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绝人寰的扬州十日始末,内乱导致扬州失守被杀80万人
扬州十日与嘉定三屠都是清朝时的屠城行为,但是扬州十日更甚,屠杀人数多达80万人,远远不是嘉定三屠十万之众能比的。虽然在中国历史中记载扬州十日的资料比较少,但是在辛亥革命前夕从海外带回的《扬州十日记》却详细记载了多铎是如何屠杀扬州平民的。
扬州十日屠城的始末

扬州十日又称为扬州屠城,长达10天的屠杀,将扬州城内清扫一空,被收敛的尸体多达80万具,可是造成这一切的,竟然是南明朝廷的内讧。当时清军在多铎的带领下,攻打扬州,但是有兵部尚书史可法坐镇,指挥四镇(长江北岸的四支明军),打了一些胜仗。

没有想到的是,在敌难当头,南明政权竟然起了内讧,驻守武昌的明军将领左良玉为了跟马士英争权,竟然起兵攻打南京,结果马士英将江北四镇军队撤回对付左良玉,甚至还让史可法带兵回去保护他。史可法明知不能撤军,可是又不能不平息内乱,只好带兵回南京。

刚过长江,就得知左良玉已经兵败,随即带兵回扬州镇守,可是这时候清兵已经逼近扬州,导致扬州城直接被多铎包围起来。眼看扬州城危机,城内尽然有一个总兵和一个监军背着史可法,带着本部人马,出城投降,导致城内的兵力再次减少。史可法依旧决定誓死守卫扬州。

扬州军民也被史可法带动,热血高涨,击杀了一批又一批的清兵。然而多铎并没有放弃,甚至决定使用大炮攻城,在探听到史可法驻守的西门防守最严时,就下令炮轰西北角,导致城墙直接被轰开了一个大缺口。史可法正在指挥军民堵缺口,大批清军已经蜂拥着冲进城来。

史可法眼看城已经没法再守,拔出佩刀往自己脖子上抹。随从的将领们抢上前去抱住史可法,把他手里的刀夺了下来。史可法还不愿走,部将们连拉带劝地把他保护出小东门。这时候,有一批清兵过来,看见史可法穿的明朝官员的装束,就吆喝着问他是谁。史可法怕伤害别人,就高声说:“我就是史督师,你们快杀我吧!”

公元1645年四月,扬州城陷落,史可法被害。多铎因为攻城的清军遭到很大伤亡,心里恼恨,竟灭绝人性地下令屠杀扬州百姓。大屠杀延续了十天才结束。历史上把这件惨案称作“扬州十日”。

大屠杀之后,史可法的养子史德威进城寻找史可法的遗体。因为尸体太多,天热又都腐烂了,怎么也认不出来,只好把史可法生前穿过的袍子和用过的笏板,埋葬在扬州城外的梅花岭上。这就是到现在还保存的史可法“衣冠墓”。
夏姓起源和来历:大禹后人桀改为夏后氏(以国号为姓)
夏姓最古老的一个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大禹,他在继位后建立了世袭制王朝夏朝,最终将国号定为夏后,而等到桀这一代继位的时候,夏朝被商汤所灭,于是子孙和遗民也就以国号为姓,形成了“夏后氏”,最终在大禹的后裔巢伯有了封地,而其他没有被封的大禹后裔则改姓为夏。夏姓起源和来历1.源自大禹我要新鲜事2023-05-09 21:34:190001熊孩子贪玩爬龙椅 后来成功继位(赵恒)
在古代有一个熊孩子十分的贪玩爬上了龙椅,赵匡胤曾问是否好玩,孩子赵恒回答6个字,那就听天由命,后成功继位。在现在的生活之中,很多的家人对于孩子都非常的娇惯,导致有很多的孩子,都是非常不懂事,特别调皮。在古代的时候也会有一些熊孩子。赵恒就是其中一人,曾经因为贪玩入宫面,见皇上的时候爬上了龙椅。赵恒十分聪慧我要新鲜事2023-03-20 15:09:520000乱世之中的可怜遗孤丰臣完子,德川家康不杀她也因毫无威胁
丰臣完子正好处于乱世当中,安土桃山时代末期到江户时代初期,虽然与当时很多大人物都有关系,甚至跟天皇都有一定的联系,作为上一代的“余孽”,能够平静的活着,或许对她是最好的安排,但是很多人奇怪,为什么德川家康不杀她?这就说明完全不了解德川家康这个人了。一、丰臣完子是乱世中的可怜儿我要新鲜事2023-03-17 11:56:410001古代年龄称谓大全,盘点古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年龄称谓
在中国古代时候,人们对年龄的称谓都是有讲究的,不同年龄段的人会有不同的称谓。下面为大家盘点古代年龄称谓大全,从出生到死亡,不同年龄段都有不同的称谓。比如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等,除了年龄之外,男女之间的称谓差别也很大。盘点古代年龄称谓从孩子出生的时候起,就一些年龄上的称谓,比如零岁到1岁的婴儿就被称为襁褓时代。下面具体为大家介绍一下古代年龄称谓:我要新鲜事2023-03-17 15:55:330001饮中八仙是哪八人,诗仙李白最为著名(贺知章/张旭也在列)
唐代著名的诗人杜甫,被诗人称之为“诗圣”,他曾经写过一首诗名叫《饮中八仙歌》,是对当时有着“酒中八仙人”称号的八位文学诗人的人物描述,那你知道饮中八仙是哪八人?除了有“诗仙”称号的李白以外,还有其他几个非常著名的人,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饮中八仙出自杜甫《饮中八仙歌》:“一仙”贺知章:诗人/书法家我要新鲜事2023-03-17 13:54:4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