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家军的最后一战,让努尔哈赤苦不堪言,幸存士兵说一句感人的话
戚继光是大明一朝最有名的抗倭将领,当时明朝北部正在遭受蒙古铁骑的践踏,形势危急。因此无暇腾出手来大力回击倭寇在东南沿海地区的骚扰,百姓们不得不面对倭寇的烧杀抢掠,处境艰难。戚继光面对这种形势,立下了“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志向,带领戚家军阻击倭寇,百战百胜,荡平倭寇之乱,被后人奉为与岳飞齐名的民族英雄。后因奸臣挑拨,戚继光被罢免还乡,不久病故。戚继光去世以后,为明朝留下了一批作战经验丰富调度有方的军官和一支纪律严明,百战百胜的军队,以及他以毕生经验所写的练兵纪要。这些都成为了明朝在后来战争中的重要力量,他的书也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据史料记载,戚家军成军于嘉靖三十八年,共有四千人,因其为戚继光训练而得名,被赞誉是“16—17世纪东亚最强大的军队”。据记载,戚继光一直为明军战斗素质低,战斗力弱而忧心。

一次偶然遇见永康旷工和义乌旷工打架的场面,有数万人之众。戚继光高呼“有此一旅,可抵三军”。于是就召集了义乌的旷工和农民大约四千人左右组成戚家军。戚继光对这支部队进行了严格训练,终成纪律严明,战斗力强的史上名军。戚家军自成军那日起,从未尝过败绩,嘉靖四十二年的海卫之战中,斩杀了倭寇两万余人,盘踞在福建的倭寇被消灭殆尽。自戚家军成军到戚继光离职,戚家军共斩杀击退敌军十五万余,这在当时是一个非常令人恐怖的战绩。戚家军广受赞誉推崇不仅仅是因为他们骄人的战绩,更重要的是他们作风优良的光荣传统和视死如归为国尽忠的爱国精神。他们的队伍里一直有一种军魂的存在,因此并没有因为戚继光的离职而逐渐没落,反而以戚家军为核心组成的浙军一直是明朝中后期国防力量的中坚部分。

万历年间的朝鲜战役,浙兵第一个登上平壤,为作战占据了有利地势,立下了头功。其中,拿下牡丹峰的老将吴惟忠就曾是戚继光的部下。浑河血战是戚家军的最后一战,沈阳失守后,努尔哈赤包围了明军,展开轮番进攻,浙兵不断变换作战方案,重创后金,让努尔哈赤苦不堪言。但无奈孤立无援,在多番对抗之后弹尽粮绝,只能与敌人展开贴身肉搏,战况极其惨烈,血肉横飞。最终寡不敌众,以落败收尾,总兵陈策和戚金也战死于此。当朝廷派官员下来安抚时,幸存士兵说一句感人的话,他们没有要求任何封赏,只愿编入其它部队,为死去的兄弟报仇雪恨,血染疆场,这就是戚家军的精神,这就是军魂。只可惜浑河一战,耗尽了浙兵的有生力量,自此世间再无戚家军。

笔者认为,戚继光当年在东南沿海,扫平倭寇,恢复沿海的和平,这是一种爱国主义的表现,也被誉为伟大的抗日英雄。而他精心打造的戚家军,更是行大义,尽大忠,在与清军作战中全军覆没,这种爱国的精神,是我们所有人的榜样。他们的大名必将标榜千古,青史流芳,方不忘他们的热血传奇
为什么防盗门钥匙配不了:正常可以配(进口的配不了)
随着现如今人们生活水平的富裕,很多人家中的贵重物品也多了起来,随之人们的安全意识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很多人家里都会装上防盗门。不过有些人会觉得防盗门如果不小心钥匙丢了会很麻烦,认为防盗门的钥匙配不了,这是真的吗?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为什么防盗门钥匙配不了我要新鲜事2023-05-12 20:07:430000历史上黄忠怎么死的,老当益壮的代表(虽死犹荣)
黄忠本是曹操手下不知名小头领,归降刘备后斩下夏侯渊,历史上的黄忠怎么死的?其实是在73岁的时候病死的。《三国演义》中黄忠的死因就添了一抹悲剧色彩,误入马忠埋伏,被冷箭射中,不治而亡,享年75岁,也算是一代老将最后还是魂归战场的结局。一、历史上的黄忠是怎么死的我要新鲜事2023-03-15 00:06:480000现在的犹太人怎么样了?分散在世界各地(早已经同化)
犹太人是一个非常聪明的民族,在历史上也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二战时期有600万的犹太人被希特勒杀害,差点灭绝。那么现在有没有犹太人存在呢?犹太人目前现状如何?今天小编就带你来看看现在的犹太人怎么样了。现在的犹太人怎么样了我要新鲜事2023-05-13 17:17:260000蒋介石败退台湾前,族长问他何时再回来,蒋伸出三根手指,何意?
1949年,国民党和共产党内战失败,蒋介石退守台湾。在退守台湾前,蒋介石仍认为事情还有转圜的余地,始终抱有幻想,随即以退为进,带领儿子蒋经国及其家眷,回到了故乡浙江奉化溪口镇,以等待“时机”。蒋父子二人在这里煎熬地待了足足三个月,直到解放军攻进南京,国民党在大陆大势已去,这才逼不得已,选择退守台湾。在前往台湾前,蒋氏家族族长曾问过蒋介石:“先生何时能回来?”我要新鲜事2023-05-24 07:57:04000088年邓小平准备恢复军衔制,众人顾虑重重,邓公:骂名我担
“决定是大家一起做的,骂名由我一个人来担就好了。”1988年的一天,中南海的会议室里气氛紧张。几位身穿军装的老同志们围坐在一起,脸上尽是担忧的神色。而邓小平则正襟危坐,用目光扫视着每一个在场人员的表情。这次会议事关人民解放军未来的发展,人们的目光都聚焦到了邓小平的身上。只见他微微抬起右手,放在自己的胸前,表现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我要新鲜事2023-05-23 12:55:5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