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电细菌是生物吗(是的)
生命的奥秘总是不断展现出令人惊叹的一面。在生物学的领域中,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些异常的微生物,它们以一种超越寻常的方式获取能量,被戏称为“食电细菌”。这些微生物在缺氧的环境中,不通过传统的食物链,而是通过吃电子来维持生命。

1、电子流与生物能量
在了解食电细菌之前,我们需要了解生物体内能量的来源。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包括人类,都需要能量来维持生命活动。这种能量主要来自于微观层面的大量电子,即微小的负电荷粒子。
一般而言,生物体通过摄取食物中的糖等有机物来获取电子。当生物摄入食物时,细胞会分解糖,释放出电子,并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将电子流动,最终与氧气结合。在这个过程中,细胞产生三磷酸腺苷分子(ATP),这是一种储存能量并为生物提供能量的分子。
2、缺氧环境中的挑战
然而,有些细菌生活在缺乏氧气的环境中,这为它们提出了生存的挑战。因为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电子无法在生物体周围流动和转移。为了克服这个问题,一些细菌找到了替代方法,它们使用自然界中的金属氧化物作为电子的导体。
3、“蛋白导线”在泥巴中的奇异发现
在一些淤泥环境中,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奇怪的微生物现象。希瓦氏菌是一种微小的细菌,它们生活在含有锰的湖水中。通常情况下,锰应该与空气中的氧反应生成氧化锰。然而,科学家发现湖水中的氧化锰实际含量低于预期,这引起了他们的好奇。
通过实验证明,希瓦氏菌具有一种独特的能力。当氧气充足时,它们会直接使用氧气,但在缺氧的湖底淤泥中,它们通过吃掉有机物中的电子,并将这些电子转移到湖水中的氧化锰中,从而还原氧化锰。在这一过程中,电流通过细胞膜产生,为细菌提供能量。这个发现揭示了希瓦氏菌似乎能够利用一种特殊的“蛋白导线”来传输电子。
这些微生物纳米线实际上是一种蛋白质微丝,被科学家称为“微生物纳米线”。这种发现让科学家们对这些微生物的电子传输机制有了新的理解。

4、电缆细菌
电缆细菌是一类单细胞微生物,其体积仅为人类头发的1/100。它们主要生活在深海海底和河床中,这些地方几乎没有氧气。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电缆细菌面临着电子供应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它们发展出了一项引人注目的技能。
大量的电缆细菌可以联合起来形成一条细胞链,通过“手拉手”传输电子,最终将电子传递到最后一根电缆,使电子能够进入氧气。尽管这对于人类来说是微不足道的距离,但对于只有几微米长的电缆细菌来说,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这种现象在缺氧的海底环境中很常见,电缆细菌通过这种方式形成电流,为自身提供能量。
5、清洁工的另类身份
除了吃电子以维持生命活动外,食电细菌还展现了惊人的清洁能力。它们擅长处理污染物,如海洋漏油。在溢油事故中,食电细菌能够从有毒废物、泄漏的石油和核废料中窃取电子,并将这些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的产物。这种“清洁”能力使它们成为地球上的小型环保工作者。
科学家们认为,食电细菌的这种能力可能在未来的微生物燃料电池中得到应用。微生物燃料电池利用微生物的新鲜尿液、污水或藻类等作为食物来源,最终产生电力,为电子设备供能。

食电细菌的发现引发了科学界对微生物电子传输机制和生态环境中清洁能源的新探索。这些微生物以其在缺氧环境中独特的电子传输方式和环保能力而备受关注。未来,食电细菌可能为环境保护和可再生能源领域带来新的突破。生物学的奥秘之旅将继续,我们对微生物世界的认知也将随之不断拓展。
马斯克发出警告:人工智能正飞速进化,未来很有可能取代人类
在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这几十年里,最近才露出苗头的人工智能技术绝对是一个技术奇点,因为在运算速度方面人类早就无法跟计算机相比了,如果人工智能在再具备和人类相似的思想能力的话,人类就会被彻底代替。我要新鲜事2023-10-17 20:10:360001中国天眼为什么停了?为了避免引起外星人注意(谣言)
导语:中国航天事业一直都在蓬勃发展当中,中国天眼作为先进的望远设备曾经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惊喜,甚至于可以探索到银河系之外,但是有人造谣说,天眼停止运行了?这是怎么回事。中国天眼是什么中国天眼位于贵州境内,有着看着就好像一口大锅一样,它的半径可以达到二百五十米,这是相当精准的天眼,只要是为了探索宇宙了解宇宙知识。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9:47:120002为什么我们用手摸熔岩不会受伤 一个实验告诉你答案
液氮的温度极低,对人体来说,几乎是高温环境。同样地,通过利用莱顿弗罗斯特效应,人体也能够在液氮中触摸而不受伤害。熔岩通常在900-1200摄氏度之间,甚至高达1400摄氏度;而液氮的温度则在零下196摄氏度至零下210摄氏度之间。尽管这些物质的温差极大,但我们可以用手触摸它们却不会受伤,通过一个实验,深入探索其中的奥秘。我要新鲜事2023-08-19 20:10:030000你对太阳熟悉吗 太阳5大常识 你知道几样?(太阳知识)
很多人对太阳只是一知半解,并不了解和太阳有关的秘密。尽管太阳在我们看来是很熟悉的,可是仍然有一些和太阳相关的常识,人们还不够了解,下面来一起看一下。太阳的发现之前人们并没有发现太阳是一个恒星,直到公元前450年,一位名叫阿那克萨哥弟的科学家,他将太阳和恒星联想在了一起,认为太阳极有可能是恒星。后来科学家才不断的提出太阳是恒星的观点,直到19世纪中叶,太阳是恒星的观点才被证实。飞越太阳我要新鲜事2023-03-02 18:02:490000距离地球最近的外星世界 比邻星耀斑爆发 行星表面化为焦土
宇宙中的恒星众多如沙,这是卡尔·萨根曾经说过的一句名言。在我们的银河系中,有数千亿颗恒星,而最接近我们的太阳只是一颗普通的黄矮星。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是半人马座α星,即比邻星,也被称为“半人马座三星之一”,这个名字在《三体》中为人所熟知。我要新鲜事2023-11-29 19:33:3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