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花和尚鲁智深的故事六则,侠肝义胆嫉恶如仇
花和尚鲁智深的故事最有名的就是,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和大闹野猪林,从鲁达到鲁智深,无论身份如何变换,他都行侠仗义、粗中有细。他的故事让人读来慷慨激昂,现在社会最缺的就是嫉恶如仇、豪爽直率性格的人。
一、鲁智深拳打镇关西

鲁智深本是小种经略府的提辖,后来因为鲁智深拳打镇关西才出家当了和尚。鲁智深在酒楼喝酒,遇到了金翠莲父女,得知镇关西强抢民女,还让他们还钱,气不打一处来。鲁智深拳打镇关西报仇,却没想到三拳就把镇关西打死了,为了逃命去当了和尚,从此花和尚鲁智深的故事亡命江湖...
二、大闹五台山

鲁智深在寺中难守清规戒律,结果酒醉大闹五台山。按规定和尚不能喝酒,但花和尚鲁智深喜欢喝酒,很难忍得住。一次喝了酒撒起酒疯,几十个人都按不住他。第二次喝酒,他的祸闯大了,把山腰的亭子和泥塑的金刚都打坏了,长老没法再原谅他了。

智真长老只得让他去投东京汴梁大相国寺安身,长老说:“我这里不能留你了,我介绍你去东京大相国寺,我师弟在那儿当长老,他会安排你的。”临别赠四句偈言:“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兴,遇江而止”。
三、大闹桃花村

鲁智深去东京大相国寺讨职事僧做。鲁智深下山,在桃花村遇桃花山二头领小霸王周通欲强娶刘太公之女。鲁智深为刘太公解除逼婚之忧,假扮太公小女,打了来庄逼亲的周通,大头领李忠为二头领报仇,与鲁达相认。李忠、鲁达、刘太公三人到桃花山聚义厅,休了亲事。鲁智深趁李忠、周通下山劫掠金银给他,自拿山寨金银,从后山滚下而去。
四、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水浒传》中的花和尚鲁智深因为打死了强抢民女的镇关西,所以才出家当和尚,之后被送到大相国寺看管菜园子,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故事就发生在这。经常有混混来菜园闹事,鲁智深靠武力降服了他们,并且在他们面前上演鲁智深倒拔垂杨柳,令一众无赖目瞪口呆...
五、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是为了好兄弟林冲,因为高衙内看上了林冲的老婆,设计林冲误入白虎堂,陷害林冲,发配沧州,买通差役路上杀了林冲。鲁智深哪忍得了好兄弟白白被冤枉,于是便有了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救林冲的故事,可以看出鲁智深侠肝义胆、粗中有细的性格...
六、落寇二龙山

鲁智深在江湖上漂泊,后与杨家将之后“青面兽”杨志、林冲之徒“操刀鬼”曹正等一起智斗青州二龙山宝珠寺头领邓龙,就此在二龙山落草为寇。打虎英雄武松做了行者后,也来入伙。朝廷大将双鞭呼延灼的连环马阵为梁山的金枪手徐宁所破,兵败投奔青州知府慕容彦达,于是受命攻打鲁智深等人,于是有了二龙山、桃花山、白虎山三山聚义。

宋江引梁山泊头领下山增援三山好汉,后一众人等同上梁山,鲁智深方与林冲重聚。梁山一百单八将聚齐后,排定座次,鲁智深为天孤星,位列十三,为步军头领之首。不久,宋江在满江红词中流露出希望朝廷招安之意,武松、李逵不快。鲁智深说:“只今满朝文武,俱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
上官婉儿怎么死的真相:被李隆基杀死(武则天的女史)
说起上官婉儿,大家可能第一时间想起来的就是手游《王者荣耀》吧,上官婉儿是《王者荣耀》中的法师刺客型人物,也是其中第88位英雄。不过其实上官婉儿也是历史上一个真实的人物,那么上官婉儿怎么死的真相是怎么样的呢?接下来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这个人物吧!上官婉儿怎么死的真相我要新鲜事2023-05-13 20:28:4700001976年西班牙撤离后,26.6万平方公里的西撒哈拉,为何还没独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不少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带来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机会,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便借此契机爆发。尤其是在非洲,许多新兴国家犹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到上世纪九十年代,非洲除了海洋上的某些小岛外,全部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的枷锁,不再被帝国主义所统治。然而,位于非洲西北部的西撒哈拉,他却根本想不到,帝国主义都离开了,自己还是无法独立建国,自己的国家主权还是无法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我要新鲜事2023-05-22 10:04:430000杜牧是哪个朝代的?他为什么可以写这些优秀诗句
颇有才华诗人杜牧,大家应该对杜牧有所了解。杜牧除了写诗之外,其实也会写文章。很多人对于杜牧其实也并不陌生,几乎没有人不知道杜牧是哪个朝代的诗人。只不过没有过于深入了解杜牧,不知道杜牧这一生是怎么过的。一、杜牧简介我要新鲜事2023-05-08 20:48:330000历史上在位最短的皇帝,金末帝在位一天便殉国身亡
每次有皇帝登基人们都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如此尊贵的身份,好说也得把椅子坐热了在退位吧。可皇帝哪有这么好当,每天都有人盯着那个位置。但有一位皇帝刚即位便死了,也成为了历史上在位最短的皇帝。受禅登基这位皇帝便是完颜承麟。在天兴元年(1232年),蒙古军队挥军南下犯金。天兴三年(1234年)正月,蒙古军挥军直进,还有南宋军协助,遭到围剿。我要新鲜事2023-03-18 05:14:4800001911年斯里兰卡捞出明代石碑,翻译碑文后,才知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明朝永乐年间,宫里的三宝太监奉明成祖朱棣之命令,先后七次率领船队下西洋,史称“郑和下西洋”。对于这一历史盛举,史学界很多专家都热衷于分析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各种看法难以统一。直到1911年,印度洋海域打捞出了一块明代石碑,当地人翻译内容后,才知道郑和下西洋的真实目的...那么,这块石碑上到底写了什么?郑和下西洋的真实目的又是什么?这恐怕要先从明成祖朱棣的上位史开始说起...我要新鲜事2023-05-24 10:47:18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