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掌握快速返回技术,从空间站回到地球,只需要8个小时?
据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消息,太空三人组为期半年的太空任务即将结束。

北京时间4月8号到10号,我国空间站组合体进行了大幅调整,预计不久后神舟十三号飞船将脱离空间站,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名宇航员返回地球。
和此前不同的是,此次回航将首次采用快速返回技术,时间从28小时大幅缩短至8小时,不仅提高了航天任务效率,也增加了三名航天员的舒适度。
那么该项技术究竟有什么实质性优势呢?
为什么能大幅缩短返回的时间?
自发射升空以来,神舟十三号机组成员已经在外太空飞行了近6个月,在轨期间太空三人组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除了对空间站技术进行深入验证外,还进行了两次出舱行走和两次太空授课,标志着我国空间站第一阶段的圆满成功。
由于空间站承载着宇航员全部的生活和科研活动,所以一般空间站的体型都比较大,需要有足够的空间支持航天员完成相关任务。比如我国空间站的天和核心舱全长16.6米,重量更是达到了20多吨,除了核心舱外还有实验舱以及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
在如此浩大的工程下,我国把空间站任务规划分成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对关键技术进行验证,保证技术运行的可靠性。第二阶段则是全面建设阶段,我国会发射神舟十四、十五号载人飞船,天舟四号、五号货运飞船,在这之后梦天、问天实验舱也会相继与空间站接轨。最终完成空间站的建造阶段,完整的空间站将呈T字型结构。

因为以后还要进行多项发射工作,但常规的返回技术都耗时较长,比如我国当年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2021年9月16日8时56分与空间站脱离,直至17日13时34分才降落在东风着陆场,整个过程耗时近28个小时。
这可苦了航天员了,因为载人飞船的空间十分狭小只够装下三个人,而且里面还可能会挤一些物资和材料,所以通常航天员都是坐在舱内,一坐就是二十多个小时。
而由于载人飞船并不配备厕所,所以在这期航天员无法解决生理上的大小便,在这个狭小的空间内翻个身都困难,还要进行吃吃喝喝的活动,比春运期间的火车都拥挤,可想而知有多么不舒服了。
并且飞船返回的过程十分复杂,并不是脱离空间站后直奔地球那么简单。
简单来说,飞船在轨期间环绕地球的飞行速度非常快,接近7.9km/s的第一宇宙速度,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抵消地球的引力,从而保证不会直接掉下来,所以返回舱要在进入大气层之前进行减速,选择合适的角度进入大气层。
如果角度没有控制好,飞船可能会接触到大气层的边缘后被弹出去,变成一个太空水漂弹,无法落在预定的着陆点。
接着进入大气层后,返回舱会与密度越来越大的空气产生剧烈摩擦,整个返回舱外围的温度将高达上千摄氏度,当返回舱下降至距离地面30-40公里的高度时,还会有大约240秒的时间失去无线信号,也就是说传说中的黑障状态,此时地面与与返回舱将双向失联。
在以往的返回流程里,最耗时间点就是选择合适的角度进入大气层。神舟十二号在这一阶段耗费了近16个小时,围绕地球转了十几圈才选好角度,至于真正进入地球的阶段其实只有48分钟。
由此不难看出快速返回技术的核心就是要减少选择角度的时间,用最短的时间再入大气层。
2022年3月30号从国际空间站返回的俄罗斯联盟号载人飞船,就采用了快速返回技术,从脱离空间站到降落在预定着陆点仅仅耗时4小时07分,他们只对地球进行了两次绕圈准备后就开始减速进入大气层。

根据介绍,神舟十三号将在进行返回制动之前将绕飞地球五圈寻找好进入窗口,每绕飞一圈大约为1.5个小时,所以只需要7.5个小时左右就能点火制动。进入返回程序后与神舟十二号一样,大约需要48分钟就能返回到地球,最后降落在预定的着陆场
以上整个过程大约只耗时8个小时,比先前的神舟十二号缩短了近20个小时。
基于“不能让空间站闲着”的目的,以及6个月太空驻留的惯例,神舟十三号预计将在四月中旬返航,具体时间应该是4月16号左右。
等三名航天员顺利到家后,神舟十四号飞船就会马不停蹄地将下一批航天员送上空间站,再次进行为期6个月的太空生活,并且天宫空间站的其他舱段也将在未来依次升空完成组装,从而让我国的空间站变成完全体。
这些粉红怪蛋是外星人留下的生物吗?
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4:36:140000在冥王星的一年是248年 一秒不到就死亡!(恶劣星球)
科学家认为冥王星的一年差不多是地球的248年,人类到达冥王星一秒之后就会死亡。看来冥王星是一颗非常可怕的星球,因为星球的环境比较恶劣,所以根本不适合人类的生存。冥王星环境科学家研究了冥王星的表面环境,发现最低温度能够达到零下229℃,超低温的环境会给人类的生命安全带来危险,人类不可能在这样的环境下存活。如果人类来到了冥王星,会被瞬间的低温冻伤,人类再也等不到温度上升而苏醒的那一刻。我要新鲜事2023-04-11 15:27:250000高质量发展看广东|燃料电池“芯片”出货量三连跳,新能源企业跨越式发展
氢燃烧的产物是水,是世界上最干净的能源,燃料电池是氢能产业非常好的应用场景。在燃料电池中,“膜电极”被誉为燃料电池“芯片”,决定了燃料电池的性能和成本,其成本约占燃料电池电堆成本的65%。膜电极规模化生产技术也一度是国内亟需突破的瓶颈。我要新鲜事2023-05-14 06:17:170000疫情时代刚刚过去,非洲又出现了新的病毒(恶性病毒)
非洲出现的这个病毒没有太高的传染性。别看我们的疫情时代现在刚刚过去,但是疫情的爆发还没有结束,因为现在可以发现自己或者是自己身边的很多人都已经成为了阳性,估计在未来每个人都会有着成为阳性的可能。不过我们相信在未来几个月一定会好的,在疫情还没有结束的时候,非洲又出现了一个新的病毒。非洲病毒我要新鲜事2023-05-15 14:42:2000003名航天员每天1650升氧气 氧气从何而来?(氧气来源)
宇航员在太空执行任务时需要准备足够的氧气,氧气的来源是氧气发生器。我们都知道氧气对宇航员来说是很重要的,空间站的氧气需要特殊的制氧装备才能获得,确保宇航员有充足的的氧气。氧气产生我要新鲜事2023-03-15 14:55:0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