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将不愧为名将,戚继光练兵别具一格,成后世练兵典范

戚继光的练兵是别具一格的。
他之前在蓟门巡边、回山东任职,都有对练兵有过专门的研究,但比较全面、系统地展开练兵,主要是应用在那三千曾经令他失望的绍兴兵身上。
那三千绍兴兵的训练失败,戚继光认为,问题还是出在兵员本身的材质上。
这次到义乌招到的新兵,个个都是自己亲手精挑细选出来的好苗子,对他们,戚继光相当有信心。
而在两年多来,他不但总结和完善了之前练兵的得失与不足,并在武艺、技击、阵法和武器各方面做了创新。
为此,他准备把练兵分阶段化进行,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单兵作战到双人协同作战,由双人协同作战到多人组合作战,再演化到小鸳鸯阵、大鸳鸯阵,层层递进、层层深入,要让士兵形成肌肉记忆,上阵、进退、格杀,全都成为本能反应。
训练的第一阶段,是练士兵的眼力。
这练眼力的第一步,还不是观察地形、判断敌势这些复杂的东西,而是观察旗帜。
古代战车时代的战争,尤其是春秋时期,用旌旗指挥队伍是比较常见的,因为那时战车进退同辙,两国交锋堂堂正正。而到了战国后期,特别是秦汉以后,骑兵大量投放到战场上,交战双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厮杀,旌旗在作战中的作用渐渐失去,仅仅作为区分敌我双方中军所在位置、甚至用来充当送往迎来的仪仗罢了。
戚继光很小的时候,就用裁五彩色纸来玩军事游戏,各彩色纸就代表各支军队,他对旌旗的作用认识比很多人要深。
他认为,必须在自己招募的军队中恢复古代这种指挥通讯系统,以达到如臂使指的效果。
当然,他也不是照搬古法,而是有所创新。

比如说,古代的旌旗用八种颜色代表八个方向。
戚继光觉得,颜色多了,就容易发生混乱,而且,在战场上,能分清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差可,没有必要再分东偏南、南偏西这几种。
为此,他只采用了红、黑、青、白、黄五种颜色,来代表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
但是,怎么把这五种颜色和这五个方位联系起来记忆,好使士兵不容易混淆呢?
戚继光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因为南方属火,火为红色,就用红色代表南方;北方属水,水为黑色,就用黑色代表北方;东方属木,木为青色,就用青色代表东方;西方属金,金为白色,就用白色代表西方;中央属土,土为黄色,就用黄色代表中央。
这样,戚继光把颜色、方向和金、木、水、火、土五行巧妙地配合起来,士兵一下子就记住了。
为了让士兵容易辨认方向,他又以前为南,后为北,左为东,右为西进行一番训练。
戚继光还特别细心,考虑到个别士兵视力不是特别好,或者是色盲,又在各种旗帜上画上不同的图案: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中勾陈。
另外,营将配黄旗,四总配四个方向的旗帜,四总以下的四官又以边带相区别。
如此一来,一个总乃至一个队的旗帜一样,非常容易辨别。
中军指挥官的黄旗指向哪个方向,军队就向哪个方向进攻,该总举旗响应,并以旗指挥其下各官哨行动,可使全军进退统一、步调一致,从而形成巨大的杀伤力。
训练的第二阶段,是练士兵的听力。
这其实是第一阶段的延续和补充。
因为,古代将领指挥作战队除了通过旗语传达作战命令给战士,还可以通过战鼓、喇叭、钲、锣、哱啰等来传达命令。
试想想,作战的时候,眼睛不可能总盯着自己队伍里的旗帜,这样做,容易分心,很可能就丧送掉自己的性命;而且,夜战、或夜里转移的时候,眼睛也看不清旌旗的颜色和图案啊。
那么,这时候,钲、锣、喇叭、哱啰、鼓等声乐用具,就要充分发挥作用了。
但各种声乐用具的声音代表什么,声长和声短又分别代表什么,鼓点的疏和密又代表什么,就比较复杂和难记了。
为此,戚继光把各种声乐用具的声音及其变化所代表的命令都写在一本小册子里,大批量刊刻,发到军队中,人手一本,让他们每队在晚上聚集在一起,朗读背诵。
有些士兵不识字,戚继光就特别交待小队长要专门指派有识字的人来诵读和解释给他们的听,务必使每一个士兵都对这些条款都记熟。
戚继光告诫士兵们:一定要记熟,千万不能错,如果在战场上错了,很可能就没命了。
为此,戚继光让士兵互相考核,互相训练。

