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成都现龙凤合葬墓,墓主却是俩男人,揭开700年前感人往事
文|李冕智
编辑|林画
2013年夏天,成都东郊一处工地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建地铁。
随着挖掘机摇臂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裸露在地表的坑道越挖越深,已然初具规模。
忽然,挖掘机的铲斗似乎遇到了硬茬,僵直在地面,无法继续下挖。一旁的工人以为挖到花岗岩之类的坚硬物,赶忙上前清理。
可当工人们将石块表面的土渍清理后,却发现所谓硬物根本不是什么花岗岩,而是一些刻有瑰丽纹路的青石。
经验老道的工头打量后判断,这回恐怕是挖到古墓了。工地负责人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通知当地文物局前来查探究竟。
未曾想一探之下,竟在这一带发现了一片太监古墓群,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其中居然还有一座龙凤合葬墓,而墓主人居然是两个男人!
那么,这片古墓群是什么朝代的?龙凤合葬墓为什么会是两个男人?墓主人是何身份?
接下来请听笔者娓娓道来。
意外发现的墓葬群
赶到施工现场后,考古人员们立刻对挖掘中出现的硬物进行勘察。
根据其表面的花纹,考古人员确定这是只有墓葬才会使用的纹路,从纹路表面的腐蚀程度以及规制,大抵可以判断这是一座明代墓葬。
得出结论后,文物局当即联系相关部门,将地铁开发工作暂时搁置,优先对古墓进行保护性发掘,并成立专业考古队执行任务。
一切准备就绪,在发掘前,考古队员们皆是心潮澎湃,因为由建设地下铁路而挖到古墓这种事,并非第一次发生。
比如说陕西西安曾在2006年开始规划建设四条地下铁路,我国地铁线路的平均建设周期是四到五年,所以哪怕是四条地铁,在几乎同时开工的情况下,也不需要花费太长的时间。
可是,西安为了建设这四条铁路,却足足花费了12年,直到2018年才全线通车。
原因在于,在建设过程中,施工队在西安地下挖出了上千座古墓,活生生挖出了半部中国古代史,其实这也得益于西安十三朝古都的身份,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令人难以忽视。
成都同样是一座文化古都,历史上曾七次被设为都城,例如蜀汉、成汉、大西农民政权,都将此地视为政治文化中心。
正因为有此先例,所以考古队员们产生莫名的预感,认为这一次会有特别的发现。
利用精密的考古仪器,考古队员们小心翼翼地将覆盖在墓葬顶部的沙土清理干净,整座墓葬的轮廓随之显现。
可还未等考古队员们进入墓室内清点文物,他们便在这座坟墓相邻处发现了另一座墓葬,而且规模有过之而无不及。
怀着激动的心情,考古队员们继续进行横向勘测,结果居然一连串发现了十三座古墓!
由于古墓的排列较为规整,所以专家判断,这应该是属于同一时代的墓葬群。
中国古代向来提倡“事死如事生”,所以比起西方,中国的丧葬文化发展更为精致,并延续了现实社会的等级制度,天子、诸侯王、士大夫乃至于地方乡绅,都有一套完整且合乎礼制的丧葬标准。
所以在考古过程中,考古人员们往往通过墓葬的规格,便能推测出墓主人的真实身份。
在正式打开墓葬前,考古队员率先对墓室外围镌刻的浮雕进行研究,尽管年代久远,但考古队员们依旧可以清晰辨认出,墓室的砌砖和石条上金龙盘旋,彩凤环绕,好一幅龙凤呈祥的场景,栩栩如生,令众人叹为观止。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时代,有资格在墓葬中雕刻龙凤的,无非就是王公贵族,难道这片墓葬群来自皇室?
专家们率先排除了明代蜀王陵的说法,因为明蜀王陵早在1958年修建东风渠时便被发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十陵街道办正觉山山麓附近,如今早已建成博物馆供人参观。
难道说是明代晚期割据政权留下的墓葬?
