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当650亿吨石油!可用130年,我国南海的可燃冰多久可以用
当今世界,能源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能源是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的基石,而且与环境可持续性密切相关。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化的加速以及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而传统能源资源逐渐枯竭,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在这个背景下,全球各国纷纷转向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实现能源的可持续供应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很早就开始寻找各种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光伏产业、风能利用、三峡大坝等都涉及到清洁能源的利用。
比如我国南海也在研究新能源,南海可燃冰自主钻探完成海试。这意味着我们将很快能将南海可燃冰利用起来。那么可燃冰是什么?我们多久可以用上可燃冰?

什么是可燃冰?
可燃冰,也称为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在极低温和高压条件下形成的天然气和水形成的冰状物质。它的结构是天然气分子被水分子包裹形成的晶体结构。可燃冰主要由甲烷(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组成,因此被认为是一种清洁能源资源。
可燃冰具有多个优势,它是一种巨大的天然气资源,全球储量巨大。据估计,全球可燃冰储量可能达到数万亿立方米,远远超过传统天然气储量。它主要分布在海洋的大陆架和深海沉积物中,覆盖范围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大洋和许多国家的领海和专属经济区内。
可燃冰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相对较低,与传统化石燃料相比具有较低的碳排放,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气候变化。
除了作为能源资源,可燃冰还具有其他应用领域。例如,可燃冰可以用作高效的储气体,用于调节能源供应和需求之间的平衡。此外,可燃冰中的水分子也可以用于淡化海水,解决淡水资源短缺问题。
南海有多少可燃冰?
根据相关专家的评估,我国的可燃冰资源主要集中在南海,其资源总量相当于650亿吨石油,可供我国使用130年,可以有效替代化石能源。南海的可燃冰资源主要集中在东沙、西沙和神狐等海域,但开采起来也还有难度。
可燃冰主要存在于深海和高海拔地区,开采环境极为恶劣。海底水深、压力高、温度低,加之海冰、海浪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增加了开采的复杂性。而且可燃冰是一种水合物,由水分子和天然气分子结合而成。在开采过程中,破坏水合物结构就会导致气体释放和水合物崩解,这会引发渗透和压力增加等问题。而且可燃冰开采可能对海洋生态系统和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底部沉积物的扰动、潜在的温室气体释放等。
目前,可燃冰的开采技术还相对不成熟。开采可燃冰需要采用先进的钻探、开采、提取和输送设备,才能有效地从海底或冰层中提取和分离出天然气。而我国目前正将开采设备更换为自己研发的设备,这无疑更加大了难度。
我国南海地区的可燃冰主要赋存于水深300米以下的海底,而进行海底开采需要克服海洋水压、黑暗视觉等特殊环境条件。在深海环境下,海洋水压随着水深的增加而增大,对开采设备和管道系统的耐压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深海环境下的光线非常有限,对机器设备操作和视觉观察都带来了困难。
简而言之,我国南海的可燃冰资源虽然丰富,但短时间来看开采还面临着种种困难。

