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钟了解太空笔的历史,美国用过铅笔吗?我国的太空笔什么样
有这么一个段子,说是在冷战的太空竞赛期间,美国宇航局向公众征求建议,开发一种能够在太空使用的笔。
太空的环境非常特殊,尤其是几乎没有重力,这给一个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带来了麻烦,其中也包括写字。为了便于宇航员进行记录,美国宇航局希望开发一种能够在微重力及各种不同温度下能够以不同的角度进行书写的笔,并面向全美国征集意见,集思广益。
结果,有一个人弱弱地问了一句:你们试过铅笔吗……
美国宇航局沉默了。
一群科学家,学成了书呆子,以至于忘记了最基本的常识……
段子终究是段子,并不是真事。很多喜欢拿这个段子说事的人,不过是因为自己没有知识,所以产生了对有知识的人的抵触情绪,就好像很多人会仇富一样。科学家心思缜密,怎么可能连铅笔都不知道呢?
铅笔之所以没有在太空中大显神威,完全因为它不适合进入太空。这是怎么回事呢?
实际上,当人类刚刚登上太空的时候,科学家就发现圆珠笔不适合微重力环境的问题了。我们用笔在纸上写字,其原理就是利用地球的重力,让笔管中的墨水“流”下来,然后附着在纸面,留下痕迹,这就是我们写出来的字迹。

在太空的微重力环境下,墨水就不能这么轻易地流下来了,写字当然就不方便了。而且,流出的墨水不会完全附着在纸上,还会渗漏出来,漂浮在航天器中,带来种种不便。
照这么看,铅笔确实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案。铅笔的笔芯是固体,也就是石墨,这就不需要像其他笔一样通过液体墨水的流动留下痕迹,据说前苏联的宇航员就曾经用过铅笔。还有美国宇航局在1962年发射的友谊7号载人飞船中,宇航员约翰·格伦也曾经配备了一根铅笔。
既然铅笔已经有了登上太空的历史,为何最终还是被“赶下来”了呢?
这同样和重力有关。铅笔在写字的过程中,会散落一些石墨残渣,木屑也可能脱落。这些残渣在地表不会产生危害,可是在太空中,就会漂浮在航天器内,不仅可能通过吸入的方式给宇航员带来身体危害,而且这两种物质都易燃,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当然,美国宇航局也不傻,他们当时带上太空的是自动铅笔,没有木屑。但用过铅笔的人都知道,铅笔写字时难免会脱落大量的粉末,石墨又是导体,一旦这些细微的石墨粉末飘到设备的缝隙,就有可能导致短路,酿成大祸。
连铅笔也不能使用,美国宇航局就真的只能想办法开发新的工具了。但美国宇航局花钱如流水是出了名的,当他们尝试自己研发的时候,发现成本直线飙升,最终不得不放弃了这一计划。
正如今天的私营太空企业——Space X能够通过低成本方式弥补美国宇航局短板一样,美国有一家企业决定从事这方面的研发,这家企业的名字叫费舍尔笔业公司。该公司巧妙地在经过特殊设计的密封式气压笔芯中充入一定量的氮气,通过人造压力将高黏度墨水挤压到笔尖,从而实现微重力环境下书写的目的。

