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龙为什么叫赵云 父亲希望他成为一条龙
赵子龙为什么叫赵云,一般性喜欢三国的朋友都喜欢称赵云为赵子龙,而在三国里面其他人也都是称呼其为子龙的,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称呼赵子龙为赵云呢,难道他有两个名字吗,其实不然,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赵子龙为什么叫赵云。

赵子龙是谁
赵子龙和赵云的确是一个人。云是名,子龙是字。
大体是这样的,在赵云母亲生他之时,父亲就希望他成为一条龙一般的伟大的人,恰好在母亲妊娠之时,窗外电闪雷鸣,惊雷四起。赵云的叔叔梦中(生赵云之时他在熟睡)梦见一条巨龙入地,正逢赵云降生,于是取字赵子龙(天之子,一条巨龙,称作子龙)
古人如何取名字
要想彻底明白这个问题,就要先说一说古代人的“名”和“字”。
名:就是咱们现在的名字,有姓加个名,作为某个人的标记,就是现代人通常所说的“姓名”。
字:现代人绝大多数没有字,古代人也不是全都有字。古代穷苦百姓是没有“字”的,一般女性也没有字,“字”是一般缙绅士大夫之族在男孩子成年之时,根据他的名字给他起的一个“文名”。一般来说这个“字”也叫“表字”,会与名存在某种意义上的关联,比如苏轼,字子瞻,临轼而瞻之意;苏辙,字子由,是说有辙必有其来由这所的意思。当然也有人的“表字”与名没有多大关系的,比如朱自清,字“佩弦”,就是要以“字”来激励自己坚强,取“佩弦以自急”之意。
赵云,可以说是姓名了,子龙,就是字了
太平公主,不是我们每天挂在嘴边说的什么哪个女人的胸小,就是什么太平公主。我所说的太平公主,她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之女,这个在武则天40多岁生下的女子,注定了一生的不太平。她受尽万千宠爱,有过2次婚姻,并且被封为“镇国太平公主”,在历史上一位很有名的女子,几乎成为了第二个武皇帝,估计因为她是一个女子,让武则天不忍让她如自己一般操劳,武则天虽是一直宠爱她,甚至为了她的终生幸福不惜杀人,但是最终没有让她登上帝位。这位受尽宠爱,且差点成为第二个武皇帝的女子,究竟是为何而死?为何那个她曾经宠爱的侄子会和她反目成仇?让我们一起来探究探究。

原因一:爱人断臂,遂自杀身亡。
起初李隆基与姑母太平公主的关系是很好的,他们曾经是一根绳索上的两个蚂蚱,命运相连,并没有什么利害冲突,并在诛杀韦后一党的六月政变过程中,彼此支持,互相配合。英勇的李隆基想要成为皇帝,太平公主只想看着隆基登基成为一代皇帝。
本文由我要新鲜事(www.51774.com)搜集整理,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有资料显示,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决裂乃是断臂之事。太平公主之子崇简和李隆基是童年的玩伴,二人日久生情产生了火花,而随着李隆基的日渐长大,太平公主对李隆基暗生情愫,有了不明了的感情,他们家族的私生活本就复杂,比如:武则天的母亲杨氏和外孙子贺兰敏之私通;武则天的姐姐韩国夫人在丈夫死后和妹夫(即唐高宗)私通,并把她的女儿也送进宫,侍奉舅舅(即唐高宗);武则天养有许多男宠为众所周知;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与表嫂(或表弟妹)韦皇后私通;武则天的外甥贺兰敏之奸污了表嫂(或表弟妹)杨氏(即太子妃),就连童年的公主也没能逃脱他的魔掌。所以她爱上李隆基不足为奇。但在太平公主发现了他们的短袖之情后,觉得生活没有了意思,就悬梁自杀了。
原因二:觊觎皇权,最终死于皇权。
太平公主作为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小女儿,唐中宗和唐睿宗的亲妹妹,生平集万千宠爱于一生,武则天对这个老年得来的幼女也是及其宠爱,权倾一时,被称为“几乎拥有天下的公主”。

