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龙点睛的主人公是谁,大画家张僧繇画龙点睛的故事
画龙点睛跟画足添蛇这两个词最容易拿出来做对比,那么你知道画龙点睛的故事吗?画龙点睛的主人公是谁呢?古代的文人才子是非常多的,才会留下那么多的名著给后人研读,而画龙点睛更是绘画艺术巅峰造极的体现,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画龙点睛的故事。
张僧繇画龙点睛的故事

画龙点睛比喻在关键地方简明扼要的点明要旨,使内容生动传神。也比喻在整体中突出重点。画龙点睛的主人公是谁呢?那就是张僧繇画龙点睛的故事,这个故事非常久远。南北朝时期的梁朝,有一位非常出名的大画家名叫张僧繇,绘画技术很高超,当时的的皇帝梁武帝信封佛教,所以修建了很多寺庙,还非让他去作画。

画龙点睛的故事是发生在南北朝,相传有一年,梁武帝要张僧繇为金陵的安乐寺作画,在寺庙的墙壁上画四条金龙。梁武帝发话怎敢不从,张僧繇仅用三天时间就完成了梁武帝的交代,但是美中不足的就是,这些龙都画得惟妙惟肖,但却都没有眼睛,令所有人都非常好奇,大家纷纷请求张僧繇把龙的眼睛点上,但是被他拒绝了。

张僧繇表示,给龙点上眼珠并不难,但是点上了眼珠,这些龙就会破壁飞走的。不过张僧繇原本是拒绝的,奈何大家听了都不信,搁你这你也不会信,所以张僧繇无奈之下,只好答应给龙点睛,但只肯给两条龙点睛,另外两条要留下来守护寺庙,于是张僧繇画龙点睛的故事就此展开了。

这一天,在寺庙墙壁前有很多人围观,张僧繇当着众人的面,提起画笔,轻轻地给两条龙点上眼睛。奇怪的事情果然发生了,他点过第二条龙眼睛,过了一会儿,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四起,雷鸣电闪,在雷电之中,人们看见被“点睛”的两条龙震破墙壁凌空而起,张牙舞爪地腾云驾雾飞向天空。

过了一会,云散天晴,人们被吓得目瞪口呆,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再看看墙上,只剩下了没有被点上眼睛的两条龙,而另外两条被“点睛”的龙不知去向了。围观的人,个个看得目瞪口呆,对张僧繇更佩服了。

后来人们根据这个传说引申出“画龙点睛”这句成语,比喻说话或文章,在主要处用上关键性的、精辟的一两句话,点明要旨,这样的话被称为"点睛之笔",使内容就更加生动有力了。但是在知识改革开放的信息时代,我们可以认为这就是一种创新,因为张僧繇给龙点了眼睛就发生了一个质的飞跃。
赵武灵王的灭秦战略,容易实现吗?一旦实施秦国会灭亡吗?
赵武灵王的这一策略很难实施,即使成功施行,秦国也很难灭亡,这主要有3方面原因。第一,这种战略的前提是六国齐心协力。赵武灵王灭秦的策略,是列国联军从函谷关正面进攻秦国,把秦军主力吸引到函谷关前,趁秦国后方空虚,赵军从赵国西北的九原渡过黄河南下,直接突袭秦国大后方,从而实现灭秦的战略构想。这种战略看似很好,但前提是六国必须齐心协力,这才是最困难的因素之一。我要新鲜事2023-07-12 18:56:210001汉武帝多有远见 1.5万公里打下一个战备省 让中国至今受益
公元前141年,一个年仅16岁的少年踏上了统一天下的征途。他怀揣雄心壮志,誓言要征服匈奴、洗刷国家耻辱,然而当时很少有人能预见,他将成为千古一帝的光辉形象。这位年轻少年名叫刘彻,日后被尊称为汉武帝,与秦始皇齐名的伟大统治者。有人认为,汉武帝远见卓识,为中国带来了巨大改变。他的远征战略与胆识,以及对国家发展的深刻洞察力,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我要新鲜事2023-08-25 17:30:5700001929美国经济危机:禁酒令实施,大量啤酒被倒掉
所谓“禁酒令”,就是美国在经济大萧条期间所实施的,一项关于禁止生产、运输或消费酒精浓度大于0.5%的酒的禁令。对实施“禁酒令”的呼吁最早始于19世纪早期的一场宗教运动——当时,美国缅因州于1846年通过了第一部“禁酒令”,甚至在1869年还成立了一个禁酒令党。我要新鲜事2023-05-14 16:03:010000中历史上共出了494位皇帝,但有一个省份从未出过皇帝,它是谁?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朝诗人赵翼的一首七言绝句,以李白、杜甫为例,说尽管两人的诗歌万古流传,无人能与之相比。但如此伟大的作品,放到百年之后来看,也会觉得不新鲜。短短几句,便道出了世道无常,名人们更新换代之快的事实。其实不仅仅是文化圈这样,在其他各个领域的人也是如此,就连皇帝也不例外。纵观中国整个封建历史,一共出了整整494位皇帝,这些皇帝的诞生地星罗棋布,遍布各个省份。我要新鲜事2023-07-28 20:27:190000曹冲少年称象成名 为何司马懿却说他蠢(不懂藏拙)
曹冲在少年的时候称象成名,都夸他非常的聪明,可马懿却说他非常蠢,是因不懂得藏着。曹冲是曹操的儿子,在兄弟里面排名老青少年时就十分聪慧,曹操也非常喜爱这个儿子。在三国时期也被称作是最著名的神童,受到了很多人的夸赞,曹操也是竭尽全力去培养,可13岁的时候曹冲却去世,到目前死亡真相都不知道。有名的少年我要新鲜事2023-03-08 19:07:1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