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27亿公里之外,还能和地球联络,旅行者一号有什么黑科技?
对于光速飞行的无线电来说,地球是个很小的地方,它一秒就能绕地球七圈半,然而一旦离开地球进入广阔的宇宙空间,光速就变成了龟速。
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一号,是目前距离地球最远的人造飞行器,227.6亿千米外的它需要21小时才能把数据传回地球,地面指挥中心的指令也需要同样长的时间,才能传达给旅行者一号,一来一回就是将近两天的延迟。
那么问题来了,从1977年发射至今,旅行者一号是怎么保证相隔数百亿公里,还能精准和地球联系上的?
毕竟本身就在地球上的我们,生活中时不时都还会遇到信号问题,旅行者一号作为一架上世纪70年代的探测器,身上究竟有什么黑科技?

无线电波:宇宙信使
与今天形形色色的人造卫星和探测器,大都采用太阳能电池板供电不同,旅行者一号用的是核同位素电池,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核动力来供能,这样才能保证它在光照稀薄的太阳系外侧,依旧有充足的能源开展各项工作。
和今天我们在地球上通讯类似,太空中的旅行者一号也是用无线电和NASA保持联络的,但因为无线电信号强度和引力一样也遵循平方反比定律,所以现在旅行者一号发射的信号到达地球后,强度只有最初发射时的100万亿亿分之一
为了尽可能保证通信不中断,旅行者一号设计之初就把主体最大的部分做成了高增益天线,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一口直径3.7米的“大锅”,在超高精度陀螺仪的协助下,旅行者一号不论飞到哪里,这口锅都会牢牢对准地球方向。

然而仅仅对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旅行者一号的无线电发射功率只有20瓦,数据传输速率更是仅有160比特/秒,NASA必须要在地球上架设“千里眼和顺风耳”,才能捕获到旅行者来自200多亿公里外的呼唤。
深空网络系统
早在在20世纪60年代,也就是旅行者一号发射的十年前,NASA就开始建造一个名为“深空网络系统”的天线阵列,
它们由若干口类似射电望远镜的大锅构成,最大直径70米,全球拥有三个站点,在地球表面呈120度分布,这样一来地球自转也不会造成通讯盲区,无论何时深空网络都能收到探测器的信息。
今天的深空网络除了负责联系旅行者一号,还在为其他远距离航天器提供服务,比如日本的隼鸟2号就是借助了深空网络,才能顺利在“龙宫”小行星上取样返回的,不然早就失联了。
渐行渐远的旅行者
科学家预计到2025年,旅行者一号的核电池就会完全耗尽能量,到时候它将彻底与地球世界失联,唯一能证明它身份的,只有镶嵌其内的镀金圆盘唱片,里面不但存有人类文明的绝大部分信息,还有地球和太阳系的基本情况,以及相对于周围脉冲星的精确位置。

由于唱片记录的信息实在太过于详细,所以早在旅行者一号发射之前,就有人担心它会引来外星人入侵,在《三体》火热的今天,这种担心似乎还有卷土重来之势。
但这只是杞人忧天罢了
旅行者一号飞行速度只有16.9km/s,虽然超过了太阳系16.7km/s的逃逸速度,但在半径一光年的太阳系里,旅行者一号的速度还是远远不够的,至少还得飞3万年才能离开太阳系,而3万年后人类还在不在太阳系都不好说。

其实旅行者一号最后的结局,很可能是被未来人类重新捕获然后放进博物馆,毕竟它的轨道数据是固定的,失联之后也不可能发生改变,未来太阳系大开发时期,人类完全有能力找到旅行者一号并把它带回来。
中国著名上古书籍 内容晦涩无人能懂
导语: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其中也有很多十分神秘的书籍给予人们更多东西。在中国流传下来一本上古书籍,内容十分晦涩十分难懂下面探秘志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中国著名上古书籍虽然现在人们在不断的发展进步,但是古人的文化和知识也都是比较重要的值得研究。在中国古代的时候有一本书叫做《夏虞书》,这本书也成功上榜中国十大神秘天书中。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7:50:350000什么是近因效应?近因效应最简单的例子(最后印象)
导语:近因效应是指最近一次的记忆会促进人对你印象的变化,经常出现在熟人之间,比如一个朋友总让你生气,但是你却只能想起最近的几件事情,美国心理学家卢钦斯曾做过实验研究,据实验表明,所有人都受近因效应的影响,认知结构简单的人更容易出现近因效应,下面就跟着探秘志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近因效应是什么?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4:04:090000怒族是火把节还是鲜花节 仙女节又称鲜花节(纪念阿茸姑娘)
怒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因为我国少数民族众多,导致许多少数民族的文化并不为人所熟知。一起来了解一下在怒族的传统节日和习俗当中是火把节还是鲜花节。怒族是火把节还是鲜花节我要新鲜事2023-05-13 03:25:050000已知最大恒星是什么(盾牌座UY)
地球上现在已经生活着70亿人口了,这70亿人口都生活只占地球30%的陆地上,地球对于人类来说,已经够大够大了,而太阳的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地球在太阳面前就是一个小不点。但其实太阳只不过是宇宙中很普通的一颗恒星,比太阳大得多的恒星比比皆是。我要新鲜事2024-01-25 19:37:380000洒水车为什么要播放音乐?洒水车音乐到底有什么用
导语:在生活中洒水车是比较常见的,它不仅会播放音乐同时可能会有闪光灯提醒路人,但是有人对洒水车的音乐比较好奇,洒水车为什么要播放音乐呢?和探秘志共同了解下。洒水车为什么要播放音乐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6:42:5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