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将不愧为名将,戚继光练兵别具一格,成后世练兵典范

戚继光的练兵是别具一格的。
他之前在蓟门巡边、回山东任职,都有对练兵有过专门的研究,但比较全面、系统地展开练兵,主要是应用在那三千曾经令他失望的绍兴兵身上。
那三千绍兴兵的训练失败,戚继光认为,问题还是出在兵员本身的材质上。
这次到义乌招到的新兵,个个都是自己亲手精挑细选出来的好苗子,对他们,戚继光相当有信心。
而在两年多来,他不但总结和完善了之前练兵的得失与不足,并在武艺、技击、阵法和武器各方面做了创新。
为此,他准备把练兵分阶段化进行,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单兵作战到双人协同作战,由双人协同作战到多人组合作战,再演化到小鸳鸯阵、大鸳鸯阵,层层递进、层层深入,要让士兵形成肌肉记忆,上阵、进退、格杀,全都成为本能反应。
训练的第一阶段,是练士兵的眼力。
这练眼力的第一步,还不是观察地形、判断敌势这些复杂的东西,而是观察旗帜。
古代战车时代的战争,尤其是春秋时期,用旌旗指挥队伍是比较常见的,因为那时战车进退同辙,两国交锋堂堂正正。而到了战国后期,特别是秦汉以后,骑兵大量投放到战场上,交战双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厮杀,旌旗在作战中的作用渐渐失去,仅仅作为区分敌我双方中军所在位置、甚至用来充当送往迎来的仪仗罢了。
戚继光很小的时候,就用裁五彩色纸来玩军事游戏,各彩色纸就代表各支军队,他对旌旗的作用认识比很多人要深。
他认为,必须在自己招募的军队中恢复古代这种指挥通讯系统,以达到如臂使指的效果。
当然,他也不是照搬古法,而是有所创新。

比如说,古代的旌旗用八种颜色代表八个方向。
戚继光觉得,颜色多了,就容易发生混乱,而且,在战场上,能分清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差可,没有必要再分东偏南、南偏西这几种。
为此,他只采用了红、黑、青、白、黄五种颜色,来代表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
但是,怎么把这五种颜色和这五个方位联系起来记忆,好使士兵不容易混淆呢?
戚继光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因为南方属火,火为红色,就用红色代表南方;北方属水,水为黑色,就用黑色代表北方;东方属木,木为青色,就用青色代表东方;西方属金,金为白色,就用白色代表西方;中央属土,土为黄色,就用黄色代表中央。
这样,戚继光把颜色、方向和金、木、水、火、土五行巧妙地配合起来,士兵一下子就记住了。
为了让士兵容易辨认方向,他又以前为南,后为北,左为东,右为西进行一番训练。
戚继光还特别细心,考虑到个别士兵视力不是特别好,或者是色盲,又在各种旗帜上画上不同的图案: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中勾陈。
另外,营将配黄旗,四总配四个方向的旗帜,四总以下的四官又以边带相区别。
如此一来,一个总乃至一个队的旗帜一样,非常容易辨别。
中军指挥官的黄旗指向哪个方向,军队就向哪个方向进攻,该总举旗响应,并以旗指挥其下各官哨行动,可使全军进退统一、步调一致,从而形成巨大的杀伤力。
训练的第二阶段,是练士兵的听力。
这其实是第一阶段的延续和补充。
因为,古代将领指挥作战队除了通过旗语传达作战命令给战士,还可以通过战鼓、喇叭、钲、锣、哱啰等来传达命令。
试想想,作战的时候,眼睛不可能总盯着自己队伍里的旗帜,这样做,容易分心,很可能就丧送掉自己的性命;而且,夜战、或夜里转移的时候,眼睛也看不清旌旗的颜色和图案啊。
那么,这时候,钲、锣、喇叭、哱啰、鼓等声乐用具,就要充分发挥作用了。
但各种声乐用具的声音代表什么,声长和声短又分别代表什么,鼓点的疏和密又代表什么,就比较复杂和难记了。
为此,戚继光把各种声乐用具的声音及其变化所代表的命令都写在一本小册子里,大批量刊刻,发到军队中,人手一本,让他们每队在晚上聚集在一起,朗读背诵。
有些士兵不识字,戚继光就特别交待小队长要专门指派有识字的人来诵读和解释给他们的听,务必使每一个士兵都对这些条款都记熟。
戚继光告诫士兵们:一定要记熟,千万不能错,如果在战场上错了,很可能就没命了。
为此,戚继光让士兵互相考核,互相训练。

