物理学家。可是有很多人却不喜欢科学巨匠霍金,主要原因是他后来说了很多莫名其妙的话,人们认为他在利用自己的名气去炒作。我要新鲜事2023-05-14 21:29:1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