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板子是中国五刑之一,光屁股受杖刑不死也残废(视频)
看宫剧的时候,就经常能够听到里面说:拖出去打二十大板,也许你觉得没什么,但实际上古代打板子是非常可怕的,男的也许还能打残不死,女子几乎都能够直接被打死。在电视剧中我们看到就算是宫女,被打只几天下不了床,但这是弱化了不知道多少,看看打板子视频就知道有多痛。
古代打板子视频:
一、古代打板子不死也残废

虽然我们在电视剧中看到古代打板子,一般都会让犯错的人几天下不了床,但实际上在古代,打板子是非常重的刑法,也是非常羞耻的。要知道古代打板子可是光着屁股的,而不是电视剧中,还穿着那么多裤子......看到上面的打板子视频,也能够了解一点。

古代打板子就是中国五刑之一的杖刑,最早出现在汉代,直到清朝末期才被废除,存在了两千多年,期间受到打板子的人更是数不胜数,那么古代打板子到底有多么严重呢?古代打板子都是光着屁股打,男女一样,古代女子基本打二十大板就要命,所以成为满清十大酷刑之一。

也许你看了古代打板子视频觉得没那么夸张,但是你要知道古代用的板子有多么真材实料,根据唐代的记载板子的规格为:大头儿二分,小头儿一分半,长三尺五寸。杖的规格为大头儿二分七厘,小头儿一分七厘,长三尺五寸。材质为荆条,不管你懂不懂物理常识,你都应该知道荆条有多么可怕,古代打板子可没有你想想中的那么简单。

不过每个朝代使用板子的规格都是不同的,宋代“杖”长三尺五寸,大头儿阔不过二寸,厚及小头儿径不得过九分。杖刑刑通用行杖。元代笞杖二刑以数量划分,七至五十七为笞刑,六十七至一百零七叫杖刑。笞、杖规格与宋代大体一致。
明代“板子”以小荆条制成,大头儿径二分七厘,小头儿径一分七厘,长三尺五寸。“杖”以大荆条制成,大头儿径三分二厘,小头儿径二分二厘,长三尺五寸。杖刑所用荆条均须消去荆节,统一用刑部颁发的模板校勘,且荆条上不许沾有铁钉等异物。

清代笞杖改用竹板。“板子”用小竹板,大头儿阔一寸五分,小头儿阔一寸,重不过一斤半。“杖”用大竹板,大头儿阔二寸,小头儿阔一寸五分,重不过二斤。笞杖均五尺五寸长。笞杖刑具一律用刑部颁发的模具校勘,并不得有竹节儿铁钉等异物。
二、杖刑不是刑罚而是刑讯

笞杖二刑与徒刑、流刑、死刑一样是刑罚种类,即指官府依据律文所判决的惩罚措施。臀受笞杖本身就是服刑,打完即为刑满。值得注意的是,常人总把刑罚笞杖与审案时的“讯杖”相混淆。所谓讯杖是指对嫌疑人犯施行的刑讯措施,目的是为了获得人犯亲口供述。“讯杖”虽然也是打板子,但它是在审讯阶段,笞杖二刑是在服刑阶段,二者性质完全不同。“讯杖”类似于现代仍未消失的刑讯逼供,即对未决人犯施以暴力或变相暴力以获取口供。明清两朝对于“讯杖”均做了明确规定。

《大明律》对“讯杖”规定了如下条件:1、其犯重罪。2、赃证明白俱在,人犯不服招承。3、明文立案,依法拷讯。4、臀腿受杖。讯杖的板子大于杖刑之杖,规格为:大头儿径四分五厘,小头儿径三分五厘,长三尺五寸。讯杖明显重于杖刑,目的在于惩罚拒不认罪者。若赃证不是确凿充分且非重罪,则不得“讯杖”。《大明律》强调犯罪证据确凿,人犯不认重罪才可以讯杖,是防止屈打成招之冤案出现。

另外,明代的打板子还有“廷杖”一项。廷杖系皇帝惩处官员的一种酷刑,杖责朝臣于殿阶下,甚者有当廷杖死。廷杖只对官不对民,类似于“家法”,属于法外刑。《明史.刑法志》说,始创自明代而不遵古制者有廷杖、东西厂、锦衣卫等。廷杖与厂卫制度惟明代特有,在中国古代律例典章中不具有普遍性。廷杖以“家法”代替国法,法外施刑,有违法律的同一平等原则,本人以为十分不可取。
中国历史上楷书四大家,分别是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
唐朝的欧阳询、颜真卿和柳公权,在加上元朝的赵孟頫(fǔ),他们四人被称为楷书四大家,在书法上有着极大的成就。其中欧阳询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颜真卿的楷书极为端庄雄伟,柳公权的楷书清健遒劲、结体严谨,赵孟頫楷书十分的圆润清秀。一、欧阳询我要新鲜事2023-03-17 15:00:110006郦食其怎么死的?遭韩信嫉妒被其陷害(被齐王给烹杀)
郦食其是谁?他是汉高祖刘邦账下的一名谋士,在历史上是一名非常杰出的说客,对刘邦的帮助非常之大,封高粱侯。那么郦食其怎么死的呢?他的生平介绍又是如何?他为刘邦干了哪些事呢?今天度哥历史小编就来给大家来介绍下他这个人,以及他的生平介绍及简介。郦食其怎么死的?被齐王烹杀我要新鲜事2023-03-13 06:16:390000牧野之战发生在什么时期 牧野之战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牧野之战是发生在商朝的后期,这场战争是商朝和周武王决定性的一战,两支军队就是在牧野发动战争的。周武王伐纣的原因主要是纣王太过于昏庸,听信奸人谣言,经常虐待文武百官和百姓,朝廷上下妖风邪气,加剧了社会的矛盾。一、牧野之战成功的原因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6:56:380002骆姓起源和来历:源自姜子牙后裔公子骆(以祖先名为姓)
骆姓主要有四大起源,一是源自姜子牙的后裔公子骆,子孙以祖先名为姓。二是源自商纣王的大臣恶来的玄孙嬴大骆,建立大骆国,后裔以国为姓。三是源自郑国大夫孙骆,以祖先名为姓。四是源自驺摇,他建立了瓯骆国,子孙以国为姓。骆姓起源和来历1.源自公子骆我要新鲜事2023-05-09 21:29:220000为什么杨坚是千古一帝 实现开皇之治(被尊称为圣人可汗)
杨坚是隋朝的开国皇帝,在位期间功绩卓越,为隋朝开了个好头,被北方少数民族尊称为“圣人可汗”,它经历隋朝结束了当时最黑暗的五胡十六国时期,短短的十几年就恢复了社会生产力,开疆扩土,锐意改革、政绩卓著,被称为是“千古一帝”,那么为何杨坚被称作千古一帝?杨坚有哪些功绩呢?今天就来了解一下吧。杨坚为什么是千古一帝我要新鲜事2023-05-13 09:24:5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