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先驱者10号到旅行者一号,为了飞出太阳系,人类有多努力?
好奇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
千百年来人类仰望星空,想象着苍穹之上究竟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是神们自己居住的宫殿?还是其他别的什么东西?
现在我们知道,自己生活在一颗名为地球的行星上,所谓苍穹其实就是包裹行星的大气层,认清这个现实后,人类的好奇心马上就转移到了地球之外的茫茫宇宙中,于是乎从第一颗人造卫星和第一个太空人开始,形形色色的探测器开始代表人类文明离开地球,奔向辽阔无边的宇宙。

这些从地球出发的信使们,有着比人类肉体更强悍的身体条件和敏锐的感官,迄今为止它们已经探访了太阳系内的30多颗星球,旅行者系列更是飞出了太阳系日球层的束缚,进入到了外太阳系空间。
但这么多探测器,谁才是第一个呢?
通过查阅资料,人类对地球以外天体的探索最早可以追溯到1958年,在这一年的8月17日,美国“托尔-艾布尔1号”探测器发射,目标是进入月球轨道,但遗憾的是由于技术的不成熟,这架探测器升空77秒后就爆炸了,为了纪念这架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以地外天体为探测目标的探测器,它的名字也被改为了先驱者0号。
后来NASA以先驱者为名,又发射了一系列先驱者探测器,其中最著名的是先驱者10号,1972年发射的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架平安穿过小行星带的探测器,在它之前,很多天文学家都认为小行星带内数以百万计的小行星,会成为探测器的无法逾越的屏障,但先驱者10号的平安穿过,打消了天文学界的顾虑。
穿越小行星带后,先驱者10号就成了第一架近距离观测木星的探测器,后来它借助木星的引力二次加速,开始向冥王星轨道飞去,等到2003年,先驱者10号身上的核同位素电池彻底失效后,它便和人类永远失了,最后一次接收到的信号显示,它正在朝着银河系外围恒星毕宿五飞行。
由于它身上第一次携带了有关人类文明信息的金属牌,所以现在仍有人寄希望于它能被外星文明捕获,并重新与地球取得联系。
但平心而论,先驱者10号金属牌上的信息并不是很详细,真正记录了详细的人类文明信息的探测器,是后来的旅行者系列。
1977年9月5日,携带镀金圆盘的旅行者一号发射升空,相较于之前先驱者10号单纯的金属牌,旅行者一号的镀金圆盘唱片还具备存储信息的功能,这张唱片内包含了人类文明的很多影像和音频资料,以及用多种语言录制的问候语。
后来发射的旅行者二号,除了航线和旅行者一号稍有不同外,其他配置完全一样,也携带了镀金圆盘唱片。

近半个世纪后的今天,旅行者一号跟二号已经双双飞出了太阳系日球层,虽然科学家预计最晚到2025年,两架探测器就会因为没电而完全与地球失联,但由于两者已经处于物质稀少的外太阳系了,所以根据目前的轨道预测它们失联之后的轨道并不是什么难事,未来甚至不排除发射高速飞船再把它们抓回来放进博物馆的可能性。
毕竟它们永远不可能飞出太阳系
在我们的日常认知中,太阳系是由水星、金星等八大行星组成的,似乎只要掠过海王星的轨道继续向外飞,就等于飞出了太阳系。
但其实并不是这样,因为这种边界这仅仅是从行星的角度来考虑的,却忽视了太阳的所能作用的引力范围。
如果把太阳系比作一个鸡蛋的话,太阳就是中间的蛋黄,八大行星就是蛋清,最外层还有一圈奥尔特星云,它相当于蛋壳。
但在真实比例的太阳系模型中,奥尔特云这个蛋壳的厚度其实比蛋黄和蛋清加起来还大,直径2光年的奥尔特云才算是太阳系真正的边界,而海王星和冥王星轨道,其实连太阳系的门槛都算不上。
基于太阳系半径1光年的实际情况,以每秒17千米飞行的旅行者一号,仍需飞行至少3万年才能离开太阳系,而3万年对目前的人类文明来说,完全能够发展出离开太阳系甚至银河系的技术,所以旅行者一号目前“代表人类文明飞出太阳系”的任务,根本就不可能完成,也没有任何意义。

