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妃子侍寝的过程,全裸送去寝宫/全程自己动
古时候帝王享有无数后宫,而每天晚上宠幸哪个当然就是看自己的喜好了。至于古代妃子侍寝的过程如何,则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着不同的文化,像我们从电视剧里知道的就有翻牌子啊等等,其实在古代妃子的侍寝过程也是有很多规则的,皇帝们的玩法也是很刺激。
古代妃子的侍寝全过程

古代皇帝至高无上,所以古代皇帝的妃子们侍寝过程,也相当另类,古代妃子必匍匐在皇帝的权威之下,才能侍寝。皇帝后宫佳丽三千虽然有点夸张,但是皇帝除了皇后这个正妻以外,还有很多妃子、贵人等等,加起来也很多了,这就造成了一个困扰,那就是怎么选择妃子侍寝呢,古代妃子侍寝的过程又是怎样的呢?我们往下面来看!

侍寝就是侍候帝王睡觉,是一件关系到帝王后嗣血脉的事情。皇帝会根据自己的兴致选择妃子侍寝,当然了古代妃子的侍寝过程在不同的朝代也是各不一样的。晋朝的时候,司马炎发明了羊车望幸的方法,史载司马炎总是头疼临幸谁好,于是坐着羊车,让羊在宫苑里随意行走,羊车停在哪里他就在哪里宠幸嫔妃。

到了唐朝,则有投钱赌寝的方法了,这个侍寝的过程是李隆基发明的,李隆基的后宫就更多了,甚至不记得名字,于是就把一群妃嫔集中在一起,让她们掷金钱投骰子,投中者中最优胜者,当夜侍寝。私下里宦官把“骰子”称为锉角媒人。

而明朝的时候嘛,也是很有意思的。明代后宫,每日天渐黑时,嫔妃所住的宫门前,都挂起两只红纱笼灯。皇帝临幸某宫,则该宫门上的灯卸下来,表示皇帝已选定寝宿的地方。于是,负责巡街的宦官,传令其他各宫均卸灯寝息。失意的嫔妃们只得灭掉希求宠幸的红纱笼,明晚再重新挂上。

至于到了清朝,玩法真的是层出不穷,甚至还要妃子们“自己动”。清代嫔妃侍寝与各代不同,不再是皇帝亲自登门。清代皇帝自有一套制度。每日晚膳时,决定哪一个妃子当晚侍寝。每个妃子都有一块绿头牌,牌面上是该妃子的姓名。备晚膳时,敬事房太监将十余块或数十块绿头牌放在一个大银盘中,谓之膳牌。

皇帝晚膳用完,太监举盘跪在皇帝面前。如果皇帝没有兴致,则说声“去”。若有所属意,就拣出一块牌,扣过来,背面向上。太监拿过此牌,交给另一位太监,这位太监专门负责把将要求承幸的妃子用背扛到皇帝的寝所来。出于清代皇帝高度的戒备心理,防止妃子中出现刺客,妃子必须裸体来到皇帝寝所。

方法是妃子被带到离皇帝寝所不远的一间屋里脱光衣服,宦官用红锦被或大衣将她裹上,扛上肩,背进皇帝的寝所。到帝榻前,去掉外裹的红锦被或大衣。后面发生的事情当时人的记载道,“届时,帝先卧,被不复脚。妃子赤身由被脚逆爬而上,与帝交焉。

敬事房总管与驼妃之太监,皆立候于窗外,如时过久,则总管必高唱曰:是时候了。帝不应,则再唱,如是者三。帝命之入。则妃子从帝脚后拖而出。驼妃者仍以氅裹之,驼而去。去后,总管必跪而请命曰:留不留?帝曰:不留。则总管至妃子后股穴道微按之,则龙精皆流出矣。曰:留。则笔之手册曰:某月某日某时,皇帝幸某妃。亦所以备受孕之登也。此宫禁中祖宗之定制也。”
爱德华六世期间的大学章程改革,大学教皇、大学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历史开讲#1547年,年仅9岁的爱德华六岁继承王位,故王权实际掌握在他的“智囊团”手中。亨利八世在遗嘱中专门列了辅佐爱德华六世的名单,其中比较重要的两位人物是坎特伯雷大主教托马斯·麦克兰和赫特福德伯爵兼萨默塞特公爵爱德华·西摩。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6:28:290000中国古代名将排行榜前十名 古代中国十大名将(孙武)
自古以来中国就不缺杰出的将领,他们往往能够在最关键的时期挺身而出,为自己的国家勇往直前,舍生为死,因此他们往往被称之为英雄,接下来就为大家盘点一下中国的十大名将。1.孙武作为春秋时期的齐国人,著成《孙子兵法》,这部兵法也是我国最早的兵法,被称之为兵学盛典,后人也称孙武为孙子和兵圣。2.吴起我要新鲜事2023-06-17 22:21:2100020诸葛亮为何要害死赵云:刘备死前想杀诸葛亮(赵云是眼线)
诸葛亮害死赵云是野史的说法,没有任何关于诸葛亮害死赵云的正史记录。因此,诸葛亮是没有害死赵云的。而赵云也是自己病死的,与诸葛亮没有多大的关系。虽然诸葛亮没有直接害死赵云,但是二人在后期的关系并不算好,再加上接触变少,赵云甚至被安排在边外驻军。由此可见,诸葛亮和赵云的关系恶化了,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认为诸葛亮害死赵云的原因。诸葛亮为何要害死赵云诸葛亮对赵云有所忌惮我要新鲜事2023-05-11 18:32:020002民国时期活了256岁的长寿老人李庆远 存在吗 (假的)
民国时期,一个活了256岁的长寿老人可能存在,但不可能活到256岁。再说起长生不老师,相信任何人都会心生憧憬。在古代的时候,有着众多的皇帝都是沉迷于研究不老之术,尤其是秦始皇,经常性的去吃各种灵丹妙药是非常夸张的一个皇帝,还派了很多人去寻找能够长生不老的办法。人的寿命有限我要新鲜事2023-03-30 14:46:170000河北一农民洪水中拼死捞回一破袋子,45年后打开,政府官员:英雄
2008年的一天,河北省的退役军人事务局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老人。老人看上去已经80多岁了,穿着非常朴素,手中还提着一个看上去年代久远的布袋子。尤其惹人注意的是他的仪态,老人走起路来挺胸抬头,一举一动之间,军人气质显露无疑。看到老爷子的到来,事务局的工作人员赶忙走上前去询问有什么可以帮助的。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9:05:2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