其实,太平公主一生很不太平,她的血管里流动着的是她那极不安分的母亲的血液。从小,她骄横放纵,长大后变得凶狠毒辣,野心勃勃地觊觎着那高高在上的皇位,梦想像她母亲那样登上御座,君临天下。所以太平公主参与了三次政治斗争,第一次政治斗争是张柬之等起兵诛杀张易之张昌宗兄弟;第二次政治斗争是李隆基起兵诛杀韦后;第三次政治斗争是与太子李隆基之间的斗争。
延和元年(712年)八月睿宗传位太子李隆基,自己退为太上皇,改元先天。同年,太平公主的丈夫武攸暨去世。先天二年(713年),李隆基与郭元振、王毛仲、高力士等人先发制人,先诱杀了左、右羽林将军和宰相,断了太贫公主的左膀右臂。太平公主逃入南山佛寺,三日后返回。太上皇李旦出面请求唐玄宗李隆基恕免她的死罪,不料被唐玄宗拒绝,太平公主最终被赐死家中,她丈夫武攸暨坟墓同时也被夷为平地了。
说太平公主和侄子李隆基有染,我表示不信,虽然古人确实是有断臂的情谊,说白了就是男同性恋,但是,作为太子的李隆基是不会那么明目张胆的,而且太平公主都已经那么老了,难道真是乱伦上瘾了?而且这样的事情根本无从考证,我个人比较偏向于死于权利斗争之中,因为武则天说太平和她太像了,但是武则天并没有让太平当上皇帝,所以太平公主是有野心的,她也想当皇帝,所以才会发动政变,想要自己坐上皇帝的宝座,做第二个武则天,做史上第二个女皇帝。
明朝时期,朱元璋在位时,他的儿子朱标死了,朱元璋的皇位落了空,朱元璋将自己的皇位传给了长孙,也是就朱标的儿子朱允炆,朱允炆成了建文帝也称明惠帝,但是他的叔父燕王(朱棣)很不服,发动了政变夺取了皇位,但是,当明成祖(朱棣)到达了皇宫之后,发现眼前是一片大火,惠帝也下落不明了。难道真的像是电视剧《穿越时空的爱恋》那样,穿越到现代了啊,这叫我情何以堪,总之我不太相信这个,但是朱允炆到底去了哪里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建文帝朱允炆是谁

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建文帝朱允炆是谁,那么探秘志就先来给大家科普一下吧,朱允炆是朱标之子,本来朱允炆不是皇位的直接继承人。但是朱标在朱元璋盛之年37岁时(即1392年5月17日)死去。按照原则,嫡长子不在则应立嫡长子嫡长孙,但是朱标大儿子早夭,而朱元璋看到嫡长子次孙朱允炆表现的十分孝顺而很是喜欢,后来立其为太孙。所以,朱允炆很好运的就成为了皇位的继承人。但是他的四叔--朱棣,是个很有才略的人,虽然朱元璋曾对朱棣抱有希望,但是为了王朝的稳定,皇位的安定,毅然不考虑朱棣,使得朱棣很是沮丧。后来,朱元璋死后,朱允炆即位,那一年朱允炆仅21岁。
朱允炆为什么会失踪
朱允炆上台以后政治方面很幼稚,身边的大臣们也是些大儒,换句话说就是一群书呆子,没有政治手腕。大家一看,皇帝的叔叔们(藩王)手里兵权太重,这样不行,得削藩。于是就直不愣腾的实行削藩。建文帝先废周王,有去燕王手足的用意。随后,建文帝又先后废湘王、齐王、代王、岷王等四王,目标直指燕王朱棣。朱棣本就躁动的野心,一下子激发了,发动了政变。
本文由我要新鲜事(www.51774.com)搜集整理,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建文帝看见四叔已经领兵包围了全城,自己已经是无处可逃了,索性放掉一把大火烧掉了自己的寝宫,干脆来个鱼死网破。但是当朱棣到达现场的时候,已经是一片熊熊烈火,尸骸遍地,但是认不出哪一具尸骸是建文帝的,有人报告朱棣说没有建文帝的尸骸,唯一比较像的是马皇后的尸骸,这不禁引人深思了,到底建文帝死了还是没有死?没有死又去了哪里呢?
康王赵构,开创了南宋帝国。据说赵构能文善武,善于弄权,有人说赵构是一个千古好皇帝,但是也有人说赵构是个坏皇帝,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赵构听信了奸人秦桧的谗言,杀掉了忠肝义胆的忠臣岳飞,但是杀了忠臣岳飞的赵构到底是不是一个好皇帝呢?赵构所处环境特别,所作所为难以评价,也是后人对他褒贬不一的原因。

