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273

珠江的“新居民”:入侵鱼种之间的“较量”,竞争之下暗流涌动

我要新鲜事2023-05-18 12:42:350

中国最早的引进种比如罗非鱼,一种原产于非洲的鱼,外形上有点像中国的鲫鱼。但是罗非鱼的生命力比鲫鱼强很多。它们的食性更杂,生长更快,也有“护幼”行为。亲鱼会在嘴里保护刚孵化出来的脆弱的幼鱼。也就是说,罗非鱼幼鱼的存活率会大大提高,数量自然增加得更快。

除了罗非鱼,黑鲈也是珠江的主要入侵物种。鲈鱼是在罗非鱼被洪水淹没后引进的。人们故意把这种鱼放到一些罗非鱼特别丰富的水域,希望减少罗非鱼的数量。毕竟黑鲈是一种特别凶猛的肉食性鱼类,几乎所有较小的水生生物都可以作为黑鲈的食物。在合适的环境下,黑鲈可以长到相当大,普通的罗非鱼根本不是它的对手。

除了罗非鱼和海鲈,珠江还有很多其他入侵物种,比如“拾荒者”。清道夫是一种观赏鱼,常养在水族箱中,用于水质清洁。因为它能吃剩下的饵料和藻类等污染水族箱的垃圾,所以受到观赏鱼爱好者的追捧。不用说,可想而知,这种杂食鱼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非常强,可以在各种水域生存。而且在自然环境中,拾荒者吃的不仅仅是“垃圾”,还有其他鱼类的卵。某种程度上,清道夫也是一种“杀手”。

罗非鱼在珠江水域仍大量繁殖,但黑鲈的数量一直“不温不火”,没有形成类似罗非鱼的种群。

事实上,无论是黑鲈、拾荒者还是其他更凶猛的掠食性鱼类,在选择食物时,自然不会从更难捕食的罗非鱼下手,而会选择更“脆弱”的原生生物。所以,表面上看起来是入侵物种之间的“暗流”,但实际上,受到严重打击的还是本土生物。所以,未来还是不能“以毒攻毒”,用新的入侵物种来消灭之前的入侵物种。相反,我们需要以更科学的方式控制珠江水域的污染,例如从治理水域本身入手,使环境更适应本地物种的生长。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