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八贤王是谁,宋太祖第四子赵德芳被世人尊称为八贤王
喜欢看宋朝演义应该对“八贤王 ”这个人物很熟悉吧,是一位具有传奇和正义色彩的角色,那么历史上的八贤王真的存在吗?原型又是谁呢?有种说法称其原型应该是宋太祖第四子赵德芳,很受世人敬仰,下面让我们走进他的传奇有短暂的一生。
一、历史上的八贤王原型——赵德芳

“八贤王”这个称呼也只是我们在一些影视剧中听说过,那么历史上究竟有没有“八贤王”这个人物呢?根据一些资料,比如在单田芳讲的评书《三侠五义》中的续书作品《白眉大侠》以及《龙虎风云会》当中提到,历史上的八贤王原型应该是宋太祖的第四子赵德芳。在《宋史·宗室传》中有记载:“太祖有四个儿子,第四子德芳被封为秦王,任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等重要职务,太平兴国六年(981)病亡,才二十三岁。”

公元前976年,赵德芳被封为秦王,宋太祖任命他为检校太保和贵州防御使。这年四月,曹翰历经足足五月终于攻下江州,宋太祖为庆祝此事,加了“八贤王”赵德芳的食邑户数。就在同年十一月,宋太祖竟没有任何预兆的突然驾崩了,有关于他的死因,一些史书上的记载大都是模棱两可的,在《涑水纪闻》中记载到,宋太祖在四鼓时分驾崩,宋皇后在其身边......

她派太监王继恩将秦王招进来,但是王继恩认为宋太祖是想要把皇位传给晋王赵光义的,于是就通知了赵光义。宋皇后之后看到来的不是秦王而是晋王,惊讶之余,她也清醒的认识到了当时的局面,于是以管家自称,希望赵光义之后能放过他们母子。

之后赵光义继位,即为宋太宗,并任命赵德芳当 山南西道节度使,兴元尹、同平章事,之后有让其担任检校太尉一职,公元前981年,赵德芳因病去世,当时还仅仅只有二十三岁,自他去世之后,宋太宗来到其灵位前哭泣,并宣布退朝五天。那么为什么说赵德芳是历史上的八贤王呢?
点击下一页,查看赵德芳为什么被叫做八贤王
二、赵德芳为什么被叫做八贤王

赵德芳被称为八贤王,应该是从南宋开始的。1127年宋徽宗和宋钦宗被金兵俘虏,赵构建立了南宋,但是依然被金兵不断进犯,北方和开封都沦陷了。宋高宗时期,任用了岳飞这样的大将,同时更为器重秦桧这种奸臣,把岳飞陷害至死。

162年,赵德芳的后代赵昚继位,励精图治,立志收复失去的土地,启用一些主战的人,鼓励农业,恢复经济,还为沉冤的岳飞昭雪。百姓痛恨赵构的不作为和秦桧卖国、陷害忠良等行为,就创作了杨家将的爱国事迹,逐步加入其它忠良的故事。

当时的百姓迫切需要有一位惩杀奸佞、保护忠臣的人,为了适应这种情感,就需要给之前编的故事加一个身份,可以权衡各方的势力,而且能够监督皇上的贤王。当时正处于赵昚的统治时期,而他又是赵德芳的六世子孙,赵德芳就被美化为八贤王了。

赵德芳如今已经跟八贤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他是大多数也比较认可的八贤王的原型。赵德芳生前虽然没能以宋太祖的身份继承皇位,但是他的后代帮他完成了。当时为了迎合百姓心中对于惩恶扬善的贤王的需要,身为当朝皇帝六世祖的赵德芳就成为了八贤王。
书法四体指的是哪四体:正书、草书、隶书、篆书四体
据小编所知,从古流传至今被认可的一般有五种字体: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而中国书法习惯上分为“正”“草”“隶”“篆”四体,所以书法四体指正书(楷书)、草书、隶书、篆书四体。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就擅长行书、草书、楷书,而且自成一派。书法四体指的是哪四体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7:56:190006富商捐21亿给哈佛,不留一分钱给后代,曾直言:以做中国人为耻辱
2014年9月8日,一则新闻在中文互联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中国著名房地产大亨陈启宗的家族慈善基金“晨兴基金会”,在陈启宗的示意下向美国哈佛大学承诺捐赠3.5亿美元(约21.5亿元人民币),用以支持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发展。这是哈佛大学自打建校以来,接受过的最大一笔捐赠,为此,哈佛大学甚至将原先的公共卫生学院易名为哈佛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陈曾熙”则是陈启宗已故父亲的名字。我要新鲜事2023-05-24 20:06:470000杨广为什么一直要打高丽 看后面几百年就懂(征讨高丽)
杨广一直要打高丽,就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相信大家也知道,在古代人口中所说的高丽就是现在的韩国朝鲜地区,这个国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我们中国的附属国,每年都会来到我国上供,之所以他们会这样做,完全就是因为被我国给打怕了,尤其是在隋炀帝杨广时期,明明隋朝内部已经出现了问题,可是杨广还是执意三次去征讨高丽。高丽崛起我要新鲜事2023-12-04 21:57:050000和珅和乾隆的十公主是什么关系:公媳关系(乾隆宠爱非常)
我们知道和珅是清朝著名的一个大贪官,深得乾隆帝的宠爱,据说他死后被查抄的财产有整个朝廷十五年的收入那么多,民间甚至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俗语;而固伦和孝公主是乾隆帝最宠爱的一个公主,那么他们二人之间有什么关系吗?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和珅和乾隆的十公主是什么关系我要新鲜事2023-05-13 13:13:0900002014年河北2岁男童坠井,仇家不顾危险冒死相救,如今世仇成干爹
1987年,河北沧州市任丘县西袁庄村的庄家和王家因一人的离世,结下了血仇。此后27年里,原本关系熟络的两家人形同陌路,偶尔还会发生冲突。村子里的人都知道庄、王两家的恩怨纠葛,每次村里的人要摆宴席,都会特别注意两家人的座次。村里的长者也曾找来两家人,希望他们能放下仇怨,但两家人积怨已深,均没有答应。久而久之,大家也就习惯了两家人这样的状态,认为这两家的关系是无解的。我要新鲜事2023-05-22 12:21:0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