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四大才女,蔡文姬/李清照/上官婉儿/卓文君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丝毫不输于男儿,在文学上可以说是一代女文豪,大家应该多多少少都听过听她们的诗。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中,博学多识、通博致用是每个人必备的基本条件,有的凭借才华收获了事业,有的凭借诗词收获了爱情。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蔡文姬、李清照、上官婉儿、卓文君
中国古代四大才子:唐寅、祝枝山、文徵明、徐祯卿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
中国古代四大美男:潘安、宋玉、兰陵王、卫玠
一、蔡文姬——胡笳十八拍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蔡文姬为人博学多才而又精通音律,早期嫁给河东卫仲道,卫仲道早亡,二人又没有子嗣,于是蔡琰回到自己家里。中原先后有董卓、李傕等作乱关中,匈奴趁机劫掠,蔡琰被匈奴左贤王掳走。蔡琰在北方生活了有十二年之久,并生下两个孩子。

曹操向来喜爱文学、书法,常与蔡琰的父亲蔡邕有文学、书法上的交流。曹操见蔡邕没有子嗣,用金璧从匈奴那里将蔡琰赎回来,并将中国古代四大才女蔡琰嫁给董祀。而后董祀犯了死罪,蔡琰去找曹操给董祀求情。蔡琰披散着头发光着脚,叩头请罪,说话条理清晰,情感酸楚哀痛,满堂宾客都为之动容。
二、李清照——凄凄惨惨戚戚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李清照的词多写闺中思夫及国破家亡之情,中国古代四大才女的词中充斥着深深的愁丝,一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更是让读者深深为之震撼。李清照当之无愧为四大才女之一。李清照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少有的女作家,其作品中所体现的爱国思想,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三、上官婉儿——武则天亲自提拔

才华诗文不让须眉男子,其人品功过颇具争议。有人赞其文才,有人批其淫媚,极度推崇者有之,轻视鄙视者有之,而她与武则天长达二十七年的共处亦让后人津津乐道。上官婉儿酷爱藏书,曾藏书万余卷,所藏之书均以香薰之。百年之后,其书流落民间,依然芳香扑鼻且无虫蛀。

上官婉儿以一介女流,影响一代文风,这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是很少见的。她不仅以其诗歌创作实绩,而且通过选用人才、品评诗文等文学活动倡导并转移了一代文风, 成为中宗文坛的标志者和引领者。对于当时文坛的繁荣和诗歌艺术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四、卓文君——愿得一人心

卓文君一个有思想,有勇气,敢爱敢恨的才女。她的一生,应该是值得的。 比如充满浪漫色彩的夜奔,比如可遇而不可求的一见钟情,比如与爱的人携手终老等等。女人一生如此,夫复何求?卓文君的经历为后代的知识女性树立了自由恋爱的榜样。

卓文君大胆的追求爱情,这在封建社会是离经叛道的行为。她当垆卖酒迫使父亲承认她的婚事说明她很机智。从前的女子无才便是德,可是卓文君有才有德。在晚年,司马相如移情别恋的时候,她不像懦弱女人那样逆来顺受,也没有被伤害丧失理智成泼妇,而是以诗来警戒丈夫,挽回丈夫的爱情。
历史上的三国是哪三国 它们分别由谁建立的
大家都应该有看过电视剧三国演义,所以想必大家都应该知道三国是哪三国。不过对于三国,其实很多人还不是非常了解。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在当时那样的时代背景人民生活是怎么样,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政策。只是简简单单了解三国而已。一、三国时期时代背景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0:41:010000武则天的男宠都有谁,70多岁还泡20岁的小鲜肉
武则天可以说是中国几千年以来位分最为高贵的女人,她拥有超越男人的魄力和胆识,智慧的头脑给她自己铺设了光辉的道路,李唐王朝那么多年的悠久历史,如今算起来,几乎有半个世纪都是由武则天做主导演的。武则天和男宠的那些事我要新鲜事2023-03-14 05:20:430000古代人多久洗一次澡:三日一洗头五日一沐浴还有沐浴日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干净永远是人们最注重的一个环节。无论是居家环境的干净,还是自己身体的干净。所以洗澡是人们必需的一件事情,如果一个人长时间不洗澡,那么肯定会引来周边人的嫌弃。古代和现在相比洗澡条件没那么方便,那么古代人多久洗一次澡呢?用什么洗澡呢?还有人非常好奇一代女皇武则天是如何洗澡的。今天来探秘一下古人多久洗一次澡。古代人多久洗一次澡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0:22:420000古代女性地位有多低下 女子似物品般买卖赠送(时称风流)
人类社会最初其实是母系社会,女子的地位极其尊崇。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无论是做农活还是后来征战土地,女性似乎逐渐成为了男性的附属品。在古代封建时期,女性的地位变得极其低下,让我们来看看具体的表现吧。古代女性地位有多低下古代女性的一生概况我要新鲜事2023-05-11 13:30:130000乾隆六次南巡目的何在?游山玩水是顺带的,主要还有四个原因
乾隆皇帝晚年概括自己的功绩,认为自己在位60年只有两件事情最为重要,一是“西师”,即平定准噶尔和回部;二是“南巡”,即六次下江南。从中可以看出,乾隆对南巡一事是十分重视的。虽然乾隆说南巡的意义重大,但后世之人对他六次南巡的评价尚存在很大的争议,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看待乾隆六次南巡呢?对此御史有自己的一些观点,特与诸位分享之。乾隆南巡的动机以及前提条件我要新鲜事2023-06-04 20:08:3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