可明清交际之时,在成都立足的割据政权恐怕只有张献忠建立的大西。
史料记载,张献忠死后,其部下“以锦褥裹尸,埋于僻处,而遁”,尸首不知去向,只有在西充凤凰山留下一处衣冠冢,所以也可以判断该墓葬群与张献忠无关。
为了揭开其中隐藏的真相,跃跃欲试的考古队打开了墓室,一探究竟。
龙凤合葬之谜
进入墓室,印入眼帘的是成排的陶俑,考古队员们轻手轻脚地将它们一一搬出,先后大概有两百多个。
陶俑以人物为主,其中还不乏文官武将造型的陶俑,表情栩栩如生。
要知道,普通老百姓可没有资格在墓内放置陶俑,根据这些陶俑的做工精细程度,足见墓主人身份之特殊。
随后考古人员发现,墓室内由封门石、外八字墙、前室、后室和壁龛组成。
其中还有仿木结构建筑,在仿木质建筑所造的屋檐上,屋脊两端可见清晰的龙头形纹样,而圆形瓦当和滴水均饰有精美的花朵,这些特点都与正觉山山麓附近出土的明蜀王陵相吻合。
尽管墓室的规模比起蜀藩王墓小了不少,但极有可能是郡王墓、郡主墓或是县主墓。
可是,考古人员的好心情随着探索的深入,也就戛然而止了。
除了陶俑外,主墓室的陪葬品显然都被盗墓贼洗劫一空,在墓室的不同角度不同方向,都能找到大小不一的盗洞。
很显然,光顾此处墓葬的盗墓贼来自不同时代,有的使用较为原始的洛阳铲,也有的使用钻机、砂轮,他们采用暴力开棺的方式,把原本精美的棺椁撬开,留给考古队员们一地狼藉。
考古队员们一连打开了七座墓室,可结果都是一样,盗墓贼将这些墓葬一一光顾,而剩下得六座墓葬,则因各种原因坍塌,恐怕墓室内的文物早已毁坏。
考古队员们虽然有些气馁,但本着专业精神,他们还是默默地开展文物修缮和保护工作。
一晃眼半个月过去,考古队将墓室中残存的瓷器碎片、首饰等零散物件大致整理完毕,本以为除此之外再无更多收获,可万万没想到,随着八号墓室的启封,事件引来了转折。
当考古队员进入八号墓室后发现,虽然墓室内较为凌乱,土块砖石散落一地,可墓室内的陪葬品却保存相对完好。
专家推测,四川属于地震多发区,或许是地质活动令墓室周边环境出现变化,将墓室入口封死,盗墓贼见状只得知难而退,与此同时,由于地震强度不高,所以墓室内部并没有遭到严重破坏。
这一发现令考古队欣喜若狂,经过细致地发掘,考古队员们将墓室内的陶俑、玉带、玉镯等陪葬品相继取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对保存完好的鎏金银爵。
所谓“爵”,最早发现于夏朝,在夏商周时期颇为流行,用于饮酒,随着时代的发展,青铜爵器逐渐演变为祭祀用的礼器,在使用时有严格的等级划分。
时间来到封建时代,在饮酒器皿方面,匠人们开发出更新颖的器皿造型,爵也逐渐被束之高阁,往往只有在皇家贵族的祠堂或墓室中可以看见。
鎏金银爵的发现,令专家们再度产生疑惑,墓主人究竟是什么来头?居然能将一对鎏金银爵带入墓室!
不仅如此,八号墓室的规格也与其他墓室有所不同,更像是一座龙凤合葬墓,或许这是一对身份尤为显赫的夫妻。
打开棺椁后,果不其然,棺内一共有两具尸体,在数百年岁月的洗礼下,尸体早已腐烂得面目全非。
经过现代医学检验,检测人员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两具尸体居然都是男性!
