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学步的故事,一味的模仿是学不好东西的
我要新鲜事2023-03-17 11:40:111阅
每一个成语都有一个故事,而且每一个故事都还非常的具有深意。邯郸学步的故事相信许多人都听过,这个故事一般用来比喻一味的模仿比尔,不但没能学到本事,就连自己原来的本事也忘了。关于这个成语典故,有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下面简单的为大家讲讲两个版本的邯郸学步。
一、邯郸学步的成语典故

在《庄子·秋水》中有写到,在战国时期的时候,赵国都城邯郸的人走路姿势非常的优美,可以说是名声在外了。有一个燕国人来到了邯郸,想要学习学习他们是怎么走路的。他件满大街上的人,每一个人都走姿各异,但却都非常的优雅。

然后这个燕国人就见一个学一个,结果他什么都没有学会不说,就连自己原来是如何走路的都忘记了,所以只好爬着回去了。邯郸学步的故事一般都用来告诉大家,不要一味的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本事,就连自己本身会的都会忘记了。
二、邯郸学舞的说法

有学者认为,邯郸学步来学的其实并非走路的姿势,而是跳舞的舞步。因为走路谁都会,就算是姿势优美也美不到哪里去,他来学的应该是舞步。据说在春秋战国时期,邯郸人都非常的善于跳舞,那个慕名前来的少年其实是来学舞步的。

据说那时邯郸当地有一种舞步叫“踮屣”,就是抬起脚跟用脚尖着地旋转飞舞,与现状的芭蕾舞有些相似。那位燕国来的少年非常的刻苦,很快就得其要领跳的已经像模像样了。但是在一次独自练舞的时候,他以外摔伤了腿骨,不能站立就只好匍匐而行。

就算是腿受伤了,那名燕国少年也没有放弃练舞,但是赵国的舞师们都被他给感动了,请来了名医为他治腿。只好那名燕国少年越发的认真,最后成为了一代舞蹈家。据说他之后回到燕国,在荆轲刺秦王之前还为其跳过舞,让当时的壮士荆轲都非常的震惊。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历史转折中的战略抉择:刘伯承与八路军第129师的壮大之路
1937年8月22日,党中央在陕北冯家村召开了一次意义深远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的核心议题之一是将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并制定了八路军的抗战方针。参加此次会议的有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任弼时、林伯渠、彭德怀、贺龙等领导人。会议于25日结束,成立了以毛泽东为主席,朱德和周恩来为副主席的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进一步奠定了抗战的战略基石。我要新鲜事2024-06-04 19:10:16000060岁包拯正犯愁无人继承香火,儿媳说道:爹,您还有一个儿子
包拯是个了不得的人物,他一生清廉正直,为民请命。可惜他的晚年并不如意,他的儿子和孙子都早早地去了西天,让他成了一个孤苦伶仃的老头。别人都说中年拼事业,晚年看儿孙,可他却只能自己一个人孤独地过日子,这让他心里很不痛快。就在他快要绝望的时候,他的儿媳妇带着一个小包子来了,跪在他面前说:“公公,您别灰心,您还有个儿子呢。”我要新鲜事2023-10-27 18:42:0000001976年毛主席逝世,李敏看过守灵名单后提醒:我有个哥哥还活着
1976年9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中华民族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在首都北京逝世,举国哀悼。中央迅速成立了治丧委员会,拟定好了守灵名单,安排家属为毛主席守灵。毛主席的女儿李敏接过守灵名单,仔细查看后,却提出名单上还少了一个人。守灵名单上的人都是治丧委员会在全国精挑细选出来的、跟毛主席关系最为亲近的人,工作人员马上向李敏询问,李敏回道:“我有个哥哥还活着,他叫贺麓成。”我要新鲜事2023-05-24 02:16:300001中国古代的帝王为何只有画像 而没有雕像?4大原因道破历史真相
(说历史的女人——第1017期)长期以来,人们在比较东西方艺术的时候,会发现一个问题,就是中国不缺少伟大的画家,但却极少世界级的雕塑家。世界上著名的雕塑作品,比如表现体育运动的《掷铁饼者》的作者,是希腊著名雕刻家米隆;《大卫》的作者,是意大利著名雕刻家米开朗琪罗;再有就是有世界美神之称的《断臂维纳斯》的作者,是希腊著名雕塑家亚力山德罗斯,他们无疑都是西方人。我要新鲜事2023-05-22 06:21:400000和张飞决一死战 三国有谁能打得过(决战张飞)
和张飞决战能打得过的恐怕只有吕布和关羽。在三国的武将当中有着好几个莽夫,比如说曹操手下的许褚、典韦等等,而在刘备的手下,最猛的人可以说是张飞,张飞并不是武力值最高,但他绝对是最猛,比如说当年在当阳桥,张飞冲着敌军大喊三声,吓的敌军根本不敢有任何的前进。不过我们可以看到张飞在一生当中并没有多么辉煌的战绩,如果说和张飞在公平的情况下决战,究竟有谁能够打得过张飞?神将吕布我要新鲜事2023-09-20 21:40:5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