赵构是个好皇帝
有人说赵构是个皇帝,到底为什么这些人会这么说呢?我们来回到当时的宋朝,理性的分析了一下。
宋金和议后,宋每年向金朝贡白银25万两,绢25万匹。有人说这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我认为是不妥的。我们看一看南宋的财政收入,一年8000万贯,既使2贯折银一两,25万两白银和25万匹绢占不到南宋政府财政收入的1%。这里需要说另一件事,还是明朝,蒙古弄饥荒,明朝却舍不得救济蒙古,最后,后金在粮食很困难的情况下救济了蒙古,在军事和赈灾,软硬两手政治手腕下,皇太极终于把蒙古纳入他的八旗之下。强大起来的后金成了明朝巨大的威胁。

从这个角度来讲,化钱买和平,宋朝的老百姓仍然是欢迎的。同时,北方游牧民族,军事力量强,而生产能力弱。一旦没有粮食就南下掠夺,其实他们也没有办法,这就和农民起义一样,不掠夺就会饿死。农耕文明用什么阻挡北方草原的“饿狼”呢?只能用粮食。和平时期他们通过马市换取粮食,战争年代他就是掠夺。让他的通过市场换粮食好呢,还是让他们掠夺好呢?答案不言而谕。
宋和辽的澶渊之盟同样以极小的代价换来了长达百年多的和平,这种和平对宋辽两国人民而言都是一种幸福。同样,宋金的绍兴和议,也基本上奠定了南宋后期的和平局面。而这种局面,赵构功不可没。
赵构是个坏皇帝
很多人会说赵构是个坏皇帝,最大的一件事情就是冤杀爱国忠臣岳飞,亲近小人,远离忠臣。但是为什么赵构要杀岳飞呢,原因有一下:
第一、赵构总的倾向是主和。这决定了岳飞政治上的不正确。岳飞一直主张“迎请二帝还朝”,对赵构的地位是一种威胁。二帝回来干什么,怎么安置法,都是大问题。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赵构是绝不希望岳飞的计划成为事实的。一旦二帝回来了,自己就得从万人之上的位置下来,说白就是贪恋皇权。

第二、从北宋起就有一套非常先进的军事管理体系,地方青壮年士兵由中央统一管理号称禁军,而地方只留部分军队以及老弱病残。而军权却被很好的处理。太尉练兵而没有兵权,而将军手上除了护卫外无其他战士。除非皇帝发虎符允许将军到太尉处领兵,否则一律违法处理,从而达到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目的。但是岳飞手上却有私人武装岳家军,号称十万余众,这必然让赵构感觉到威胁。
这两点是主要原因,而其他一些小的方面也是很多,比如直言进柬不顾皇帝感受,明知皇帝性无能却让皇帝立后等等,都是作为催化剂最终导致这一下场。
赵构不是一个好皇帝。他贪恋皇权,令愿失去半壁江山也要保住的他位子。这点就很不好。如果他能收复失地,就算两位皇帝回来了,他也会被百姓爱戴的,可能仍旧会荣登宝座,可以安心的当他的南宋皇帝,可惜他不这么做。
赵构只能算太平皇帝
很多人认为赵构是个好皇帝,对,那是在他还未被俘虏之前,他一生治理国家也有过很多为国为民的事迹,可是后期却弃百姓而不顾,自己逃命,冤杀民族英雄岳飞。这种种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保住他的皇位,极其自私。在位期间,没想过要将抓去北方的亲人救回,人说虎毒不食子,当然他是没有后代的哈,只是说他的这种狠毒之心,真是让人觉得心寒,亲人都可以不顾及的人,怎会顾及百姓,他不适合做皇帝,也没有资格做一个皇帝。只顾贪图享乐,只想做个"太平皇帝",实在称不上一个好皇帝。
汉高祖刘邦, 他总是和朱元璋等人被人们所记住,为何呢?学过历史的朋友们都应该知道,他们是历史上有名杀功臣之人。二人均是出生于平民,刘邦出生于市井,用现在的话来说其实就是一个混混,说白了就是无赖嘛,结果当上了大王;朱元璋出生于贫苦家庭,小时候帮别人放牛,当过乞丐当过和尚,拿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个草根英雄。当他们荣登帝位之后,就将这些曾经和他们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杀掉了,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刘邦杀掉他的这些“兄弟团”呢?现在,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刘邦称帝后都杀了谁
我们在了解刘邦杀掉开国功臣的原因之前,我们首要干的事情,就是要知道“兄弟团”哪些人被杀了?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燕王臧荼、韩王信 ,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刘邦杀掉了这位功臣。

