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唯一的血脉东莪格格结局,18岁远嫁蒙古和亲
东莪格格是聂政王多尔衮留下的唯一血脉,多尔衮死后被鞭尸,东莪格格被信郡王多尼抚养,之后便再没有记载。不过根据推断,东莪后来应该是18岁被派去蒙古和亲了,只是没有明确记载是不是多尔衮的女儿,只写到是郡君,这也和多尔衮生前身份相符合。
一、多尔衮唯一血脉东莪格格

爱新觉罗·东莪格格是多尔衮唯一的骨血,母亲是多尔衮征朝鲜时带回的朝鲜王族之女。多尔衮获罪后,他的独生女儿东莪便被交给信郡王多尼抚养。虽然东莪格格的父亲获了罪,但东莪并没有被逐出宗室,既然东莪被交给信郡王抚养,应该就没有那么绝对的称为平民。

当时所有宗女出嫁都是要有皇帝做主的,而像东莪格格这样尴尬的身份,不论是皇帝还是信郡王应该都希望将她妥善安排。那么嫁去蒙古当然是最好的办法。即能够是朝廷获益,也算是给东莪一个对等的归宿,因此认为,东莪格格很有可能是嫁到了蒙古。
二、东莪格格远嫁蒙古

虽然推测东莪格格是嫁到蒙古,可具体嫁给谁却一直没有确定。在顺治七年到末年,嫁到蒙古的皇家女子中一共有四位身份不明。前两个是在顺治七年八月之前嫁到蒙古敖汉部,封号均为郡主。但因多尔衮死于当年的十二月,所以这两个都可以排除。

另外两个一个是在顺治十三年左右嫁给了科尔沁土谢图亲王巴雅斯护朗,封号是郡君(多罗格格)。另一个则是在顺治十五年左右嫁给了科尔沁台吉鄂齐尔(孝惠皇后之弟),没有封号,仅称格格。从年龄上看,东莪格格出生于1638年,到顺治十三年时是18岁,到顺治十五年时是20岁。

应该说这两个年纪在当时出嫁的女子中都算是高龄了,而且相差不多,没有更多的可比性。但是相对而言,还是18岁更符合一些。从封号上看,前一个是郡君,后一个没有称呼。按多尔衮的爵位(亲王)来说,东莪应该是郡主,当然这个时候多尔衮已经是没有爵位的了,所以不能作为参考。

不过,既然是出嫁蒙古,一般情况都还是会有加封,东莪不是嫡福晋所生,根据清朝贵族女子册封规定,东莪应该降两级加封。也就是说,如果多尔衮生前,东莪就有封号,那应该是郡君。或者说在她出嫁的时候以此作为依据给予封号的话,自然也应该是郡君。

从夫家情况看来,两者都是科尔沁,但一个是右翼扎萨克亲王,一个是左翼台吉,身份相差十分大。但是,鄂齐尔与孝惠皇后是同胞姐弟,多了一份亲情上的关系。所以一次相比,又是不分上下。不过我们也看到,土谢图亲王巴雅斯护朗在此之前的顺治二年已经娶了太宗第八女固伦端贞公主。

顺治十三年时,固伦端贞公主仍然在世,所以这位郡君嫁过去其实是做侧福晋,不过,这倒也合了东莪此时不尴不尬的身份,而且固伦端贞公主与东莪也算是同一辈的堂姐妹。再看鄂齐尔,那位皇家格格嫁给他应该是正室,从孝庄的辈分上说应该是东莪的晚辈,还是倾向于前面一种。
李绩在唐朝出将入相 伐刘黑闼击薛延陀 毫无疑问的顶级名将
在唐朝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杰出的将领,其中李绩可谓是一位顶级名将。他在历经唐朝盛世的战乱中,以出将入相的身份,屡次征战,打下了彪炳史册的战绩。1、李绩的军事才华李绩被誉为历史上一流的名将,并非仅仅因为他的战功辉煌,更因为他在军事方面的卓越才华。唐朝屡次灭国的过程中,李绩凭借着出色的战略眼光和卓越的军事指挥能力,建立了不朽的战功。我要新鲜事2023-12-25 21:32:140000利用“圣母崇拜”掌握政权,拜占庭公主是如何做到的?
拜占庭帝国是在继承和发展了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宗教制度而发展而来。其中拜占庭帝国将宗教发展的如火如荼,在当时具有深远的影响力,甚至连拜占庭公主都是依靠宗教影响,才能屡次化解遇到的政治斗争。普尔喀丽亚,是拜占庭的皇室公主,在公元414年曾凭借公主之身来获封奥古斯塔。这在她的政治生涯中是一个新的的转折点,至此普尔喀丽亚开启了对赛奥多西王朝长达几十年的统治,她本人对帝国也产生了新的的影响。我要新鲜事2023-05-13 03:47:100000南宋之谜:为何主战派为英雄 主和派为卖国贼
在南宋时期,面对金国的威胁,政治上的主战派和主和派成为了历史争论的焦点。主战派被尊崇为英雄,而主和派却被指责为卖国贼。这一段历史背景探讨了南宋百姓和政治决策之间的复杂关系。南宋时期,面对金国的入侵,国家内部意见分歧极大。主战派主张抵抗金国,坚持不向外族屈服;而主和派则希望通过和议避免战争的惨痛后果。历史对这两派的评价却截然不同。我要新鲜事2024-06-18 18:01:410003日本为何唯独害怕宋朝
因为日本从古至今被我国打怕了,不敢轻举妄动。日本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国家,它的历史曾经与我国有过交集。虽然在抗战时期,日本展现了强大的实力,但在古代,日本无法与我国相提并论。在宋元明清这四个王朝中,我们对问国古代封建社会已经十分熟悉。就军事实力而言,宋朝可能相对较弱。回顾大宋的历史,几乎都是一段屈辱的历史,经常受到北方的契丹和女真的欺负。为什么日本敢与唐朝争斗,与明清对抗,却从不与宋朝闹事呢?我要新鲜事2023-06-12 23:12:260000庞统之死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被诸葛亮暗算(野史传闻)
世人对庞统的死议论纷纷,不少人认为庞统的死亡背后有着更深的真相没有被挖掘出来。关于死因,有两个认知度比较高的说法。其中一个认为庞统其实是自杀死掉的,只不过其自杀的成本巨大,并且经过其本人的精心策划。而另一种说法则认为庞统,是由于被诸葛亮暗算才死亡的,诸葛亮在其背后搞鬼才导致庞统被杀害。一、庞统曾害几十万人死于非命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1:10:4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