多久可以用?
目前,可燃冰开采技术仍处于探索和试验阶段。虽然一些国家已经进行了试采和实验性开采,但在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开采之前,还需要解决一系列技术和工程挑战。
关键技术领域包括提取和分离可燃冰中的天然气、水合物稳定性控制、深海设备的设计与制造、远程操控和自主导航等。同时,还需要制定完善的环境保护和监管政策,确保开采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和环境的影响最小化。另外,经济可行性和市场需求也是决定大规模开采的重要因素。可燃冰的开采成本相对较高,需要进行全面的经济评估,确保开采活动具有可持续性和盈利性。市场对可燃冰的需求和价格也会对其开采的发展产生影响。
综合考虑,中海油研究院给出了一个循序渐进的时间表。预计将在2028年到2030年间建成试验区,初步形成产业规模。从这一点来看,我们至少可以在2030年实现小规模的开采和使用。至于后续的开发,则需要看市场表现再做决定。
其他可持续能源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市场之一,并且已经在太阳能利用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光伏技术的研发和制造方面已经完全形成产业,我国目前已经成为全球光伏组件和光伏发电的主要生产和使用国家。同时,我国还在推动建设大规模太阳能发电站和利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未来,光伏产业将继续“发光发热”,为全世界提供清洁的可持续能源。
同时我国也在推动核能的应用。我国已经建设了一批大型核电站,并在研发第四代核能技术,包括高温气冷堆、钠冷堆和固态废物处理等技术。在核能利用方面,最关键的当属“人造太阳”,也就是可控核聚变的研究。
核聚变能源的燃料是氢,而氢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元素之一。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巨大,远超过传统能源形式,如化石燃料和核裂变能。一个小小的核聚变反应堆就能够提供巨大的能源输出,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同时减少对有限资源的依赖。与核裂变不同,核聚变反应不会产生大量的放射性废物,也不会导致核辐射泄漏的风险。核聚变反应的燃料是氢,反应产物是氦,没有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换言之,若是掌握了核聚变能,类似切尔诺贝利和福岛核电站这样的事故将不会再发生。
我国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核聚变能研究。2006年,由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核聚变装置进行调试,并在此年3月成功通过国家验收。到今年,我国的科研团队已经实现了403秒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创造了托卡马克装置高约束模式运行新的世界纪录,在可控核聚变技术领域已经站在了世界顶尖位置。一旦这种技术未来实现真正突破,人类可能将再也不必为能源而烦恼。

结语
南海可燃冰的新海试成功标志着中国可燃冰开采技术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为中国乃至全球能源领域带来了巨大的潜力和前景。尽管仍面临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但这项突破性的成就为我们展示了可燃冰作为一种可持续能源的巨大潜力。除了可燃冰外,我们也在太阳能、核能等方面取得了突破,相信随着这些新能源的普及,我们能够逐渐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早日达成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
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
盘点生活用水回收设备有哪些(植物净化浴室)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世界许多地区人民必须面对的一大问题。这问题也使得水的循环利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里有一些创新的水回收装置。希望能尽快在人们的生活中普及。植物净化浴室我要新鲜事2024-01-25 19:57:050000最理想超导体诞生了!由韩国专家合成,127°C下呈“超导状态”
一条劲爆消息来了,物理学家苦苦寻找了100多年的理想超导体,今天终于诞生了,根据报道,理想超导体能在常温常压下呈现出“超导状态”,媒体纷纷表示,人类超导材料获得“突破性”进展,未来世界将会因此而改变。超导体很多人都知道吧,一种神奇的导电材料,与普通导电材料所不同的是,超导材料电阻为零,也就是说,无论超导材料有多长,电流都不会在超导材料内发生任何损耗,所以超导材料的潜力非常可观。我要新鲜事2023-08-01 18:10:210000富豪为了长生不老 刚换人类的血液 这种行为可以吗?(长生计划)
定期更换年轻血液可能让人永生自从古代开始,相信很多有钱人或者有权势的人都希望自己能够获得,时间越长越好,不过重庆是黄开始到现在人类都还没有研究出所谓的永生技术,当然,为了能够提高人类的寿命,不少科学家都对此做出过努力。我要新鲜事2023-05-14 23:07:370000虫洞究竟是什么 虫洞到底长什么样 虫洞与黑洞和白洞的关系
虫洞,这个神秘的宇宙现象,最早由爱因斯坦和罗森提出,因此也被称为爱因斯坦罗森桥。虫洞的理论与黑洞和白洞紧密相连,它是在基于黑洞存在的前提下构想出来的,并且在科幻剧和科幻小说中广泛出现。虫洞可以被解释为时空的裂缝或通道。在爱因斯坦的构想中,虫洞应该是连接着黑洞和白洞的一条通道。据他所说,进入虫洞后,人们有可能穿越时间和空间,从另一端出现。我要新鲜事2023-12-11 20:15:230000这项太空量子实验表明,现实也许只是你的幻想
量子力学是一门研究微观世界的物理学分支,它揭示了许多奇异而违反直觉的现象。其中之一就是光的双重性(波粒二象性),即光既可以表现为粒子,也可以表现为波。这取决于我们如何观测它。上图是波粒二象性的说明,因为它与德布罗意的假设和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有关,在一维质量的无自旋粒子的位置和动量空间波函数方面。这些波函数是彼此的傅里叶变换。我要新鲜事2023-04-17 18:51:1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