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年羹尧处决后,官员在抄家时看见7个字,雍正知道后口吐鲜血
在中国几千年的皇权统治中,皇帝和大臣之间,表面上是皇帝统治着大臣,但实际上是一种相互制衡的关系,这其中大臣的分寸把握最是考验说话处事的水平,历史上所有君臣相得的佳话都需要皇帝和大臣都有高情商,能顾虑对方的感受,否则相互信任的氛围以打破,就只能互相防备了。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大臣藐视皇家的事情,他藐视的程度,就是在他死后,也把皇帝气得吐血,那这是怎样一个故事呢?它就是年羹尧被处决后,官员在抄家时发现7个字,雍正知道后竟然口吐鲜血。我们一起来看看。

年羹尧的出身还是可以的,是一个官宦世家,但也不是后台很硬的那种,所以他尽管很努力,长大后成了一个文武全才的人,而且凭自己的本事考上的进士,但因为朝廷之中没有肯提拔自己的人,所以也只能做翰林院的一些事务性工作,算是一个小角色。
直到四阿哥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开始负责翰林院的时候,属于年羹尧达的机会才到来了。当时雍正的处境也很糟糕,因为当时他正与八阿哥在正储君之位,而八阿哥早以把翰林院收为己用,除了年羹尧这种小角色之外,雍正可以说根本就没有可用之人。
这种局势之下,年羹尧看到了机会,因为雍正这个时候也正掌管着吏部,所以飞快的投奔到了雍正名下,雍正自然是求之不得,蚊子再小也是肉,只要是个人,能争取一个是一个。但让雍正惊艳的是,年羹尧可不是蚊子,而是一只老鹰。
民间对提拔有另外一种看法,就是人家要提,你也要会爬,年羹尧属于那种特别会爬的人,自雍正把他举荐到河南道御史之后,他十年时间就爬到了正二品的官职,被封为封疆大吏。可谓官场奇迹。

不过年羹尧的官场奇迹,可不是靠溜须拍马得来的,虽然他依附于雍正,但更根本的原因是因为他的确能干,每到一个职位都可以干出成绩,说白了,也就是雍正看得见而已。
如果年羹尧真的办了什么拍马屁的事情,那就是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雍正,也就是后来的华妃,但这也许会让雍正更信任他,却保不住年羹尧对雍正的忠心,随着储君斗争的严峻化,八阿哥的优势越来越明显,为了自己的前程,年羹尧开始向八阿哥示好,如果不是雍正及时发觉,势必会造成严重后果。
雍正对年羹尧失望之极,准备把他贬为平民,年羹尧苦苦哀求,才保住自己的前程,但就算如此,二人之间也有了隔阂。
雍正继位之后,把年羹尧派到青海去平乱,交给了他22万人马。

要说年羹尧这个人,最不能质疑的就是能力,年羹尧没有去的时候,清军是节节败退,年羹尧一去很快就稳定了军心,为了加强军队的战斗力,严肃了军纪,他的军纪严肃到了什么地步,有一个故事就可以说明。
话说有一天年羹尧坐着轿子出门,青海的气候是很冷的,年羹尧看着抬轿子的士兵扶着轿杆的手冷得发青,就对他们说:去手。年羹尧的意思就是让他们不用扶着轿杆,就不必那么冷了,但这些侍卫不懂啊,又不敢问,居然就掏出刀来,把自己的手砍了,把年羹尧自己都看得目瞪口呆。
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年羹尧的士兵是绝对服从命令的士兵,对任何命令都不会有任何质疑,哪怕是自己的身体甚至是生命,这在军队中是非常难得的素质。
这些服从命令的士兵,在外面打仗,花销是很大的,康熙时代虽然是盛世,但康熙可不是一个省吃俭用的人,他的花度也很大,传到康熙手里的家底并不是很厚,年羹尧到了前线之后,对朝廷是狮子大开口,不停地要这要那。
雍正不敢短了前线的需要,但国库没有,只有找借口抄了几个世家的家,弥补亏空,同时自己也带头节约开支,三顿饭都改成两顿了,可想而知国家财政紧张到了什么地步。
但年羹尧呢,你以为他把每一分钱都也用于战争了吗?看看他的生活就知道了,年羹尧喜欢吃三个菜,分别是小炒肉,大白菜和鱼。就这普普通通的三个菜,让年羹尧吃起来,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就很吓人。