1、第一个牺牲品是燕王臧荼,他就在刘邦称帝的那一年被刘邦以谋反罪名消灭。
2、接着是韩信,在刘邦称帝的第二年被逮捕,罪名同样是企图谋反。5年后,刘邦夫人吕皇后对被软禁多年的韩信仍不放心,又用计将他处死于长安宫中,并且诛连三族。
3、刘邦的怀疑猜忌和残酷无情,使得将士和功臣们人心惶惶,唯恐有一天会被他消灭,有的甚至被逼得真的反叛起来。韩王信就是害怕刘邦的怀疑,在极度恐惧的情况下干脆公开投降匈奴的。但最后也逃脱不了被追杀的命运。
4、燕王卢绾是刘邦的同乡,自刘邦浪迹丰沛市井之时,他们就成了患难与共的朋友。汉朝开国前,卢绾一直是刘邦的亲信和心腹,但最后也被刘邦逼得逃亡匈奴,罪名又是有谋反企图。
5、赵王张耳本是刘邦的女婿,也因涉嫌谋反被废除王位,贬为宣平侯。
6、公元前196年,当另一将领阳夏侯陈豨被逼反叛时,梁王彭越的部下曾劝彭越一同谋反,彭越犹豫着没有答应。刘邦得知此事,不但不表彰彭越的忠心,反而将他逮捕后处死。最残忍的是,刘邦杀了彭越之后,为了威胁警告其他将领和功臣,竟将他的尸体剁成肉酱,再派人分赐给各位诸侯和功臣品尝。功臣们因此更加胆颤心惊。
7、彭越事件后,淮南王英布自知不能幸免,也被迫铤而走险,起兵反叛。结果也被刘邦亲自统兵镇压。
2005年一少年失踪后被宣告死亡,家属获赔39万,11年后,他回来了
11年前,14岁男孩外出实习却离奇失踪,家人苦苦寻找4年无果,法院宣判男孩“死亡”。原本幸福的一家顿时支离破碎,十多年过去,父母好不容易接受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事实,但直到有一天,儿子却突然出现。父亲看到“死而复生”的儿子,突然猝死,好不容易团聚的家庭再一次阴阳相隔。就在此时,另一个破碎的家庭拿着一纸诉状,将这家人告上了法庭。值得一提的是,11年间,两家人曾因少年的失踪,多次对簿公堂。我要新鲜事2023-05-25 04:50:500000比希特勒更早的法西斯主义者墨索里尼是如何走向覆灭的?
进入19世纪以后,欧洲各国的民族主义思潮开始兴起,而伴随着这个过程,法西斯主义也迅速膨胀。意大利在1871年实现国家统一后,法西斯主义逐渐成为了其民族主义的代表和象征。一战爆发前,意大利国内的各种矛盾非常尖锐,各组织、各派系之间就是否参战以及具体加入哪一方参战意见不一。其中,执掌政权的社会党主流派反对参战,但党内的一些激进势力却主张对德国和奥匈帝国宣战。我要新鲜事2023-04-25 20:04:540007古人是如何避署的?古人避暑的方法盘点(有钱人用冰块去暑)
中央气象台7月21日6时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未来3天,江南、华南、江淮、江汉及四川盆地中东部最高气温可达38℃,局地40℃。此轮过程将是今年来南方最大规模的高温天气过程。鲁速君惊呆了有木有。我不知道你们体感温度如何,反正鲁速君已经变成烤肉了,每天为自己带盐,还会撒点孜然。我要新鲜事2023-03-13 12:12:230000南京大屠杀主犯朝香宫鸠彦王,逃脱东京审判(已活94岁)
提到南京大屠杀,松井石根这个名字是人们第一会想到的,但是对于朝香宫鸠彦王这个名字,大家应该都比较陌生,网上有很多人松井石根是朝香宫鸠彦王的替罪羊,南京大屠杀幕后的罪魁祸首其实是朝香宫鸠彦王,下面就跟我一起回忆南京大屠杀,看一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南京大屠杀主犯朝香宫鸠彦王,既然活了94岁我要新鲜事2023-03-15 20:29:490002澶渊之盟以金钱换取和平,虽是不平等条约却利大于弊
在宋朝之前的唐朝,强盛时期都是四方对其称臣纳贡,而到了宋朝却成了积贫积弱的时候。澶渊之盟是宋与辽签订的,可以说是个不平等条约,宋朝还要向大辽仅供,可以说是用金钱换取和平。不过澶渊之盟的签订,并不是耻辱,实际上是利大于弊的。澶渊之盟是如何来的我要新鲜事2023-03-13 06:47:3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