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有长达1500年“空白期”,无任何史料记载,期间发生了啥
如今社会发展之快日新月异,沧海桑田尽在弹指一挥间,我们国家也在悄然的发生改变,从默默无闻,到不可忽视,我们的国际地位也在逐步提升。

我们的科技、文化、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在被全世界关注,但这也意味着我们的会受到外界更多的质疑,甚至是恶意。
如今,我们国家每个公民的民族自豪感都在与日俱增,这很大一部分都是源于我们的文化自信,我们国家有着非常悠久的文化底蕴,有着5000多年的历史背景,这也是我们所引以为傲的。
但总有某些西方国家,并不承认我们有5000多年的历史文化传承,只是一味的否认质疑,其心昭然若揭。

但是,为什么他们会有这种质疑?他们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这种质疑会让我们很多人不易辩驳?
因为他们认为中国历史上有1500多年“空白期”,无任何史料记载,没有文字记录这期间发生了什么,所以这一段历史并不存在。
那我们就来说说,这1500年的“空白期”都发生了啥!
我们现在史学家们普遍将我国的历史,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信史、半信史、传说和神话等四个时代。

像是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造人、盘古开天等,这些我们从小熟知的神话故事,都属于这个神话时代。而5000多年前的炎帝和黄帝时期,也就是中国的文化始祖,三皇五帝时期,则被史学家们称之为传说时代。
在1992年,我国史学家任昌华,将炎帝、黄帝和蚩尤并列,尊称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也就是我们如今的中华三祖。
这三位都是当时的部落首领,炎帝和黄帝联手共同对抗蚩尤部落,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所以我们现在才都自称是炎黄子孙。

但这些,并不是我们今天要说的1500多年“空白期”,在此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两个概念,那就是什么是半信史时代和信史时代?
首先,这两个时代是相对而言的,信史时代通常是指有文字记载可查,或有实物来进行印证的历史,这些历史都是真实存在的。也是现在国际上普遍认可其真实可靠的一段历史。
信史时代跨度不足三千年,却占据了我们历史篇幅的将近九成。但这也是让我们很无奈的一件事,只能怪我们以前的史料记载保留下来的实在是太少了。

在公元前八百四十一年,也就是周厉王三十七年,步入了信史时代之后,历史都是出于当时的史料记录,有文字记载,所以可信度也相对来说比较高,在竹书纪年中这一年也被称为庚申年。
即使记录不一定忠实,也不一定完整,甚至经常发生故意曲解,试图掩饰历史事实的事情,还常会有同样的历史事件,却有多处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说法,这些都需要靠我们来分析判断。
但这依然是我国事实存在的历史记载,悠久文明的一部分,同时也被国际社会所广泛认可。

那什么又是半信史时代呢?
半信史时代则是指这一时期的部分历史是有证可查的,部分历史是没有确切文字记载的一个时期,在有真实史料记载的东周历史之前的1500多年。
夏朝、商朝和西周前期,也都属于这个半信史时代,而我们今天要说的,所谓的“空白期”也是在这个半信史时代。
半信史的史料记载,由于是当时的史学家们的追溯及回忆,避免不了会掺有不完全真实的成份,非常有待于史学专家们考证检验。

同时因为没有详实的史料依据,所以常常不被一些西方国家所承认,甚至他们并不认为夏朝真实存在。
但是,直到商朝甲骨文的发现,才将这1500多年的空白期填补上。在光绪二十五年,也就是1899年,晚清的史学家王懿荣,首次发现了在龟甲上刻的文字。
当时在河南安阳发现的龟壳甲骨文,其作用只是被村民们磨成粉来入药治病,也并不知道这些龟壳上文字图案代表着什么。

王懿荣从这些甲骨文中,考察出了很多商朝的历史事件,极大地帮助我们了解了商朝的历史文化,进而推断出了在龟壳甲骨文正式出现之前,大概率有一个文化的过渡时期,而这个阶段很可能就是夏朝,龟壳甲骨文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才被我们所知晓。
另外,距今三千八百至三千五百年前的洛阳二里头遗址,也能够证明夏朝的存在。
1959年,我国的考古团队,挖掘出了夏朝的中期或晚期左右的都朝遗址。