这一发现令考古人员们大跌眼镜,哪怕是在今天,同性恋在中国依旧是不允许到登记结婚的,更遑论在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中国古代。
恐怕只有社会风气较为开放糜烂的东晋,才对同性恋有所包容,否则在其他朝代,同性恋者都是受人唾弃不齿的存在。
这一发现令专家们兴致大增,倘若墓主人真有断袖之癖、龙阳之好,而且还敢明目张胆地合葬,那对于历史学家研究明代四川的社会风尚,将带来不可估量的考古价值。
随后,专家们开始遍览典籍,试图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寻找到此处墓葬群的蛛丝马迹。
终于,专家在《新唐书》中查到,此处原名为摩诃池,《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二《南蛮传》记载:
“蜀孺老得扶携悉入成都,阊里皆满,户所占地,不得过一床,雨则冒箕(jī)盎(àng)自庇。城中井为竭,则共饮摩诃池,至争捽溺死者,或筥沙取滴饮之。”
早在隋朝,摩诃池便已存在,作为一处蓄水池为当地百姓提供充足水源,活人无数。
沧海桑田,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摩诃池的水源也逐渐干涸,及至1385年,明太祖朱元璋将其子朱椿封至蜀地就藩,蜀王朱椿便顺势将大半个摩诃池填平,在后蜀宫殿遗址上建成了蜀王府,摩诃池就此被纳入宫苑。
1914年,也就是民国三年,摩诃池被四川军阀彻底填平作为演武场,千年前那个波光粼粼,游鱼直视无碍的摩诃池,以及它的名字,便彻底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如此看来,这位疑似有“龙阳之好”的墓主人,与蜀王关系匪浅。
不过,这一推测被接下来的发现彻底推翻,因为在考古队清理出的陪葬品铭文以及墓志铭中记载,墓主人其实是两名太监,而从周边居住的老人口中,考古队还得知了摩诃池的另一个名字——公公坟。
与此同时,专家们发现,出土的陶俑几乎都是无须的形象。
在古代,男性多以蓄须为风尚,比如大名鼎鼎的关羽,就因其蓄有长须,被人誉为“美髯公”。
因此,往往只有太监这种阉人,因缺乏雄性激素,使用无法留须。
紧接着,专家根据两名太监的名字“魏玉”和“阮英”,得知了一段令人动容的往事。
太监的友谊
成化十四年(1368年),陕西潼州天降大旱,万亩田地化作焦土,百姓颗粒无收。
在生产力较为落后的古代,哪怕是太平盛世,老百姓在天灾面前也毫无抵抗力,一场大旱、一场洪涝,便能令无数小农家庭家破人亡。
出生在贫穷家庭的魏玉和阮英,在时代的洪流下,同样身不由己。
倘若继续留在家乡,到头来大概率落得饿死村口的下场,或是接受父母的建议,入宫当太监,兴许能搏出一条生路。
虎毒尚且不食子,更何况是人?谁又愿意自家儿子变成无根之人?可为了在那人食人的饥荒中活下去,入宫或许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魏玉和阮英作出了相同的决定,一刀挥向自己,同样也斩断了后代。
在那个外科手术落后的时代,哪怕是由经验最充沛的阉役操刀,阉人在手术后的死亡率依旧居高不下,究其原因是止血和消毒技术的落后。
史料记载,被阉割后,阉人需要在蚕房中待上数天,倘若存活下来,才能成为太监。
所以,魏玉和阮英称得上是福大命大之人。
一入宫门深似海,其中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稍不留神便会落得个万劫不复的下场,饶是如此,魏玉和阮英依旧捱过了重重阻碍。
由于两人入宫前都是潼州人,人生经历大致相同,所以两人称得上十分投缘,也就在宫中共事的过程中逐渐熟络起来,引为知己。
而随之而来的任免,令两人的关系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将自己的诸多儿子分封到全国各地就藩,与过去的分封制不同,除了燕王、宁王等驻守边疆的藩王,其他藩王的私人武装力量较为薄弱,说起来与汉武帝推恩令后的郡国并行制类似。
