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阳节的传说,桓景与瘟魔斗智斗勇免灾避祸
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传承至今重阳节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重阳节的传说也经过口口相传,有了许许多多的内容,而这些都是古代文化的代表。一起了解关于重阳节的传说吧,也能对这个节日有着更好的认知。
重阳节的传说故事
1、桓景斗瘟魔

在一系列的重阳节的传说中,流传的最久远的故事,就是桓景斗瘟魔了。南朝梁人吴均之《续齐谐记》载:传说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人,他所住的地方突然发生大瘟疫,桓景的父母也因此病死,所以他到东南山拜师学艺,仙人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勤学苦练。

一日,费长房说:「九月九日,瘟魔又要来,你可以回去除害。」并且给了他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他家乡父老登高避祸。於是他便离开回到家乡,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丶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分给大家样随身带上,瘟魔则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避免染瘟疫。他和瘟魔搏斗,最後杀死了瘟魔。

汝河两岸的百姓,就把九月九登高避祸丶桓景剑刺瘟魔故事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唐代的《初学记》和宋代的《太平御览》等多种重要类书都转述了吴均《续齐谐记》里的这个重阳节的传说,并认为九月九日登高喝菊花酒,妇女在胳膊上系茱萸囊辟邪去灾的习俗由此而来。
2、白衣送酒

大诗人陶渊明酷爱菊花,菊花是经得起秋后风霜摧折的花卉,象征着高洁的品格。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易代的乱世,不满当时的政治倾轧和官吏的腐败,也有高洁的品格,正和菊花的精神契合。他辞去官职,回到家乡柴桑隐居,在宅旁东篱边种了许多菊花,朝夕观赏。他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历来为人传颂。陶渊明喜欢喝酒,可是因为家贫,时常缺酒。

那年重阳,陶渊明在篱边赏菊,却没有酒喝,不能一醉,他只得采了一把菊花在手里,嗅嗅嚼嚼,聊以为遣。然而菊花毕竟不能代酒,陶渊明正在百无聊赖的时候,忽然远处来了一个白衣人,那人原是江州刺史王弘派来的差人,特地送酒来给陶渊明的。陶渊明喜出望外,立即打开酒瓮,对着菊花开怀畅饮,尽醉方休。
3、孟嘉落帽

盂嘉是我国古代东晋时的着名文人。他在当时较为有权势的大将军兼荆州刺史桓温的幕下当参军。九月九日,大将军桓温邀请宾客幕僚作登高盛会,在山顶大摆筵席,饮酒赋诗。出席节宴的人都衣冠楚楚,穿戴整齐,杯盏相酬,兴致很高。突然,一阵风刮过,把盂嘉头上的帽子吹落在地。孟嘉这时已有几分酒意,竟然没有察觉帽子已不在头上。

但主人桓温已经看见了,便叫在座的孙盛作文章嘲笑他。孙盛也是当时很着名的文人,他遵照桓温的命令,在席间写了一篇文章责难盂嘉。没料到孟嘉虽已酒醉,但神志不乱,依然文思敏捷。孙盛的文章刚做好,他草草一看,立刻提起笔来,作了一篇文章酬答。满座的人读了他的文章,都叹息称好,一时传为美谈。
4、重阳节的民间歌谣

民间歌谣俗语中有很多是关于岁时节日的,重阳节也不例外。下面这几则都是有关重阳节的歌谣俗语,体现出了重阳节饮菊酒、放风筝的风俗,以及在重阳这日占卜天气的风俗。也都是传承了很久的,重阳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菊花黄,黄种强;菊花香,黄种康;九月九,饮菊酒,人共菊花醉重阳。九月九,是重阳;放纸鹞,线爱长。八月中秋哥送饼,九月重阳妹送鞋(仫佬族)。

重阳节,又试话登高。究竟年年如是,有乜功劳?虽则系如画嘅秋山,游吓亦好,做乜偏要向往重阳个日,至晓得风骚。你话敢样就可以避灾,亦何不大早。点解你单身前往、又试剩落个的妻孥。开讲话一部通书,都唔睇得到老。况系个的区区陈迹,重驶乜咁心操。既系你上日唔知,我亦唔怪得你去做。唉!悭吓脚步,何苦去寻烦恼。不若静坐思量,想吓边一样可图。

九月九,个个都去登高,你睇个班嫩仔,走得气嘈嘈。放起个只纸鹞在高处舞,扶汉声声(响弓声),唤起个的懦夫,总系企在个处风头,须要努力正好。虽有声威,可惜你未满羽毛,怕只怕失足云霄,个阵就遗恨万古。咪估个条包索,可以把天箍,既替得个佬流灾流难,边处唔流到。唉!难把身世顾,只望得天怜悯,俾你有点功劳。
邱少云长啥样?贵州老兵拿出他年轻帅照,悲痛道:他一动不动
2017年春节前夕,重庆市邱少云纪念馆听闻一则激动人心的消息:一名叫陈大权的贵州老兵保存有邱少云的照片!随即,纪念馆派工作人员前往贵州求证。果然,陈大权是抗美援朝时邱少云的战友,在1952年时收到过一张邱少云亲笔题字的留念照。陈大权很怀念和邱少云的战友情,珍惜了这张照片六十四年之久。照片中,邱少云面容清晰可见。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6:35:510000唐武宗的灭佛运动 带来了什么社会影响(灭佛运动)
唐武宗的灭佛运动,反而对于百姓的社会生活有利。在我国的历史上有着几次比较大的灭佛运动,其中最为著名是比较大的一次是唐朝时期唐武宗的灭佛运动。当时可以说是割韭菜式的灭佛,对于整个佛教有着非常大的打击,唐武宗在灭佛的时候还说,如果我今天不灭佛的话,那么李世祖辈的基业将会毁于一旦。可以看出唐武宗灭佛的决心,那持续了挺长时间的灭佛运动,给社会当知了什么样的后果。寺庙被拆我要新鲜事2023-10-30 21:32:160000门神是哪两位?秦琼和尉迟恭一左一右(出自隋唐演义)
在过去的每家每户门前几乎都会贴上两个门神,主要作用就是来驱邪避魔或者图个吉利平安,但大部分的守护门神其实都是古时候的大将,看过《隋唐演义》的人应该非常熟悉,那么到底门神是哪两位历史人物呢?下面就跟着探秘志一起来了解一下门神的历史吧!门神是哪两位我要新鲜事2023-05-13 17:47:410000唐朝皇帝列表及简介,盛世唐朝一共有22位皇帝
在中国历史中,唐朝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出名的朝代。唐朝在当时,是世界上最强大最繁荣的国家,是一个经济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唐朝一共有22位皇帝,其中一位是历史上唯一的女帝。下面为大家放上唐朝皇帝列表及简介,让大家好好了解一下,这个盛世王朝有哪些皇帝。一、唐朝皇帝列表我要新鲜事2023-03-17 15:52:0200010古代有哪些屠城事件 为何攻破城池后总有人屠城 说出来别不信
公元前208年项羽攻打襄城、城阳之战等。中国古代历史中,城市被屠城的现象在秦朝之前是相当罕见的。即使在战国时期,尽管经常爆发灭国之战,但城市屠城的行为却极少见到。以长平之战为例,白起指挥秦军虽然屠杀了四十多万赵国降军,这被称作"杀降",而非屠城。屠城是指攻破一座城池后,无差别地屠杀城中的男女老幼,甚至包括妇女和儿童在内,其残忍性质远远超越了杀降。一、古代屠城事件我要新鲜事2023-10-06 19:53:2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