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英雄李云龙的原型是谁,中将王近山(打仗泡妞一个样)
《亮剑》这部抗战剧给无数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当中的主人公李云龙的原型是谁呢?最后李云龙怎么死的呢?想必看了之后都会对这两个问题非常感兴趣,因为我们都相信这样的抗日英雄在历史中是存在的,塑造的是不朽的形象,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现实中铁血军人李云龙到底是一位怎么样的人。
一、李云龙的原型王近山

抗日神剧《亮剑》被重播了无数次,也看了无数次,但是依旧抱着敬佩的眼光来看,相信所有人都敬佩主人公李云龙,虽然大字不识,但是却智勇双全,屡出奇兵,令敌人闻风丧胆,大多数抗日片都是根据历史来的,所以李云龙肯定也是有原型的,那么李云龙的原型是谁呢?那就是中将王近山。

中将王近山的特点就是20岁当上红军师长,一直在徐向前的指挥下打仗,打起来完全是不要命的,所以人称“王疯子”就是他了。42岁的时候当上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公安部副部长。李云龙医院结识田雨以及电视中田雨好友张白露插足与李田两人之间的感情纠葛都是取材于王近山的事迹。
王近山当年也是受伤入院,当时是386旅772团副团长,同时入院的还有385旅769团团长陈锡联,王近山在医院期间,喜欢上了医院的院花韩岫岩,在陈锡联的撮合下,两人还真成为了夫妇,而李云龙的故事虽然有些许改编,但就是来自王近山的这个故事,当然只有感情是不能说明一切的,不过他们两人的战斗经历也是非常相像的。

1943年10月,王近山时任太岳军区二分区司令员时,奉命率队赴延安去保卫陕甘宁边区,途经敌军心脏地区韩略村时,根据情报,一队日军将从此地经过,他见那里的地形险要,是个打伏击的好地方。他当即决定队伍停止前进,就地埋伏,准备打个伏击,好狠狠杀一下鬼子的威风和气焰。

10月22日晚上,王近山指挥部队进入阵地设下埋伏。王近山和部下,当时谁也没想到,他们即将伏击的竟是由日军中队长以上军官组成的“日军官战地参观团”,八路军总部也没料到,日本人更没有料到。

10月23日上午8时许,公路远方腾起滚滚烟尘。王近山驾望远镜一望,路上一溜汽车,一查整整13辆,车上站满了日本鬼子。王近山心想,13辆汽车也就二 三百人,而他此时有1000多人,吃掉二三百人很有把握。此役,冈村宁次苦心拼凑的所谓“战地参观团”,除3名装死留下性命外,其余包括一个少将旅长,6 个大佐联队长,180个中佐和少佐大队长以及中队长全部毙命。这和《亮剑》中李云龙率部全歼“日军士官团”如出一辙。
二、李云龙的原型少将钟伟

少将钟伟14岁入团,15岁参军入党。在彭德怀的红三军团和徐海东的红十五军团先后任连指导员、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参加了长征。作战风格剽悍凌厉,爱骂粗话。据说他能与巴顿比高低,因为他能打仗,打胜仗。
相似点1、能打还能“抢”

在苏北时,十旅向盐阜区要粮要钱,区里没给那么多。钟伟就让侦察排在河边埋伏着,把区委书记抓住揍了一顿。1947年秋天,“东总”两辆弹药车路过郑家屯5师驻地。钟伟招招手,上去一个连就把弹药卸了。押车的干部说:这叫我回去怎么交代呀?钟伟写张条子,就说我钟伟收下了。都是八路,都打国民党,什么你的我的?
五师在苏北时就能做买卖,到东北后更是大做特做。开烧锅,办商店,又做买卖又当兵。这在当时商业萧条,军费无着的情况下,于军于民都大有好处,东北局和“东总”是提倡的。钟伟的部队还能吃能喝,能玩会玩。每到一处,有什么好“嚼古”(东北话,即“吃的”),从名酒、名菜到各种有名的特产,钟伟都要尝个肚儿圆。打完仗了,把部队交给政委、副师长,就回哈尔滨跳舞去了。看到师长回来了,干部战士就明白要打仗了。
相似点2、不服从老师管教
钟伟也是南京军事学院“将军班”的第一期学员。学院上课,苏联顾问主要讲苏联军事学术。钟伟不满意:这个“格勒”,那个“格勒”,我们的三大战役比谁差?应该多讲讲我们的。总唱反调,特别是对原国民党陆军大学留用的教员,教员讲东,他就说西,就讲当年某某战斗就是这样打的,就打赢了,你说谁对?教员说什么呢?他们当年教出的学生,不都是眼前这些“学生”的手下败将吗?
党姓起源和来历:大禹后裔定居在党项国(以国为姓)
党姓属于罕见姓氏,人口在全国范围内只有46万,主要有三大起源,一是源自姒姓,大禹的后裔世代定居党项国,最终以国为姓,二是源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受封于上党,子孙以封地为姓,三是源自鲁国君主封黄帝子禹阳于阙党邑而得姓。党姓起源和来历1.源自姒姓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6:00:430000七十多岁的武则天 为啥那宠爱张易之(化妆技术)
张易之受到宠爱是因为化妆技术好。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武则天退位主要是因为神龙政变,而神龙政变主要处置的人物就是张易之兄弟,那么一世英名的武则天为何会栽在张家兄弟二人身呢?难道真的是色令智婚吗?事实上是张易之有一个别人都不会的绝活。女帝男宠我要新鲜事2023-06-06 21:11:110000荀姓起源和来历:杜伯子隰叔受封于荀邑(子孙以地为姓)
荀姓主要有四大起源,一是源自黄帝手下的大臣荀始,他创造了帽子,后来黄帝赐荀始给他作为姓氏。二是源自姬昌的第17个儿子姬葡,受封于郇地,后简称为荀国,子孙以国为姓。三是源自杜隰叔,杜伯的儿子隰叔被晋穆侯赐封于荀邑,子孙以邑为姓。四是源自晋国大夫逝敖,受封于荀邑。荀姓起源和来历1.源自黄帝赐姓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0:56:440000丁汝昌安徽后人发声:“投降图”完全违背历史!
最近两天,历史读物出现“丁汝昌投降图”一事引发关注。有网友称,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历史读物《写给孩子看的中国史》在讲述甲午中日海战的历史时,用了一张“丁汝昌投降图”,此事引发不少质疑。就此事,记者调查发现,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境内,淮军爱国将领丁汝昌遗迹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在当地丁坎村,至今仍居住着不少丁氏家族后人。5月10日,大皖新闻记者独家采访了丁汝昌后人丁昌明。我要新鲜事2023-05-14 03:38:370001嫁娶铁律:3种男人不能嫁,2种女人不能娶,违者必会苦命一生
(说历史的女人——第1342期)中国古代有言曰: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经过历史的实践检验,男婚女嫁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得到了人类社会认可的延续香火、传递人类文明的一种方式。可是虽然过了数千年的历史,婚嫁中的问题依然很多,当然这种问题主要关涉到的是婚姻的幸福与否。我要新鲜事2023-05-21 02:55:0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