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猫换太子的故事真相,揭宋仁宗身世之谜(大宋第一奇案)
相信大家都听过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故事出自古典名著《三侠五义》,之后通过小说、影视剧的方式为大家熟知,不过很多人都明白,这些都是作品呈现出来的,历史上有没有真正原型呢?下面一起揭开宋仁宗身世之谜!
一、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宋朝)

在《三侠五义》中讲述了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宋朝时期,宋真宗的两个妃子。李宸妃和柳德妃同时怀上了皇帝的孩子,恶毒的刘德妃担心李宸妃比她早生下儿子立为太子,于是就与郭槐密谋买通李宸妃的接生婆,在李宸妃生孩子的那天,趁着她意识不清时,用一只剥了皮、断了尾的狸猫换走了刚刚出生的儿子,之后宋真宗以为李宸妃生下了“妖物”,于是将其打入冷宫,那个被换走了的儿子则被太监带出了宫。

之后没几天,刘德妃也生了个儿子,也如她所愿,自己的儿子被封为太子,她自己也当上了皇后。但是这和孩子却在六岁的时候意外夭折了,这可急坏了刘皇后,当听到宫外李宸妃的那个儿子还没死,于是将其带回宫中自己抚养,所以李宸妃的儿子有辗转再次回到宫中,并且成为了太子。

当太子在宫中碰巧见到李宸妃的时候,毕竟血脉相连,两人一相见变莫名留下了眼泪。刘皇后知道这件事后,害怕事情败露,就在宋真宗面前说李宸妃的不是,并且下令赐死她,好在在太监宫女们的帮助下,逃出了宫,并在陈州以乞讨为生。直到后来碰到了包拯。狸猫换太子的故事真相终于要揭开了......

包拯一次外出来到了李宸妃所在的地方,李宸妃仿佛看到了希望,她拦下包拯的轿子,向包拯诉出事情的原委,并请求包拯为她讨回公道,之后,在包拯的帮助下,得以重返宫中,与太子相认。不过那是太子已成为皇帝,也就是宋仁宗,而宋真宗早已过世,在包拯的设计下,李宸妃与皇帝相认,并说出了当年的秘密,刘皇后因为阴谋败露最终惨死!
二、故事多半虚构,原型发生在明朝

虽然狸猫换太子的故事有原型,历史上也发生宋仁宗认母亲的事情,他的母亲也绝非刘皇后,而是李宸妃,实际上在故事原型之外,本故事多半是虚构,因为故事足够精彩所以在民间流传开来,让人一度认为这便是历史上发生的真实事件。此故事在现代又多次被搬改编成电视剧上银屏,无人不知。

狸猫换太子的故事背景发生在宋朝是作者虚构的,其实是取材于明朝成化年间。故事牵连到明孝宪宗朱见深,明宪宗朱见深十岁登基,二十岁时万贵妃给他生个儿子。这个万贵妃,叫万贞儿,在历史上很是有些名气,她比明宪宗朱见深大十七岁,但是明宪宗却十分宠爱她。可能因为万贵妃老年生子,皇子没一年便夭折了。万贵妃在得知自己因年老无法再生育,心中充满怨恨,于是,宫中只要是有嫔妃怀有身孕便想法设法打掉孩子。

明宪宗朱见深对无子之事甚是苦恼。一日,朱见深一人来到书库,见里面一长相貌美的女子端坐在椅子上看书,甚是迷人,便情不自禁走进去,女子慌忙接待。女子为书库女史,专门伺候皇上读书。明宪宗朱见深当时正值壮年,难免把持不住,晚上便留于此处与女史共宵良夜。
不成想,女史竟然怀孕,女史知万贵妃若知此事必然会加害于她,便祈求万贵妃身边心腹宫女饶其一命,宫女看史女可怜,便向万贵妃荒称女史并未怀孕,肚里只因有瘤才显得肿大。万贵妃见心腹这般说便没加害于女史,只是把她安放至安乐堂。

女史在安乐堂十月分娩,生下一男婴。这时,明宪宗朱见深身边有个太监叫刘敏,不忍皇子流落在安乐堂,便把实情告诉明宪宗朱见深。听到此时,明宪宗大喜,慌忙派人到安乐堂接回皇子。接回皇子后,明宪宗见和自己长得十分相似,兴奋不已,当即封为太子,女史为贵妃。万贵妃见事情败露,气急攻心,倒地而亡。
虽然明宪宗和宋真宗的故事有些区别,但大体上是一致的。那么为什么明朝的事非要搬到宋朝去演绎呢?这就要说到写这个故事的作者,这个写书作者是明末时期的人。在当时,是禁止民间议论皇室之事,只能借古喻今,明朝前是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显然不适合,这么算只有宋朝符合要求。
一代明君朱元璋:深夜遭宫女端粥献媚,当即怒斥:粥留下,人斩了
一代明君朱元璋:深夜遭宫女端粥献媚,当即怒斥:粥留下,人斩了唐太宗曾谓魏征曰:“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意思是通过照镜子,人可以调整自己的穿着;借鉴别人的经历可以避免自己犯下同样的错误。通读历史则可以知道一个朝代的兴亡。而在和平安稳的现代社会,历史文化则是放下了“教人知兴替”的指挥棒,转身在教我们为人处世、行走职场方面大放异彩。我要新鲜事2023-06-17 19:11:250003诸葛亮军事才能被否定的原因有哪些(事必躬亲)
在历史典籍和民间传说中,诸葛亮是一位上知天文、下通地理的神人。他为了蜀汉的统一大业,不惜倾全国之力发动了五次北伐战争,但最终却因积劳成疾病死于五丈原。身为功败垂成的典范,诸葛亮一直被民间奉若神明,但有一个人却否定了一代名相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他就是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毛泽东一针见血的认为诸葛亮之所以未能实现统一夙愿,我看他至少犯了3个致命的错误,这才是导致诸葛亮功败垂成的主要原因。我要新鲜事2024-01-14 23:04:540000王安石的变法注定失败,他生前毁誉参半,死后任人评说
我要新鲜事2023-12-20 18:23:420000铁帽子王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 是一种爵位承袭制度(不是官职)
清朝时期朝廷当中除了众多王爵之外,还有一个铁帽子王的称呼,例如在《武状元苏乞儿》当中,苏灿在广东面对的僧格林沁就是一位铁帽子王,本以为铁帽子王很厉害,但是苏乞儿对于铁帽子王却并没有多少敬畏之心,那么铁帽子王如果放到现在相当于什么官呢?铁帽子王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0:57:180000历史上的宇文邕是怎么死的 死于攻打突厥行军路上(病死)
宇文邕即是北周武帝,大家对五代十国之前的三国和晋朝比较熟悉,对五代十国之后的隋朝也很熟悉,唯独对五代十国的历史知道的不多。我们都知道隋文帝杨坚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大一统,但是对此却忘了宇文邕做出的贡献,事实上如果他不死,历史轮不到杨坚书写。历史上的宇文邕是怎么死的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6:03:5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