到了白天,戚继光就让号令官奏响这些声乐器具,自己站在高处看士兵的表现,严格考核。但凡士兵犯了一次错,都要打板子。
一段时间训练下来,戚继光又把旌旗和金鼓全部派出,眼力和听力同时训练,要求士兵绝对要耳听金鼓,眼看旌旗,此外一切口头的命令都不准听从,即便是主将口头所说的也没用。
一句话,旗鼓的命令大过天。
经过这两个阶段的训练,这批义乌新兵能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了。
而且,令出如山,效果奇佳。
(以上为覃仕勇著作《大明战神戚继光》之十一)
之一大明战神戚继光的名字寓意深远,您未必了解,来看他的出生与成长
之二战神戚继光自小流露出名将气质,父亲为育其成才,处处从严要求
之三战神戚继光的成长,得益于他有一位严父之外,另外还有一位良师
之四戚继光巡边,遇僧人讲长生之术,他旁边片刻,大发高论,众皆色变
之五戚继光世袭父职,官居四品,却以普通身份参加科举考试,众人不解
之六“戚继光斩子”属传说,“戚继光惩舅”为史实,来看“惩舅”过程
之七戚继光初赴抗倭战场,被安排在最前沿区域,正可谓:好钢用在刃上
之八戚继光在抗倭战场上初试锋芒,结果大失所望,因此产生了新想法
之九一在日本搞殖民统治的中国人,有班超的英雄气,却被贴上倭寇标签
之十岑港失利,戚继光到义乌募兵,他没告诉别人,自己募兵属以貌取人
历史上刘禅怎么死的,蜀国灭亡投降后苟且安度余生
说起刘禅,最经典的就是他那句“此间乐,不思蜀也”了。这也是成语乐不思蜀的来源,在蜀国灭亡之后,刘禅作为一个亡国之君,在被司马昭俘虏后,依然只顾玩乐,可是说是令人不耻。那么最后刘禅怎么死的呢,至于这扶不起的阿斗到底是真傻还是装傻呢?一、三国刘婵之死我要新鲜事2023-03-15 06:53:400006大寒节气的含义是什么,一年最冷时刻来临(每年的1月20-21日)
中国古人将一年分为24个节气,其中第一个节气是立春,最后一个节气是大寒。关于大寒,大家都听过,那你知道大寒节气的含义是什么吗?接下来就由小编为大家解惑。大寒节气的含义是什么1、一年最冷时刻来临大寒,冬季的第六个节气,“寒”是寒冷的意思,所以大寒节气的含义是什么?它表示一年最冷时刻来临,此时冷气积久而寒,已达到最冷的程度,所以称为大寒。小寒虽冷,但与一年最冷的时刻“大寒”相比,还差不少。我要新鲜事2023-05-08 22:44:490000成化年间的宫廷传奇:广西姑娘的命运转折
成化年间,广西发生的瑶民动乱,曾给大明王朝带来不小的动荡。然而,在这一时期,一个来自贺县的小姑娘的命运却因为宫廷的一次偶然相遇而发生了巨大的转折。这位小姑娘名叫纪氏,因家族在动乱中遭难,被带入北京宫廷。在王皇后的关照下,她被赐入宫为侍女。明宫内,年幼的纪氏得到了知书达理的内官的教导,很快就被提升为宫廷预备女官,成为了皇宫内库的女史。我要新鲜事2024-06-10 20:47:540000孙中山秘书邵元冲:苦恋12年,婚姻12年,又在12月12日遇难
(说历史的女人——第7期)世间痴情男女多了,但如此执著的男人还不多见。曾任孙中山先生秘书的邵元冲,为追一位旷世才女,他苦等12年。对方终于答应后,他激动万分,匆匆去赴约,走到半路才发现自己左脚穿一只皮鞋,右脚穿一只拖鞋……(一)旷世才女说她是旷世才女并不夸张。她叫张默君,原名张昭汉,字漱芳,笔名大雄,英文名莎非亚。仅从这一连串名号中,即可窥出她不是个寻常女子。我要新鲜事2023-05-20 04:43:390000如果没有许攸官渡能赢吗(有可能)
在历史上,官渡之战是中国古代一场著名的战役,决定了曹操一统北方的命运。而在这场战役中,许攸的情报无疑对曹操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如果没有许攸的情报,曹操能否取得胜利?或许这并不是一个确定的答案,因为曹操取得胜利的因素不仅是许攸的情报。官渡之战前,曹操控制的地盘比袁绍广大我要新鲜事2024-04-06 19:38:49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