我国的历史研究都是秉承着谨慎且真实的原则进行的,位于洛阳盆地的二里头遗址,也是经过了反复且深入的调查研究后,才被认定为是夏朝的都城遗址。但遗憾的是我们并没有在夏都遗址发现什么文字图腾。不然,这将会更加强劲有力的证明夏朝历史的存在。
但是根据这些现有的文物遗址等诸多历史依据,我们也能初步还原这1500多年的空白期究竟发生了什么。
五帝时期,帝尧在位执政时,发生了规模可怕的大洪水,帝尧当时派禹的父亲鲧去治理,历时九年但并未成功。而在鲧治理大洪水时,帝尧将王位禅让给了舜。

帝舜见鲧用了9年的时间都没有处理好水患,便将其处死。后续任用鲧的儿子禹来治理大洪水。
禹吸取其父鲧的教训,改堵为疏,之后也由于禹治理大洪水得当,在当时的部落中声望日益高涨,所以,在帝舜年迈退位后,便将王位禅让给了禹。
禹在继位之后,就建立了夏朝,不再沿用禅让制,从此让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从公元前2146年到公元前1675年,一共跨越了472年,历经了17次王位更替,传至位到夏桀时,夏被商朝成汤灭国,之后是周武王伐纣,商朝就此灭亡。西周开始。

但西周的第十任国王姬胡激起政治变动,半信史时代也随着他的狼狈逃亡而被画上了句号。
此后的史料记载,因为文字记录得到了妥善的保管,中国历史由此才正式的进入了信史时代。
其实无论如何,我们身为中国人,都应该为我们中华文明的璀璨悠长而感到自豪。

我们也深信,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和时代进步,还会有更多的历史空白,迟早都会被一点一滴的挖掘出来,我们也会有更多的文物依据,来证明自己国家历史的真实性和长远性,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
乾隆的七公主和九公主,同是令妃所生,为何姐姐的品级比妹妹高
这两年乾隆身边女人争宠的宫斗剧比较火,使得令妃也成为大家所熟知的一个角色。虽然在这些剧里,她并不算是女主,却也有着足够多的戏份。出于突出剧中女主的需要,令妃就难免沦为了被抹黑的对象,这与她在真实历史上的地位,还是有很多出入的。我要新鲜事2023-05-19 19:06:100000一祖三宗是什么:方回观点(指杜甫黄庭坚陈与义陈师道)
一祖三宗其实是江西诗派的后人方回的一个观点,他认为杜甫、黄庭坚、陈与义、陈师道四人为一祖三宗,其中杜甫是江西诗派之祖,其他三个人为三宗。江西诗派早先受黄庭坚影响发扬光大,到了宋末,诗派成员多学习杜甫,因此方回就将杜甫称为“祖”,其他三人称为“宗”。杜甫简介我要新鲜事2023-05-13 07:51:370000世界上最畅销的书排名 毛主席语录是世界上最畅销的书
世界上最畅销的书排行榜前五名分别为《毛主席语录》、《圣经》、《古兰经》、《新华字典》、《小王子》,这五本书也是世界上公认的五本好书,内容丰富,知识渊博,能够给广大学子,广大人民带来思想上的启迪以及知识的丰富,也几乎是世界人民必读的五本书。一、《毛主席语录》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3:49:360000郑和为啥不发展殖民地(目的不同)
郑和下西洋,这一壮观的航海历程,不仅标志着中国海上力量的巅峰时期,更是中国历史上与世界交流的一个重要篇章。然而,在这一系列的远洋探险中,郑和并没有选择发展殖民地,主要是目的不同、明朝政策与时代背景的影响等。一、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征服或建立殖民地,而是为了展示明朝的国威,以及通过贸易和外交活动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我要新鲜事2024-01-23 20:13:58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