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武王伐纣牧野之战的真相,被孟子所误导的一段历史
商朝末期周武王发动了伐纣的牧野之战,这场战争在后世被描述为真正的仁站,据说此战是并没有怎么打起来,纣王的将士纷纷临阵倒戈,最终武王不战而胜。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而给人以这种误解的,不是别人,正是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亚圣孟子。
传说中牧野之战的过程

牧野之战可谓是上古第一大战了,最终战争结束商朝灭亡,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周王朝得以建立。而此战的过程,在《史记》中是这样记载的:“纣师虽众,皆无战之心,心欲武王亟入。纣师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武王驰之,纣兵皆崩畔纣。”

这是此战最为传统的说法,也是小时候历史课本上所要灌注贯注给我们的版本,因为自己阵营内部人员的临阵倒戈,没有经过交锋,商纣王就败了。老师告诉我们,这场战役体现了正义的力量,当正义打邪恶时,不流血的战争是可以产生的。

后然,了解得多了,才知道原来事实并不是这样,这天下从来就没有不流血的战争,战争就必须伴随着死亡,更没有正义与否之说。但实际上这场战役可谓是真正的血流满地,临阵倒戈的也只是少数而已,其实过程也是非常惨烈的。
背后的真相

其实牧野之战之所以有这样的版本流传于世,全是受了儒家思想的洗脑,追溯其始作俑者,完全可以找到一个响亮的大名,儒家学派的第一流人物层中的二把手,拥有“亚圣”头衔的孟轲。孟子的一段话,使得后世误解了这场战役数千年之久。

孟子说“有人曰:‘我善为陈,我善为战。’大罪也。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南面而征,北夷怨;东面而征,西夷怨,曰:‘奚为后我?’武王之伐殷也,革车三百两,虎贲三千人。王曰:‘无畏!宁尔也,非敌百姓也。’若崩厥角稽首。征之为言正也,各欲正己也,焉用战?”这段整体意思上是说:一个国家的君主,只要是好行仁义的,必然会天下无敌的,就像周武王伐商那样,正义的战争,都不用打就赢了。

至于牧野之战的真正事实,孟轲师长还是提到了的,只是他是以不可置信地口吻来说的:“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血流成河,血流成了河,连舂米的木棰都漂了起来,战争进行得特别很是惨烈,人员死亡很多。其实,这才是牧野之战的真相。

倒戈事件是有的,血流成河事件也是有的,并不是是人们所说的只有倒戈没有流血,或只有流血没有倒戈。牧野之战的事实真相,倒戈只是一部分,血流成河却是大多数。牧野之战打得很激烈,商人为保家卫国而战,周人为新王朝而战,各不相让下,只是刀剑是最好的说话道具,没有仁义,没有道德,只有生与死。

物竞天择,这是自然界的规律,这也是战场上的定律。临时拼凑而起的商人,战斗力上明显的不足,在周人强势攻势下,商纣王成了那个战败的人,也永远成了后世人抹黑的对象。
三寸不烂之舌的主人公是谁:毛遂善言(胜百万雄师)
三寸不烂之舌常常被我们用来夸赞别人有着能说会道的口才,例如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当中的纪晓岚,就常常被人们说是三寸不烂之舌。那么这个成语的出处典故大家知道吗?三寸不烂之舌的主人公是谁我要新鲜事2021-08-08 22:19:20000059年毛主席回韶山,走进个大房子磕了三个头,嘴里还念叨着一句话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多年之前,一个人带着豪言壮志走出家乡,誓要寻求一剂救国良方,多年之后,他成功了,这个人就是伟人毛主席。建国之后,主席事务繁多,一直没有机会回到自己的故乡韶山走走,终于,在1959年,毛主席在百忙之中决定抽出时间,回到韶山看一看。来到了韶山,主席看着故乡的一切,一些回忆涌入心头,不过就在路过一处房子时,主席坚定地走了进去,并且磕了三个头。我要新鲜事2023-05-23 16:46:290000科举考试上殿试 皇帝都会问什么问题(皇帝出题)
皇帝在殿试上会考验学子的文学赏析能力和询问时政观点等。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重要途径,而殿试则是科举考试中的最高级别,由皇帝亲自出题和评判。要知道皇帝从小都在学习,他们的老师是当时最好的先生,自然有过人的学识,当然皇帝在殿试上考试的时候也会出一些比较难的题目。文学基础我要新鲜事2024-01-31 22:04:100001菩提老祖的真实身份,佛祖的化身(轻易镇压悟空/师傅打徒弟)
看了《西游记》的朋友,相信很多人都想拜菩提老祖为师吧,学学他的72变,从此鲤鱼化龙,拥有一身惊天的本事。不过随着对菩提老祖的深入了解,我们会发现他的来历很神秘,最后就像凭空消失一般,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去探讨一下菩提老祖的真实身份。一、菩提老祖的真实身份(1)猜测,佛祖化身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4:49:130000世界上第一个埃及女王是谁:哈特谢普苏特,在位21年
对于古埃及,大家都知道,它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首领被称为法老,他们通常是男法老,不过也有女法老,那你知道世界上第一个埃及女王是谁吗?她就是哈特谢普苏特,埃及历史上第一个登上法老位的女人,其经历跟中国的武则天相似,她也因此被人称为埃及版的“武则天”。一、世界上第一个埃及女王是谁我要新鲜事2023-05-13 05:03:18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