到了白天,戚继光就让号令官奏响这些声乐器具,自己站在高处看士兵的表现,严格考核。但凡士兵犯了一次错,都要打板子。
一段时间训练下来,戚继光又把旌旗和金鼓全部派出,眼力和听力同时训练,要求士兵绝对要耳听金鼓,眼看旌旗,此外一切口头的命令都不准听从,即便是主将口头所说的也没用。
一句话,旗鼓的命令大过天。
经过这两个阶段的训练,这批义乌新兵能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了。
而且,令出如山,效果奇佳。
(以上为覃仕勇著作《大明战神戚继光》之十一)
之一大明战神戚继光的名字寓意深远,您未必了解,来看他的出生与成长
之二战神戚继光自小流露出名将气质,父亲为育其成才,处处从严要求
之三战神戚继光的成长,得益于他有一位严父之外,另外还有一位良师
之四戚继光巡边,遇僧人讲长生之术,他旁边片刻,大发高论,众皆色变
之五戚继光世袭父职,官居四品,却以普通身份参加科举考试,众人不解
之六“戚继光斩子”属传说,“戚继光惩舅”为史实,来看“惩舅”过程
之七戚继光初赴抗倭战场,被安排在最前沿区域,正可谓:好钢用在刃上
之八戚继光在抗倭战场上初试锋芒,结果大失所望,因此产生了新想法
之九一在日本搞殖民统治的中国人,有班超的英雄气,却被贴上倭寇标签
之十岑港失利,戚继光到义乌募兵,他没告诉别人,自己募兵属以貌取人
后宫女人为何会拼命争宠?只因上位后待遇天差地别,还有三大特权
在古代社会,每个人都只能做符合自己身份的事,否则就会给自己招惹麻烦,甚至惹上杀身之祸。古人非常重视孝道文化,作为子女,一定不能违抗父母的命令,哪怕是关系终身的婚姻大事,也绝对不可以自己做决定。然而有一种情况比较特殊,如果女儿飞上枝头变凤凰,成了皇帝的妃子,即便是父母也要对其行跪拜大礼,其实也是间接表达对皇权的尊敬与服从。我要新鲜事2023-09-20 19:46:4500001950年,李克农往台湾发封电报,毛人凤恼羞成怒:看谁是最后赢家
“你们的‘万能潜伏台’只发两三次电报就被我们侦破了。”李克农通过国民党电台,向身在台湾,远程指挥国民党特务在大陆搞破坏的毛人凤发电报。为了进一步打击毛人凤,李克农还在电报最后加上一句:是你新提拔的上校台长计兆祥帮我发的这份电报。计兆祥就是毛人凤非常看重的“万能潜伏台”。他不仅是密电电台台长,有一定的团队管理能力,业务能力也很强,会报务、译电文以及处理情报工作。我要新鲜事2023-05-23 07:21:440002史姓起源和来历:源自象形文字首创者仓颉(史皇氏后裔)
史姓属于一个多源流的姓氏,主要分为三大起源,一是源自史皇氏,在黄帝时期,他的手下有一位史官叫做仓颉,创造了伟大的象形文字,因此人们称其为史皇氏,他的后人也就以史皇为姓,最终简化为史姓。二是源自周朝时期的史官-史佚的后人,他以官名为姓,后人也一样。三是源自隋唐时西域康国的分支史国,以国为姓。史姓起源和来历1.源自史皇氏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8:25:060000明朝灭亡的真蹊跷,它为何而灭亡的?
公元1644年,崇祯皇帝在煤山自尽身亡,满清铁骑入关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蕞后一个封建王朝。崇祯是明朝的蕞后一任皇帝,他登基时,明朝就是一个烂摊子。一提起明朝,很多人都知道这么一句话,“天子守国men,君王死社稷”。其实说的就是朱棣qian都和崇祯帝上吊的典故,作为一个君王都可以以身殉国,那么作为一个臣子,是不是更应该追随帝王去殉国,“无事袖手谈天下,临危一死报君王”,这才是臣子的风骨。我要新鲜事2023-08-28 19:58:460000德国这个只有巴掌大的地方,为什么能够掀起两次世界大战
德国的领土没有新疆那么大。为什么能够掀起两次世界大战,你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是非常强大的,支持它战斗的是什么?二战爆发后,德国人在欧洲,没有对手,即使是号称的第一个欧洲大国法国、都在德军的铁蹄下瑟瑟发抖,英国是依据海峡进行对抗,如果希特勒能够专注于攻击,英国无力阻止德国的进攻。我要新鲜事2023-04-17 18:43:5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