美国宇航局对这些比进行了严格的测试,结果非常好。于是,他们在1967年一口气采购了400支费舍尔太空笔,单支的成本低至6美元,的确远比他们自己进行研发要便宜得多。甚至到了1969年,连苏联也采购了100支太空笔,供他们自己的宇航员使用。
说了这么多,我国航天员在太空中使用的笔是什么样的呢?
目前我国航天员在空间站内使用的笔,也是专用的太空笔,是由广东的一家公司研发的。这款太空笔在2012年的神舟9号任务中首次进入太空,经过测试,被证明具备使用方便,书写流畅,字迹清楚,无漏墨现象,笔芯油墨未出现用尽的情况等优异特性。从神舟10号开始,这款太空笔就正式成为我国专用的太空笔了。
据介绍,这款太空笔可谓秀外慧中。其外形为祥云和天和核心舱造型的糅合,还运用了浮雕等工艺,结合金银色调和太空专用合金材料,非常漂亮。其笔芯则采用了高黏度的特种油墨,自带加压装置,便于在微重力环境下的书写。
在研发之后,该公司又对太空笔进行了渗透性、干燥性、耐水性、耐光性、耐冲击性、出芯机构灵活性检验等数十项检测工作,再进行书写性能测试、冲击振动试验、快速减压试验,并且在出厂前严格抽检,任何一支笔不合格都要全部报废。正是凭借这样的高超工艺和严格要求,才造就了我国这款领先世界的太空笔。
我们还注意到,在2021年的时候,航天员刘伯明甚至在太空中使用毛笔进行书写,这就更让人困惑了。看起来毛笔比圆珠笔还不靠谱,因为写毛笔字要先研墨,岂不是更要飘在失重环境中了?

实际上,刘伯明使用的毛笔,并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普通毛笔,而是特制的。我们可以注意到,刘伯明在写毛笔字的时候,根本没有蘸墨汁,可见其根本原理和其他的太空笔还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只不过笔尖不同罢了。
连一支笔都要如此考究,可见太空中没有什么事是简单的。总听到有人问:我国为何要建设空间站?我想,这就是其中一个原因吧。在建设和使用空间站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在许许多多的方面进行技术研发和突破,对我国的科技来说是一次全面的考验和提升,更可以说是综合国力的彰显。
时至今日,航天产业已经有许多技术应用在了我们的生活之中,这就是航天带给我们的意义。今天的空间站上进行的实验,未来一定还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和舒服。相信到那个时候,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再提出这个问题了。
“冥界”被找到 里面一年相当地球248年(发现冥王星)
科学家认为冥王星待一年相当于地球的248年,或许还有很多神秘的星球没有被发现。自从科学家发现了这个寒冷的星球以后,就对它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认为这个遥远的星球也有很多未解的谜题。冥王星的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05-16 11:04:130000人体最神秘的第六感 隐藏着什么秘密(第六感秘密)
第六感在科学界上还没有确切的答案。人体的第六感就是我们所说的直觉。有不少人有着敏锐的第六感,他们通常会在一瞬间就认为在未来的某一刻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这种感觉有的时候会比较准,但是大多数时候只是我们的一种胡乱猜想,但依然有人觉得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并且这也是人类预知未来的一种能力。相信第六感我要新鲜事2023-11-18 21:08:130000upf50 是什么意思 upf50 的防护级别(防紫外线)
upf50意思是有1/50的紫外线,能够透过衣物或者是针织物。upf中文意思就是紫外线的防护系数,当然这个数值越高,能够充分表现出抵抗紫外线的效果,但是在国家的规定中,纺织品里面的upf数值最高是50,如果这个数值超过50之后,那么对人的身体伤害会很小。一、国际标准的upf我要新鲜事2023-05-12 03:50:570002吴国盛教授指出科学精神的本质
科学,作为一种理性探索和知识积累的体系,一直以来都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推动力之一。然而,对于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精神的内涵,不同文化和时代有着不同的解读和理解。近期,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吴国盛在人文清华讲坛上发表了题为《我们对科学有多少误解?》的演讲,从科学史、文化观念和中国科学的现状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引起了广泛关注。我要新鲜事2024-01-02 19:14:270000英国科学家研究结果 百毒不侵的细菌(强大生命)
英国科学家研究出一种可以抵御所有病毒的大肠杆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各种病毒频繁爆发,给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都在努力研究抗病毒技术。在这个背景下,英国科学家们取得了一项重大突破,他们成功培育出一种对所有病毒都有抵抗力的大肠杆菌。这一成果被认为是对抗病毒领域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将有望解决许多病毒引起的疾病问题。实验过程我要新鲜事2024-01-15 21:43:3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