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五子良将排名,张辽第一震慑东吴(800人肆虐10万大军)
三国时期,蜀国有五虎上将,而魏国有五子良将,虽然在大多数人认为,魏国五子良将是无法与蜀国五虎上将相比的,但是五子良将的实力也丝毫不容忽视,每一位都是战功赫赫,甚至前将军张辽在生病的时候,孙权都不敢出兵攻打他,可见其能力有多么强大。
魏国五子良将:前将军张辽、左将军于禁、右将军乐进、征西车骑将军张郃、后将军徐晃
一、前将军张辽

前将军张辽作为魏国五子良将之首,一直以来都颇受争议,就连他的重用都让人惊讶。要知道古代对气节非常看重,多次投降的将领是不会重用的,吕布已经算是特殊了,但也被人讥笑为“三姓家奴”,而张辽,一生中有四个主公,最终还是获得了曹操的赏识。

张辽最出名的一战就是800人对阵孙权十万大军,当时曹操进兵汉中,孙权乘机率十万大军攻打张辽驻守的合肥,没想到张辽带领强兵将士800人,直接杀到了孙权帅旗之下,令孙权大惊失色,部将更是不战而逃。张辽在这一战中将自己的军事才能体现得淋漓尽致,以至于后来他生病的时候,孙权都表示:“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作为魏国五子良将之首,张辽当之无愧。
二、左将军于禁

左将军于禁原本是最有望成为魏国五子良将之首的,前期一直都深受曹操的信任,官职也是极高的,对其他部队还有监督权,还曾一人统帅庞德、朱灵、张辽(本人驻防,只派部队参战)、吕常、徐晃、徐商、吕建的七支部队,可想而知权利和能力多有么高。

令人可惜的是,于禁晚节不保,导致声望瞬间跌落谷底。樊城一战中被关羽水淹七军,自己也被生擒,英明一生的他,突然怕死起来,主动请降,反观庞德,宁死不屈。在曹操听说后,都表示:于禁跟我打江山超过三十年,怎么到了危难关头,反倒不如庞德了呢?可想而知在最后,曹操都不敢相信五子良将的于禁,竟然会做出这样的行为,太可惜了。
三、右将军乐进

右将军乐进是最早投奔曹操诸将之一。当时曹操并无势力,远远比不上那些世家大阀,他就此相投足见眼光卓越。历史上对他的记载并不详备,曹操有语称赞:“计略周备,质忠性一,守执节义,每临战攻,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又遣别征,统御师旅,抚众则和,奉令无犯,当敌制决,靡有遗失。”这些都是极高的评价。
四、征西车骑将军张郃

征西车骑将军张郃在东汉末年应募参加镇压黄巾起义,后属冀州牧韩馥为军司马。191年,袁绍取冀州,张郃率兵投归,任校尉。因破公孙瓒有功,迁为宁国中郎将。后在官渡之战中投降曹操。此后,随曹操攻乌桓、破马超、降张鲁,屡建战功。继与都护将军夏侯渊留守汉中。215年,率军进攻巴西宕渠,被蜀将张飞击败。后任荡寇将军。219年,从夏侯渊迎战刘备军于定军山,当夏侯渊战死,全军危急之际,张郃代帅,率部安全撤退。后屯陈仓。

曹丕称帝后,升左将军,封鄚侯,奉命从曹真击平安定羌胡,后与夏侯尚围攻江陵。228年,随曹真西拒诸葛亮,在街亭大败蜀军,迫其退回汉中。因功升征西车骑将军。231年,领兵追击蜀军,至木门中箭亡。张郃戎马一生,以用兵巧变、善列营阵,长于利用地形著称。
五、后将军徐晃

后将军徐晃本为杨奉帐下骑都尉,杨奉被曹操击败后转投曹操,在曹操手下多立功勋,参与官渡、赤壁、关中征伐、汉中征伐等几次重大战役。樊城之战中徐晃作为曹仁的援军击败关羽,因于此役中治军严整而被曹操称赞“有周亚夫之风”。曹丕称帝后,徐晃被加为右将军,于公元227年病逝,谥曰壮侯。
褚姓起源和来历:由官职或地名演化来(最初被称褚师氏)
褚姓的来源有很多种说法,一是起源自封地名称,细分为姬姓褚氏和子姓褚氏,其中姬姓褚氏是由西周的一块叫做“褚”的邑地而演化来的,而子姓褚氏则是由春秋时期的宋国恭公获得的封地-褚地为姓。第二则是源自春秋时期诸侯国的官吏-褚师这一职位,后来也有不少人以官为姓。褚姓起源和来历1.以地名为姓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6:08:280001商朝崇拜占卜祭祀与夏周文化有关吗(有关)
商朝的崇拜、占卜和祭祀活动与夏周文化的关系,我们可以从文化的角度来考察。从炎黄时期到夏朝再到周朝,这一文化传承形成了一个系统,其中有着浓厚的西北游牧民族“戎狄”痕迹。古籍中甚至有“黄帝出于戎狄之属”的记载。值得注意的是,周人中的姬姓和姜姓大族并不通婚于戎族,因为姬姓和姜姓在戎族中也有同源的姬姓之戎、姜姓之戎。周人的政治立场对于与戎族通婚一度备受指责,可见其对戎狄文化的排斥。我要新鲜事2024-01-06 20:18:1900001963年,66岁的释广德自焚后,陈丽春错说一句话引发世界公愤
(说历史的女人——第1611期)释广德自焚事件,在越南历史上和世界佛教史上,都有着一定的影响,是被当作一个事件载于史册的。不过在了解该起事件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越南当时的政治历史背景。0000文景之治是哪两个皇帝 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重农民)
文景之治是指西汉初期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通过这两位皇帝的努力,因多年战乱导致社会经济凋敝的症状得以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这也是中华文明迈入帝国时代后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说起也简单,那就是重视农民!一、文景之治是哪两个皇帝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8:55:010001诸葛亮北伐的真正目的:转移蜀汉内部矛盾(内部矛盾尖锐)
三国时期,诸葛亮曾经进行过数次北伐,甚至还将这份志愿传到了姜维身上,令姜维在诸葛亮死后继续北伐。关于诸葛亮北伐的目的,有三种说法,然而诸葛亮当初北伐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诸葛亮北伐的真正目的光复汉室我要新鲜事2023-05-12 06:53:4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