比如小炒肉,年羹尧不吃死肉,于是一群士兵就拿着棍棒把赶着打死,然后立即取出里脊肉来炒。就是一顿小炒肉,要一只猪来配。
在比如大白菜,年羹尧只吃白菜心,而且的最嫩的那一点,为了满足需要,年羹尧派人中了上百亩地的大白菜。至于鱼,为了保持鱼的品质,他就拍了士兵们专门用竹竿去池子里捅鱼,让鱼增加活动量。
这样的铺张浪费,让朝廷捉衿见肘,雍正对这一切却只能隐忍,还要在圣旨中对他大加表扬,因为只有这样,才才能早日结束战争,让大清从战争的泥潭中拔出脚来。
其实这一切都没有什么,用了钱,摆了谱,只要你打了胜仗,事情也还勉强说得过去,但年羹尧却过于骄狂,在凯旋归来的时刻为自己种下了死亡的祸根。
事情其实是一个好事,年羹尧大胜而归,雍正亲自出迎,这本来就是一个喜庆的场面,但错就错在年羹尧没有对士兵交代好。
在接风洗尘的宴会上,雍正看见天气很热,年羹尧的士兵还穿着厚重的盔甲,就让太监传令,让士兵除去铠甲,但太监传了两次,士兵却纹丝不动,年羹尧见这样,才把令旗交给传令官,传令官挥动令旗,士兵才开始行动。
这是什么兵,只听将军的不听皇上的,朝廷花钱养着的,原来只是你年羹尧的私人家丁吗,这件事,成了压垮雍正和年羹尧关系的最后一根稻草,之后不久,雍正就公布了年羹尧的九十二条大罪,赐死了年羹尧。

要说,年羹尧都死了,雍正该不会发堵了吧,但雍正万想不到,年羹尧还会让他气得吐血,原来在抄年羹尧的家时,发现了一本账册,里面就记录着乾隆送给年羹尧的字画,年羹尧居然在下面写了一句:皇帝墨宝不值钱。
雍正得到报告时,当场气得吐血,这个年羹尧,什么时候心中有过皇家,早就该杀了。
周朝算不算大一统(不算)
周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王朝,其统治时间相当漫长,同时也具备着一定的政治影响力。然而,对于周朝是否算得上是大一统王朝的问题,一直以来都存在争议。有人认为周朝的统一仅是表面的形式,而实质上还是一个多民族的融合王朝。本篇文章将对周朝的历史背景、统一形式及其多民族融合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以解答关于周朝是否算得上是一统王朝的疑问。我要新鲜事2024-01-27 21:09:530001古代酷刑之五大肉刑,宫刑最变态(1911年才彻底废除)
说到古代酷刑中的肉刑这种刑罚,我想其实很多人都应该都知道的。在我国古代肉刑其实是对劓刑、黥刑(墨刑)、刖刑、宫刑、大辟(指死刑,就是砍头)的统称,所以又称为是古代五大肉刑。其实按照道理来讲,肉刑应该是包含了所有的肉体损害的酷刑的一大类,和女子妇刑有着相似之处,都属于古代酷刑。古代五大肉刑:劓刑、黥刑、刖刑、宫刑、大辟(指死刑,就是砍头)五大肉刑的历史变迁我要新鲜事2023-03-12 16:36:180006龚姓起源和来历:源自上古共工氏后裔(共姓改为龚姓)
龚姓主要有三大起源,一是源自共工氏,是黄帝在位时管理水利的官吏,子孙中有人以共为姓,后来就增加了龙字,改为龚姓。二是源自商朝共国,后被周文王姬昌所灭,遗民以国为姓。三是源自共伯和,西周贵族姬和受封于共邑,子孙演化出龚姓。四是源自晋献公,他的谥号为恭君,后人演化出龚姓。龚姓起源和来历1.源自共工氏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0:12:120002红色高棉大屠杀,数百万人惨死于极端政策之下
在上个世纪时,柬埔寨处于红色高棉统治之下的那几年绝对是最为阴暗的时候。死于红色高棉大屠杀之中的无辜人民群众,可以说是数以百万计。而造成这场大屠杀的原因,就是统治者的一系列荒唐举动,最终给整个柬埔寨国家带来了严重的灾难。暴政下的大屠杀我要新鲜事2023-03-15 07:42:000007晚清四大名臣都有谁,如何评价晚清四杰(毁誉参半)
晚清四大名臣处于国家最动荡的时期,这四位老臣也受到褒贬不一的评价。历史书中经常出现晚清四大名臣的身影,清朝末年是靠他们四个人的积极探索国家发展道路撑过去的,虽然也有丧权辱国的条约诞生,但是对于那时候风雨飘零的国家也是无可奈何。晚清四大名臣: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一、曾国藩我要新鲜事2023-03-15 06:53:58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