目前为止真正有望在有生之年离开太阳系的,只有美国在上世纪50年代设想的猎户座核弹飞船
这种以核辐射为前进动力的飞船,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往后方发射一颗核弹,用核弹的能量不断进行加速,理论上最高能加速到每秒1.5万公里,也就是光速的百分之五,以这个速度只需要20年就能飞出半径1光年的太阳系。
虽然20年对人类来说也很漫长,但好在还处于人类寿命范围之内,是个至少在时间上成立的方案,美中不足的就是猎户座飞船太难控制了,过于简单粗暴的它还有很多隐患,所以直到最后这种核弹飞船还是没能面世。
21世纪的今天
航空航天界虽然依旧痴迷于核动力飞船,但早已从可控核裂变转换为可控核聚变了,因为前者的能量并不大,且辐射还很强,最重要的是所需的核材料在宇宙中很不好找。

相较之下可控核聚变所需的氢元素,在宇宙中可谓比比皆是,随便一颗气态行星或者有液态水的星球都含有大量氢元素。
总体来看
先驱者系列探测器也好,旅行者系列探测器也罢,这些发射于20世纪的“老古董们”速度都太慢了,根本不可能带领人类文明飞出太阳系,真正能堪此重任的只有可控核聚变技术,只有发展可控核聚变,人类文明才能冲出地球,走向宇宙。
一对多查找,Vlookup公式要淘汰了,Filter简单好用!
一对多查询,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用到,举个例子,左边是部门和员工数据,然后我们需要通过部门,查找出所有员工的名单如果我们要使用Vlookup公式的方法,我们首先要建立一个辅助列,在B列前面插入一列,然后在A2单元格输入的公式是:=B2&COUNTIFS($B$2:B2,B2)在辅助列里面进行累计计数,并且连接原来的文本,最后返回的结果代表着各个部门出现的次数,在辅助列数据就变成了唯一值。我要新鲜事2023-05-13 19:36:580000爱豆是什么意思 爱豆到底是什么梗有何深意
爱豆是从英文单词“idol”当中音译过来的,表示偶像或者崇拜对象,是饭圈当中使用比较广泛的一个词汇,追星族们会称呼自己的偶像为爱豆,算是使用比较广的一个热词。爱豆是什么意思爱豆是网络上流传的词语,这个词汇最开始来源于日本韩国两个国家对于一些比较年轻的偶像的称呼。但是因为粉丝的基数很是庞大,所以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且成为了流传广泛的词汇。我要新鲜事2021-08-08 22:24:020002如果将一根压缩到极致的弹簧放入强酸中进行溶解,能量去了哪里?
我要新鲜事2023-05-14 16:39:540000小行星带 2021年露西前往 揭开古老谜团(小行星生成)
露西航天探测器来到特洛伊小行星带后,将会揭开这些小行星的生成秘密。科学家希望能够去宇宙的未知领域探索,在这片古老的区域找到小行星的秘密。行星群体我要新鲜事2023-02-20 01:21:550002美国人饿死也不吃植物肉 为什么他们不喜欢?(人工合成肉)
植物肉的口感与味道与真正的肉相差甚远。在前几年的时候,外国有了一个叫做植物肉的东西,植物肉是用肉类进行添加,在经过很多工序从而模仿出来的,有真实肉类的口感和味道,说是这样,但其实真正的肉和植物肉之间差距还是很大的,除非放在汉堡里面才有可能吃不出来。这明明是美国人研发出来的植物肉,美国人自己却一口都不吃。植物肉的合成我要新鲜事2023-05-15 23:58:4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