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看清1.5亿公里,继中国天眼之后,为啥还要造中国复眼?
中国天眼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了
它作为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射电望远镜,能够接收到137亿光年外发出的信号,探索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自建成以来,中国天眼共发现了240多颗脉冲星,对人类探索宇宙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宇宙,中国天眼的“弟弟”中国复眼已经开始在重庆建造。我们已经有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天眼,为什么还要造复眼?
它们两者之间又有什么不同呢?
随着美国阿雷西博望远镜的坍塌,我国的天眼于2020年正式通过验收上线,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全球目前唯一运行的超级单体射电望远镜,它的口径达到了500米,发射面积相当于30个足球场大小。
与天眼不同,复眼由25-36部小天眼组成,每一部的口径在25米左右,它们将合成一部大天线。就像昆虫的复眼一样,用多个眼睛看东西。
中国复眼选址在了重庆市渝北区龙兴镇,由北京理工大学牵头研制,属于深空探测雷达。但即便它有许多个复眼,加起来的等小口径也仅相当于一台100米孔径的天线,和中国天眼似乎差了十万八千里。
不仅如此,中国复眼还是个“近视眼”。中国天眼能够接收到几十万光年的信号,但复眼只能看清楚1.5亿公里范围内的东西,仅相当于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建造复眼呢?
今年的4月24日,我国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在媒体上表示“中国将着手组建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共同应对近地小行星撞击的威胁,为保护地球和人类的安全贡献中国力量”,回顾历史,我们就能发现小行星对于地球生物的威胁有多大。

在人类出现之前,恐龙是地球的霸主,两亿多年前的一场持续200万年的湿润期过后,地球的生物开始更新换代,恐龙也在此时崛起,开始了1.6亿年的发展历程。但就在一切蓬勃发展之时,一颗直径十公里的小行星高速撞击到现莫希卡尤卡坦半岛。
释放的巨大能量引发了一系列的地震和海啸以及火山爆发等次生灾害。火山灰直冲云霄遮蔽了太阳光,导致地球生态系统逐渐崩溃,恐龙最先受到冲击,最后退出历史舞台,只剩深埋在地下的骨架。
所以中国复眼的主要作用就是对上亿公里外的小行星和类地行星进行细致的观察,时刻防范着各种小行星对地球可能造成的威胁,它就像一块太空监视器一样,观察着那些靠近地球的危险小行星,虽然中国复眼看的距离很短,但看得很清晰,在观察太阳系内的天体时,比中国天眼要锐利许多。
中国天眼属于射电望远镜
通过接收天体本身的电磁波信号分析特征,但有些天体自身不会发出电磁波或电磁波不够强,比如小行星,这时天眼就看不见了。
中国复眼采用了全球最先进的分布式雷达系统,它与只能接收电磁波的望远镜不同,雷达自身可以利用发射机主动发射电磁波信号,像黑夜里的一束探照灯,当电磁波碰到物体反射回来时,雷达还可以接收到反射的电磁波,从而发现目标物体,并分析出移动速度和形状等特征。
雷达波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扩散稀释,也就是说距离越远,单位面积的信号就越弱,雷达波到达能量物体时衰弱一次,反射回来后还会再经历相同的能量衰减过程。
所以在距离一定的情况下,想接收到足够清晰的信号,就要增加电磁波的发射功率,增加接收器反射面的面积以及提高接收器的灵敏度。
但就目前技术来看,制造单体巨型雷达的难度极大。所以科学家借鉴了昆虫复眼的原理,用许多雷达组成天线阵列,同样可以达到巨型雷达的效果。
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存在一颗小行星带,目前已被编号的小行星达到了120437颗,稍有引力扰动,它们就会偏离轨道,向太阳系内侧飞去。
在中国复眼的加持下,我们就能提前监测到小行星对地球的威胁性,及时地进行防御,防止恐龙的悲剧重演到人类,除过预警之外,中国复眼还可以对金星,木星等行星进行观测,完成深空雷达探测与成像的验证。

虽然预警做到位了
人类还没有完善的撞击防御办法,2021年时,NASA曾进行过模拟演习,阻止一颗3500万英里外的巨大小行星撞击地球,但即便动用核弹,小行星最后还是撞毁了地球,所以做好监测只是第一步,要真正防御小行星,未来的路程依旧任重道远。
AI技术的快速发展 对人类有什么作用(人工智能)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智能手机、智能家居到自动驾驶汽车,AI技术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AI技术的发展也对人类未来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在现代生活中,每个人或多或少的都会和人工智能有所接触,我们每天在网络上看的那些视频或者段子就有可能是AI生成的语音或视频。AI智能对人类的帮助我要新鲜事2024-01-11 19:53:340002人身体的这几个部位,在未来有可能会消失(人类未来)
人体在未来会把没用的东西净化我们人类能够在地球上正常的生活主要就是因为人类的身体正在无时无刻的运行着,而我们身体里的器官和血液都像是零件一样,十分规范的正常运作,当然我们人类在平时生生活的过程当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没有什么用处的器官,现在生物学家已经发现人类有一些东西正在慢慢消失,或许在未来500年之后就会让人类的身体更加轻便,下面就来说一说是哪些东西?我要新鲜事2023-05-15 02:05:320000太阳黑子面积24小时内增大一倍,或将袭击地球?
据SpaceWeather网站报导,在仅24小时内一个巨大的太阳黑子的面积翻了一番,而且正对着地球。这意味着可能将有一个太阳耀斑袭击地球。太阳黑子(sunspot,也叫日斑),是太阳表面一些强辐射的区域。日斑区域的温度比周围相对低一些,因而颜色比周围区域暗一些而得此名。日斑区域内磁场特别强,以至于来自太阳内部的一部分热量无法抵达这部分太阳表面的区域,从而使这部分区域的温度相对低一些。我要新鲜事2023-06-04 20:08:210000霍金总说人工智能会毁灭世界,会用什么样的方式呢?(智能生命)
未来的人工智能或许会代替人类很多对于科学界比较感兴趣的网友们都对于霍金说过的话还是有印象的,霍金就曾经说过。在未来我们人类的世界或许会被人工智能所摧毁,但是霍金却没有说是怎么样摧毁的,那么我们就来发挥一下想象力,看看未来的人工智能会对人类造成什么样的威胁。有意识的人工智能我要新鲜事2023-05-15 08:54:510000太阳系到底有多少颗行星(8颗)
太阳系一共有八颗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之前太阳系曾经被发现有9颗行星,但是最后一刻冥王星因为运行轨道、地理位置乃至其本身的特点,被排除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之外,如今太阳系也只有这八大行星。水星水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一颗行星,其运行轨道也距离太阳特别接近,且水星的表面温度,在白天能达到430℃左右,生命无法在这里存活。金星我要新鲜事2024-02-15 16:37:2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