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达开为何死得那么惨?擅离组织搞单干,一生最大失误
1863年8月6日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被凌迟处死。石达开是太平军的栋梁,20岁就被封为翼王。石达开是一员悍将,北进、东征、西讨,连续击败清军,一度差点逼死了曾国藩。
在当年,石达开是杨秀清最为看重的将领。天京事变中,杨秀清被杀,石达开家属也都被处死。石达开心灰意冷,认为洪秀全等人成不了大事,率领10多万主力脱离太平军。
由此,太平军元气大伤。在连续的转战中,石达开军事作战连遭失败,最终在大渡河边兵败投降。最后时刻,石达开为了保住部署,宁可牺牲自己。最终有约2000太平军战士逃生,石达开自己则被凌迟处死。被执行酷刑时,石达开致死没有呻吟过一声,观者无不动容。

那么,石达开为什么会失败呢?
原因不复杂!
第一, 脱离团体导致实力削弱严重。
太平天国同石达开本人相比,谁更有号召力?
当时不会是石达开。
石达开自己只是太平军一个将领而已,无法同整个组织相提并论。
而石达开离开南京以后,逐步带部署彻底脱离太平军,自立为王去了。他甚至大肆攻击太平天国,自己成立了所谓的“太平安国”。
这大大削弱了太平军的实力,其实也减弱石达开自己的实力。
石达开很多部将本来就是投身太平军的,不愿意另立门户。
前后有数万人回到南京,不再听从石的命令。
而石达开所到的地区,依靠他自己的影响力,难以得到当地人的支持。
在老百姓看来,太平天国毕竟割据一方建立自己的国家,石达开则是四处流窜的将领而已,不成气候。
其实,石达开最大的错误,就是脱离团体。
如果他能够学习阎锡山那样,至少名义上服从蒋介石,互相利用对付公同敌人,也就不会败的那么惨了。
石达开背靠太平天国大山,而太平军也需要他的数万精兵强将。
说到底,还是石达开的小农意识,缺乏长远政治和军事远见。

第二, 流寇的结局都是被歼灭。
表面上,石达开有10多万大军,其实很多都是军人家属,真正能够作战的不过几万人。
这几万人中,又有一部分不愿意脱离太平军而叛变了。
石达开剩下的兵力不强,已经不可能在太平军曾经闹过的浙江、江西、湖南、广西等地建立根据地。
此时,他的敌人此时不仅仅是清军,还有将他当做叛徒的太平军。
石达开走了以后,洪秀全千方百计的笼络他的部署,让他们回到南京。连杨秀清族弟杨辅清,都率领主力离开石达开。
无奈之下,石达开只能到处流窜。
清军尾随追击,以石达开区区实力,根本就无法站住脚。
流寇这种部队,只能打顺风仗,不能打逆风仗,尤其不能碰强敌。
一旦和强敌遭遇就很容易溃散,更重要的是难以重整旗鼓。
流寇缺乏稳定的兵员和补给的来源,无法迅速补充损失。
然而,石达开就是这样的流寇,部下叛变投靠清军的也很多。
到了四川大渡河,石达开仅剩下几千人,被消耗殆尽了。

第三, 缺乏战略眼光和斗志。
上面已经说了,石达开自立门户,南下脱离太平军是战略上的重大错误。
如果石达开保持和太平军的联盟立场,两股力量最低程度都能多坚持几年。
而石达开却最终选择四川作为立足点,这是大昏招。
当年的四川表面上是天府之国,一旦占领可以建立霸业,也绝非一支弱旅可以控制的。
四川人口众多,也算比较富裕,保守估计清军也可以编组20万以上的军队用于剿匪。
石达开以区区一二万残兵败将,去擅自攻打四川,形同送死。
抛去敌人强大不谈,单单四川复杂的地形,也足以拖垮这点兵力。
石达开足够聪明,就应该深入偏僻的山区或者丛林地带,先保存自己再图后面的发展。
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留下革命的火种。
然而,他却反其道而行之,失败也就是必然。
同时,石达开自从当兵以来,本来是百战百胜。
在离开南京后,石达开却遭遇一系列失败以及内部崩溃,对他的精神是很大的打击。
石达开几次试图解散部队,逃到各地隐居躲避。但因朝廷对石达开个人追捕非常严密,只能被迫放弃。
最后1年,石达开的情绪非常低落,失去了斗志。
在大渡河变投降的时候,石达开并非就彻底陷入绝境。
他如果向西继续前进,就可以进入后来的西康省。
这里人口稀少,地瘠民贫,终究还有回转的余地。
石达开如果退入这里,最低程度还可以同清军继续周旋几个月。
退一步说,到时候实在支撑不住,投降也不算迟。
然而,石达开却没有进入雪域高原的斗志,直接放弃就投降了。
你自己都认输了,仗还怎么可能打赢!
说到底,石达开还是目光短浅,一个土包子!
孙武是哪个朝代的 孙武是哪国人(春秋时期齐国人)
对于孙武,大家肯定不陌生,他是春秋时期齐国人,在吴国为将,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被后世尊称兵圣或孙子,是世界公认的三大军事家之一。说到孙武,很多人会想到鬼谷子的徒弟孙膑,其实他们真的有联系,因为孙膑就是孙武的后人!一、孙武是哪个朝代的我要新鲜事2023-05-12 05:53:5300012016年小男孩扶人被讹,讹人老太赌咒说谎死全家,警方:刑拘10天
2016年的一天,四川达州一个平常的下午,小学生小云正和他的同学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小云是一名优秀的小学生,不仅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个人平时也十分乐于助人。因此他在大家的眼里一直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突然,小云在街边上听到有人呼救,小云看过去,原来是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奶奶正坐在路边,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似乎十分痛苦的样子。我要新鲜事2023-05-22 20:01:230000郑板桥的晚年故事
郑板桥是清代知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在中晚年时期以卖画为生,被称为“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之一。郑板桥十分擅长画松,石竹,兰等物,画兰竹已有50多年。以竹自喻是他经典的晚年故事。我要新鲜事2024-05-02 19:36:530000此人死忠朱允炆4年 但他的3次建议 却让建文帝万劫不复山河尽失
明朝历史上的黄子澄,以他那近乎愚忠的忠诚和热衷于削藩的策略而闻名。然而,正是他的错误决策和昏招,最终导致了建文皇帝朱允炆的失位和朱棣的夺位。1.黄子澄是一个有着杰出文才的士人。他在科举考试中的出色表现以及被朱元璋任命为翰林院编修官等职务,都表明他在文化和知识方面的卓越天赋。这使得他在宫廷中崭露头角,受到朱允炆和朱棣等皇子的赏识。他的学识和才智为朱允炆提供了重要的决策支持。我要新鲜事2023-09-20 20:04:490000司马师和司马昭谁优秀 司马师更为优秀更厉害
司马师和司马昭相比,司马师是更为优秀的。从二者对司马家族掌权的贡献度来说,司马师的贡献显然是强过司马昭不少的。司马懿主导了高平陵事变,夺取了在曹魏统治下的江山。但司马懿没等司马家扎根,便草草去世了。是司马师将当时曹魏剩下的一些残余势力一举歼灭,帮助司马家族的统治稳固了根基,由此可见,司马师功不可没。一、司马师更为沉稳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7:25:1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