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有三是哪三,一味地顺从父母、不做官供养父母、没有后代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那句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在古代所有人都非常的注重子嗣,认为没有孩子就是对父母最大的不孝。那么不孝有三是哪三呢,无后只是其一,还有就是一味的顺从父母也是不孝的行为,家境贫穷父母年迈,却不做官养父母也是不孝。
关于不孝的三个说法

大家都知道,在古代人们都非常的注重后代,传宗接代是每一个人的人生大事,那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也被广为流传。就算是现在,许多中国人依然非常注重后代,将养育孩子作为人生的头等大事。这句话出自《孟子·离娄上》,是孟子评价舜的一句话。

原文是这样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其实孟子是对舜行为的评价,并没有明说不孝有三是哪三。之后东汉的经学家赵岐对孟子字句,分别作出了阐释和发挥,也对三不孝作出了解释。

三不孝其一就是无后,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的人,就是一个极为不孝顺的人。还有就是一味的顺从父母,就算是父母有错也不劝说,将父母陷入不义的也是不孝。还有就是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的人,哪怕对父母再好也是不孝。

因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太出名了,以至于许多人对后两种都不是很清楚。其实这三种不孝,每一个都有一个故事由来。首先无后为大的由来,是《孟子·离娄上》中孟子评价舜结婚的事情,也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出处。

据说舜帝的父母不贤,导致他一直没能娶妻,最后他只好不告知父母,就自行娶妻了。孟子认为舜帝作为一个部落的首领,子嗣对他的家庭和部落都非常的重要,他娶妻的目的是怕没有后代,而没有后代才是最大的不孝。所以和没有后代比起来,这种不禀告父母就娶妻只是小错误。
阿意屈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春秋时期,有一次,曾子犯错了,他的父亲为了责罚他,用一根非常粗的木棍子去打他,曾子一动不动,结果把木棍子打折了,曾参晕了过去,很久之后,曾子醒来了,不仅没有解释清楚,更没有责怪他的父亲。当时,很多人都纷纷效仿曾参的做法,并以此为傲。孔子听说了这件事情之后,就对他的弟子说:“下次曾参过来的时候,不要让他进门。”曾参听到了这件事情之后,非常不解,孔子经常教导他们要孝顺,孔子知道了这件事情之后应该表扬他啊,为什么现在却不理他了呢?于是,他就问孔子为什么,孔子说:“小杖则受,大杖则走。如果这一棍子打下去,你身体出现了问题,你的父亲就会为此而感到自责,亲朋好友也会责怪你父亲的暴戾,也就是陷你父亲于不义了,你这样做难道是孝顺吗?”
家贫亲老,不为禄士,二不孝也:西汉末年,在河南有一个叫蔡顺的人,他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他长大后与母亲相依为命,他为了照顾母亲每天以讨饭为生,使得母亲过得非常贫困,虽然他将好的桑葚给自己的母亲吃,当时仍然不能够称得上是孝顺。
泰国为什么这么多变性人 为了赚钱养家在所不惜(生活所迫)
众所周知,泰国是变性人最多的国家,甚至变性人已经成为了泰国旅游业的一个重点噱头,所有到泰国旅游的人都渴望一睹为快。在泰国有一个神奇的现象,那就是越漂亮的女人越可能是变性人,令人好奇的是,泰国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变性人呢?泰国为什么这么多变性人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7:46:010000波旬为什么也是佛 波旬是天界最大的魔王
波旬在印度佛教中,他是魔王,因此他也被叫做魔波旬。而他经常干的一件事情就是,扰乱其它弟子的修炼大计。可以这么说,凡是佛教弟子出现的地方,都会有波旬的身影。不仅这样,他还经常出现在佛陀独处时候!说是魔王,可波旬为什么也是佛呢?一、波旬无处不在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2:14:290008女子十七不嫁,国家就“分配”丈夫,为何魏晋南北朝会盛行早婚?
什么?女子十七岁没有嫁人,国家就会给“分配”丈夫?这也太匪夷所思了。在这个剩男剩女遍地走,三十四十都不婚的年代,十七岁就要给分配丈夫的消息实在让人无法接受。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确实是这样规定的。我要新鲜事2023-07-04 16:26:420000女儿带着父亲3000元买的罐子去鉴定,专家看到后说:这是国宝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创造许多奇迹的同时,也留下了数不胜数的精美文物。许多人有着收藏文物的爱好,家里摆着各处淘来的古玩,真真假假,一无所知。有的人认为自己收藏的文物价值千万,还有的人甚至认为自己的藏品是无价之宝。很多人看到这里就想笑了,简直是异想天开,怎么可能有这么多无价之宝?不过最近居然还真有这么一位幸运的收藏者。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4:07:0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