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不知肉味的历史典故,用来比喻做事专注不将别的事放在心上
我要新鲜事2023-03-17 13:03:560阅
在中国古代,有着许多引人深思的典故,能够很贴切的形容某种情况。比如今天介绍的三月不知肉味的历史典故,是指三个月吃不出肉味,用来形容做事专心,全神贯注的不将别的事放在心上。现在这个典故也被用来形容清贫,三月都没有吃过肉。
关于三月不知肉味的介绍

在《论语·述而》中有一句话:“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就是讲述孔子在齐国的时候听到了《韶》乐,因为太过专注很长时间都尝不出肉味,他还说没想到《韶》乐达到了那么让人着迷的地步。这就是三月不知肉味的历史典故,下面为大家具体讲述一下。

孔子精通诗、书、礼、易,同时对音乐也十分的了解擅长,但是却还没有到达精通的地步。他在齐国听到了《韶》乐,因为太过专注心里放不下别的事,就连吃肉都尝不出味道。据说孔子对对韶乐情有独钟,达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常常忘形地手舞足蹈。

据说他一连三个月,就连睡觉都不停的反复吟唱。吃饭的时候也在不断的揣摩《韶》乐的音韵,就连他平时最爱吃的肉菜,放在他的面前也尝不出味道来。《韶》乐是古代歌颂虞舜的一种音乐,据说极为的优美动人,让许多听过的人都痴迷不已。

孔子本身音乐造诣不错,对音乐的感悟和理解能力也极高,在听到好的乐曲之后,往往能让他如痴如醉。《史记·孔子世家》对此也有记载:“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他不仅十分的爱音乐,他的钻心精神还让他能够熟练的掌握弹奏。

后世之人,常常用“尽善尽美”和“三月不知肉味”来评价孔子对韶乐的痴迷。这个典故现在也被很多人用来形容清贫,解释为三个月都没有吃过肉了。其实它本来的解释,是指做事全神贯注,三个月吃肉都吃不出什么滋味。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兵临城下原型:瓦西里扎伊采夫(与顶级狙击手对峙四天获胜)
《兵临城下》是一部描写苏联卫国战争的电影,其中的男主角原型就是苏联第一狙击手瓦西里·扎伊采夫,他曾经在卫国战役中创造了击毙四百名德军的辉煌纪录,并且还在后期培养了数十名优秀的徒弟,一共狙击敌军多达一万人。兵临城下原型:瓦西里·扎伊采夫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1:09:310001韩非之死 一个天才的陨落 谁之过错 秦始皇 李斯姚贾都跑不了
韩非子作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师从儒家思想的代表荀子,被人们称为儒法兼修者。他的思想既包含了儒家的仁义道德观念,又融入了法家的严刑峻法和依法治国的理念。韩非子在那个思想纷争的时代中,对于我国古代政治和法律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国在当时已经经过商鞅变法,实力强大,而当时的韩国却面临被秦国吞并的危险。作为韩国公子,韩非子受到韩王的委托,前往秦国游说,试图改变秦国对韩国的侵略态度。我要新鲜事2023-06-22 19:36:260000华为前高管王伟晶:2019年被波兰无故关押,至今仍未获自由
2021年9月24日,在中国政府的不懈努力下,被加拿大无端关押三年之久的孟晚舟终于获释,当日乘机返回中国,一时间举国欢庆。同样是这个时候,在遥远的波兰,一位叫做王伟晶的华为员工却仍然在暗无天日的监狱里蒙受不白之冤。王伟晶到底是什么人?又因何被波兰政府“无故”关押?我要新鲜事2023-05-24 01:41:190000此战有多惨烈?准备13000口棺材都不够,徐向前:阎锡山没吹牛,必须改变战法
(说历史的女人——第20期)这次战斗堪称解放战争中最惨烈一战:战前我军料定会伤亡很大,于是准备了13000口棺材,“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将士们可谓视死如归,壮怀激烈!然而战斗结束后,发现准备的棺材根本不够用,还差3000多口,可见此战付出的牺牲有多大!幸亏在战斗关键时刻,总指挥徐向前做出战术调整,不然后果难料……我要新鲜事2023-05-20 04:13:360000元朝多少年:162年(由蒙古政权拓展为中原政权)
自成吉思汗建立起蒙古政权,再到元朝覆灭,明朝建立之时一共经历了162年的时间。元朝同其他朝代相比,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元朝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少数民族由于数量较少,势力较弱,能够建立起一个统一的政权,非常不容易。而蒙古族不仅做到了建立蒙古政权,甚至还将疆域拓展到了我国历史上最大的版图,可见那时的蒙古族非常强大。一、共经历11个皇帝我要新鲜事2023-05-12 09:01:49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