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冠李戴的意思,比喻认错了对象或者是弄错了事实
我要新鲜事2023-03-17 12:20:541阅
中国是一个历史文化传承悠久的国家,每一个成语都有不同的历史典故。张冠李戴这个成语大家都听过吧,那你知不知道张冠李戴的意思呢。这个成语字面上的意思,就算是将姓张的人帽子戴到了姓李的头上,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
张冠李戴的成语典故

每一个成语都有一个历史典故,比如张冠李戴这个成语,背后就是有个小故事了。张冠李戴的意思许多人都知道,就是指将姓张的帽子戴到的姓李的头上。但是为什么是张冠李戴,而不是李冠张戴或者是其它呢,那是因为与它背后的故事有关。

明代文学家田艺蘅写过一篇《张公帽赋》,里面写到有人作赋:“窃张公之帽也,假李老而戴之。”所以许多人以为,张冠李戴这个成语出自田艺蘅。其实并非如此,张冠李戴这个成语,早在明朝之前就有了。这个成语出自武则天时的俗语“张公吃酒李公醉”。

张冠李戴的前身是讽刺武则天的俗语“张公吃酒李公醉”,说到是武则天宠爱张昌宗、张易之,国号也被她改为周,她的儿子李显也被废黜。据说有一次酒宴上,张昌宗、张易之两兄弟饮酒饮得高兴,而李显却独自一人喝闷酒,结果就喝醉了。

在唐代的时候,由“张公吃酒李公醉”演化出另外一个俗语“张公帽儿李公戴”,也是用来讽刺武则天的,表示她将自己丈夫李治的帽子戴到了“二张”的头上。在“张公帽儿李公戴”这个俗语被流传之后,经过演变成为了张冠李戴,意思也改变了很多。

宋朝的时候,因为张冠李戴这个成语,还演变出了许多相似的谚语,比如“张三有钱不会使,李四会使却无钱”。许多成语和俗语中的张和李,几乎都是源于“张公吃酒李公醉”。张冠李戴现在一般用来比喻弄错了对象,或是弄错了事实。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努尔哈赤和成吉思汗有什么关系,谁更厉害(相隔四百年)
很多人一听名字,就认为努尔哈赤和成吉思汗是亲戚,但其实,这两个人八杆子打不着。如果非要扯关系,那就是,一个是蒙古国的建立者,一个是清朝的奠基人。努尔哈赤和成吉思汗有什么关系努尔哈赤姓爱新觉罗,是地道的满族人。而成吉思汗只是一个尊号,他的名字是孛儿只斤·铁木真,是蒙古族人。因此,他们两个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甚至都没有生活在同一个时代。成吉思汗比努尔哈赤早出生了近400年!我要新鲜事2023-03-18 06:16:4100044帖木儿帝国曾经派20万大军远征明朝,如果真能相遇明朝能打赢吗?
我要新鲜事2023-04-17 18:29:280000进宫前 宫女也要净身 她们是如何被处理的
宫女净身是对腹部进行猛力击打,造成对子宫的伤害,使其失去生育能力。古代后宫中的宫女生活备受关注,她们为了在宫廷中生存,不得不争夺皇帝的宠爱。但很少有人知道,宫女在进宫前也需要经历净身的残酷过程,尽管不及太监的净身,但其残忍程度也不容忽视。一、宫女的由来与选拔要求我要新鲜事2023-05-28 20:20:550001历史上毛遂的真实结局是什么 与大秦赋差距有多大
历史上毛遂并没有自刎,而是归隐山林。毛遂,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人物,他因“毛遂自荐”一事而广为人知。然而,他在历史中的结局与《大秦赋》中描述的有着很大的差距。《大秦赋》是一部文学作品,虚构了毛遂的角色和事迹。在该作品中,毛遂协助赵偃夺取赵国王位,并最终因此而遭遇不幸。然而,历史上的毛遂的结局与此相去甚远。我要新鲜事2023-07-30 20:41:3600027年制毒43吨,血赚3000多万,毒枭刘招华被抓后态度嚣张:我没错
2005年3月5日的凌晨,福建省福安市还在夜幕一片寂静,居民们大多数还未醒来。而有一支队伍正整装待发,要执行一项特殊任务。这些人正是福建省厅的禁毒大队、刑侦大队和武警,此次三方联合要展开一次秘密抓捕行动,代号为“啄木鸟”。大致在凌晨四点,指挥部下达出动指令后,9辆警车载着全副武装的警员出发了。警车来到目的地后,六十余名警察将27号住宅重重包围,狙击手也在指定高地准备就位。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0:21:1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