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把地球晒热,为何晒不热太空?太空为何接近绝对零度
很多人都知道,太阳的温度特别高。而地球上之所以能维持让动植物生存的温度,也是因为有太阳一直在温暖着我们。
那么你有没有想过,既然离太阳这么远的地球都能被晒热,为什么即便是离太阳很近的太空之中,温度还是那么低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了解太空、太阳和地球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的热传递方式。
太阳是怎么加热地球的?
当太阳给地球送来温暖,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呢?你或许会想,是不是像我们用手电筒照亮一样,太阳的光直接照到地球上就让它变热呢?其实事实并非如此。
太阳的光线并不是普通的光,它属于一种特殊的电磁波,即使在没有空气的真空中也能传播,并且携带着大量的能量。

太阳之所以能发光发热,是因为它一直在进行核聚变,这才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太阳光芒。在太阳发出的光芒中其实存在着各种不同波长的光,其中有的人类通过双眼就能够观察到,但也有很多需要通过仪器才能观测的成分。
这些不同波长的光线到达地球后,经过大气层的吸收和反射,一部分直接穿透到地面,为我们带来温暖和光亮。而地面吸收了太阳光后,会释放热能,使得地球变得温暖。
所以,正是这些特殊的太阳光线,为地球上的生命提供了温暖和能量,让我们可以在这里愉快地生活。
太阳的光线以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向外飞驰,大约8分钟就能抵达地球。当这些光线遇到地球时,会出现几种情况。有的会被地球的大气层反射回太空,还有的会被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等气体吸收,剩下的则穿透大气层,照射到地表。
太阳的光线到达地球表面后,会把携带的能量转化为热量,从而让地球表面变暖。不同的物质对光线的吸收能力不同,有些会吸收更多的光线变得更热,有些则会反射更多光线变得不那么热。
比如,海水和土壤吸收了很多光线,所以海洋和陆地很容易变得热,而雪和冰则反射光线较多,所以极地相对寒冷。
地球表面吸收太阳光后也会释放热量,以红外线形式向外散发。然而,地球大气层不止会阻挡外来的能量,也会竭尽所能保持好内部的能量,也就是温室效应。
这个效应让地球的平均温度保持在适宜生命存在的15摄氏度左右。如果没有温室效应,地球平均温度将降至零下18摄氏度,地球上将没有水,也不会有生命存在。
太阳无法让宇宙暖和
太阳是一个巨大的火球,表面温度高达5500摄氏度。它的光线可以照亮和加热地球,但为什么却不能让太空变得温暖呢?难道太阳的能量不够吗?
其实,太阳的能量是非常充足的。然而,太空的特殊环境使得太阳的能量难以有效传递和存储,因此太空的温度非常低。
要理解这一点,首先需要了解温度是什么。用简单的方式来讲,温度不只是我们日常感觉到的冷热,本质上是表述组成一个物体的原子或是分子有多活跃的。活跃程度越高,我们就会觉得这个东西越热,反之亦然。
温度的变化是由热量的传递引起的。热量的传递方式主要有三种: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热传导是指物质内部分子或原子之间的碰撞,导致热量从高温区域传递到低温区域的过程。举个例子,当我们用手触摸一个热水杯时,热量会通过杯壁传递到我们的手上,这就是热传导。
热对流是指流体(液体或气体)在受热后密度变小而上升,冷却后密度增大而下沉,形成流动的过程。比如,当我们在火炉上烧水时,可以看到水中的气泡从下往上冒,这就是热对流。
热辐射是指物体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射热量的过程。例如,当我们用电灯照亮一个房间时,感觉到的灯的热量是通过光线传递到我们身上的,这就是热辐射。
这三种方式共同作用着热量的传递,让物体之间的温度可以相互影响和变化。同时它们也与太空的温度有着密切关系。太空之所以温度低,主要是因为在太空中,热对流无法发生,同时热传导和热辐射的效果也非常弱。
在太空中,没有热对流是因为太空几乎没有物质,也就没有流体。它是一个真空环境,缺乏空气、水或其他可流动的物质。因此,太空中没有热对流的存在,热量无法通过流动进行传递。
太空中的热传导和热辐射效果弱,因为太空中的物质非常稀少且分布不均匀。太空中的物质主要是一些星球、卫星、小行星、彗星和尘埃等,它们之间的距离极为遥远,有的甚至相隔数百万公里。
因此,在这样极其稀疏和分散的环境下,很难发生物质相互接触的情况,所以在太空之中就很少自发地出现这种传递热量的方式。
太空中的物质会向外辐射热量,但这些热量很快就会散失,因为太空中没有物质可以吸收这些辐射。太空中的物质是黑体,可以吸收和发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
当这些物质受到太阳的照射时,会吸收能量变得很热,然后辐射热量变得很冷。但是,太空中缺乏能够吸收这些热量的物质,因此这些热量很快就会散失,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综上所述,太空的低温主要是由于缺乏热对流,同时热传导和热辐射的效果极其有限。尽管太阳的能量充足,但在太空中,这些能量无法有效地传递和存储,因此太空的温度非常低。
美国23年后或遭小行星撞击 概率千分之二!(危险行星)
NASA警告美国23年后极有可能会遭到小行星的撞击,这次撞击风险被认为是非常高的。科学家发现的这颗小行星,编号为2023DW,它和飞行速度是非常快的,和地球相撞的概率很高。小行星撞击科学家发现的这颗小行星,它和地球的距离在1000万公里左右,对轨道参数的分析之后发现,撞击地球的概率也是非常高的。如果按照科学家的设想,这颗小行星最终撞上了地球,给美国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行星破坏我要新鲜事2023-03-28 03:03:480000旅行者1号飞行40多年 为何没有发生碰撞?(探测器)
旅行者1号在小行星带穿行时,受到的引力很弱,这才不会发生碰撞。旅行者1号在太空中飞行了40多年,从来没有跟其他天体发生过碰撞。这让它在太空中的运行状态良好,为人们带回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旅行者1号我要新鲜事2023-03-14 22:38:260001鸡的祖先是什么动物?和恐龙同宗同源(是最早的鸟类)
鸡的祖先是始祖鸟,因为始祖鸟是所有鸟类的祖先,拥有着恐龙和现代鸟类的共同特征,而现代家庭饲养的家鸡的祖先则是原鸡,属于热带的一种森林鸟类,主要以昆虫、花、嫩芽、果实和种子为食,外形类似家鸡,体型较小,原产自不丹的东帝汶。鸡的祖先是什么动物1.始祖鸟我要新鲜事2023-05-12 21:23:480000全新大众途观现身海外!推出1.5T插电式混合车型 将于年内首发亮相
快科技6月6日消息,近日,国外媒体发布了一组大众全新途观的路试试车图片,新车计划在今年年内首发亮相,预计最快将于今年年底前或2024年初上市开售。同时,新车也有望在明年继续以进口形式导入国内市场销售,成为丰田RAV4、日产奇骏、本田CR-V等车型强劲的竞争对手。我要新鲜事2023-07-13 16:22:000000科学家所说的量子灵魂 是否真的有质量(量子灵魂)
量子灵魂现在还只是一个充满了争议的假说。在网络上有这么一条梗,叫做遇事不决量子力学,很多无法解释的事情,直接推给量子力学就可以,反正,量子力学一直到现在也没有人能够研究的明白。不过在前些日子有科学家居然提出了一个量子灵魂的概念,并且说通过量子灵魂的概念,就可以直接了当的得知灵魂的重量。量子力学与灵魂我要新鲜事2023-12-29 21:05:0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