饶是如此,藩王的存在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中央集权,比如燕王朱棣,因不满其侄子建文帝的统治,于是发动了靖难之役,一路从北平打到南京,加冕为皇。
朱棣篡权夺位后,通过自身经验,更是意识到藩王造反对皇位的威胁。
为了避免后世藩王复刻自己的经历,朱棣效仿建文帝继续削藩,并推行一系列措施,将藩王的威胁降至最低,其中便包括派遣太监到各个藩王封地进行监视。
由于资历颇深,魏玉和阮英被皇帝派遣至蜀王府巡视,直至病逝,两人都未能回到京城,也没能回到家乡潼州。
不过,与历史上那些臭名昭著的太监不同,魏玉和阮英完全没有刘瑾、八虎那样的野心,他们在任期,帮助当时的蜀王兴修水利,改善民生,做了不少利国益民的好事,也算是留下美名。
而两人的交情日渐加深,成为类似亲人般的存在,所以两人死后在蜀王府附近的摩诃池合葬,也好在黄泉路上做个伴。
时隔数百年,人们依旧能从这段往事中,感受到点滴温暖,这是历史的厚重,也是人文的关怀。
卡莱战役是汉军打的?汉军可能参与(汉朝与乌孙交好)
卡莱战役中,汉军有可能帮助安息帝国击败了罗马帝国。卡莱战役是安息帝国与古罗马帝国之间极为有名的一场战役,在这场战争中,安息帝国本来处于劣势,并且有大量士兵被罗马帝国俘虏。而就是在这样寡不敌众的情况下,罗马帝国与安息帝国在乌孙地区交战,而安息帝国却凭借着一股强大的援助力量打败了罗马帝国,令许多人大为震惊。一、安息帝国与罗马之间矛盾激化我要新鲜事2023-05-12 01:52:110000裕仁天皇有多无耻 竟然如此评论侵华战争 令人气愤
二战已经成为一个历史事件,但是战争留下的伤痕却一直存在。尤其是日本在战争期间所犯下的罪行,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伤害。而日本政府和部分民众对于这段历史的态度和行为,让人不得不对其深深地感到担忧和不满。日本在战争中犯下的罪行是不可忽视的事实,包括侵略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对平民进行的屠杀、对战俘的残忍对待,以及使用生化武器进行实验等等。这些罪行是不可饶恕的,也不应该被掩盖和否认。我要新鲜事2023-05-16 19:56:450003公元前,埃及在与赫梯王国联姻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
#历史开讲#文|木木编辑|观星迎娶大国公主的代价是很高的,有时需要付出巨额彩礼,比如与阿蒙霍特普三世曾抱怨与巴比伦的联姻让他付出了大量的黄金。有的则需要应允对方提出的一些要求。比如拉美西斯二世就曾答应哈图什里三世给他的女儿以高于其它大国公主的地位。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4:14:420000历史上狎具是个什么东西,其实就是阳具(古代宫中最常见)
宫女是古代封建社会的产物,俗话说一进宫门深如海,在古代皇宫内院,一个皇帝坐拥三千佳丽,而为他们服务、供他们役使的宫女更是难以计数,而宫女对性生活有着强烈的渴求,她们往往就会借助一些工具,这就是狎具,许多人不知道历史上狎具是个什么东西,下面为你具体介绍。历史上狎具其实就是阳具我要新鲜事2023-03-17 15:38:1200049历史上真的有薛刚反唐:薛仁贵孙子投靠安禄山(后降唐)
薛刚反唐是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它讲的是薛仁贵的孙子、薛丁山和樊梨花的儿子薛刚反唐,讨伐武则天,最终恢复李唐王朝的故事。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历史上真的有薛刚反唐,不过这里不是薛刚,而是薛仁贵的孙子薛嵩,他曾投靠安禄山反唐,后又降唐。一、历史上真的有薛刚反唐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6:32:43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