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空地那么多 为何农民被剥削不自己开荒 (没财没势)
我要新鲜事2023-03-23 19:36:510阅
在古代的空地虽多,但农民宁愿被地主剥削,也不能自己开荒,因为没有钱没有势力,而且土地多数都是有主。在古代如果是农民,没有地是很难生存下去,民以食为一天只能够自己去开垦种地,种植粮食供自己去吃。可是在古代的时候,地广人稀,但有很多的老百姓都是被地主老财剥削,无法去开垦荒地
土地都有主人
在古代的时候和现在是完全一样,虽然看起来到处都是有地,可是这些地全部都是皇帝的私有物。要想开垦要看政府是否同意,有些国家虽然让百姓去开垦荒地,但这种政策是比较少见。如果真的是随随便便农民去找一处地耕种,可能会惹上官司,封建社会的时候土地都被赏给了一些,清大臣看起来是一片一片的荒地,实际上都是有主人,而且这些主人都是受封之人的地,不能随意转给其他人。

并没有钱财
如是有一些人较为有运气的情况之下,真的是找到了没有人开垦的荒地,是可以去开垦的,可是存在着很多无法克服的问题。首先则是必须要有牛才能够开垦,毕竟在古代也没有其他的机械耕地的牛是刚需品,牛的价格在古代又是非常的贵,平凡的人家根本买不起,一户人家一年不吃不喝,可能买不起一头牛。即便是有工具之后,当时古代会收税的,人头费和土地税,一旦是土地被征用得付税。

落后的灌溉技术
古人的地都是靠着天下雨才能够灌溉,如是到了一些没有人涉足的荒地,远离水源。即便开垦过之后,明水去灌溉是没用,特别的不明智,古代的社会生产力较为低下,各地只能用水浇灌,多数的耕田附近都有水源。要想找到一处耕种的土地,必须要去很远的地方,住处成了问题,特别的耗费人力物力和财力。尤其在政府不发话,没有人敢轻易妄动土地。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马鹿洞人是什么 特征不同的晚期智人(当时的少数民族)
人类是如何进化成现在这个样子的,地球上生物的演变,一直是科学家们不断探索的领域。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同时期聚居不同的人群,如山顶洞人、蓝田人、元谋人等等。然而在云南地区发现了一个新的族群,叫做马鹿洞人。其特征和现代人有着明显的不同。马鹿洞人是什么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4:14:110000三国之前是什么朝代,历史上这些事儿要知道(中国历史轴)
三国时期英雄倍出,精彩纷呈,很多民间话本、小说都是以三国为背景,比如大名鼎鼎的《三国演义》。很多人好奇,三国前后的历史是什么样的?三国之前是什么朝代林俊杰有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曹操》,里面有这么一句歌词“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这句歌词告诉我们了,三国之前,是东汉。公元前202年,刘邦一手打下的汉朝,是西汉。然而,西安默念皇权旁落、外戚宦官勾结,在公元8年,王莽篡位,西汉灭亡。我要新鲜事2023-03-18 05:54:030006中国古代五大寿仙,三国一将寿长101岁,第一更长寿,是他的四倍!
在中国古代史载(正史和野史等史料)中,有这么五个人,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时代,他们的寿命都达到了令人惊讶和怀疑的程度,简直已经不是寿星,而是寿仙了。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五大寿仙。第五:廖化。我要新鲜事2023-05-22 05:00:100000刘邦李渊称高祖,赵匡胤朱元璋称太祖,两者有何区别?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开国皇帝,在他们死后都会被赐予一个庙号和一个谥号。比如汉朝创立者刘邦被尊为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唐朝建立者李渊被尊为唐高祖太武皇帝李渊;宋朝建立者赵匡胤被尊为宋太祖英武圣文神德皇帝赵匡胤;明朝建立者朱元璋被尊为明太祖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朱元璋。这些庙号和谥号都有什么含义和作用呢?高祖和太祖又有什么区别呢?我要新鲜事2023-10-30 20:49:520000孙膑为何被挖去髌骨?1972年山东出土一批竹简,揭开孙膑真实面目
1972年4月,山东临沂。银雀山下的一处汉墓外,全国最顶级的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们正在细心整理着从墓中出土的文物古籍,时不时地还发出啧啧称赞的声音。根据专家们推测,这座汉墓并非普通的墓葬,而可能与战国百家中的兵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正因为这座汉墓的非凡意义,所以从墓中出土的陪葬竹简在被整理之后,第一时间就被送到了北京进行修复和研究。数月之后,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从北京传来:我要新鲜事2023-05-23 00:56:2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