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97岁老人持有两把枪,民警找上门收缴,老人:我没交枪的习惯
原创2023-04-12 17:21·大国将令
亲爱的观众老爷们,我们会持续为您带来精心创作的图文,点个关注不迷路,您的支持是我们创作的动力!
中国是世界上对枪支管控最严格的国家,个人是无法持有枪支的,就连解放军高级将领也不例外。但山东却有一位97岁的老人打破了这个规矩,他不光拥有两把手枪,还对上门缴枪的民警表示,自己从没有交枪的习惯,此人是谁?他又是从哪得到两把手枪的呢?

1996年的一天,山东莱芜的民警接到通知,在他们负责的辖区里有一位老人持有军械,需要他们前去做工作收缴。持枪可不是小事,但民警万万没想到,他们刚刚赶到老人居住的村子就被村民们团团围住,大家异口同声的告诉民警:老人的枪不能收。

这可把民警惊呆了,这位老人究竟是什么身份?居然能得到如此多街坊邻居的袒护,很快民警就在村民的带领下找到了老人,他叫滕西远,如今已有97岁高龄,民警不想刺激这位老先生,便和颜悦色的告诉滕西远:国家法律禁止个人持有武器,希望老人能主动上缴。
滕西远一听瘪了瘪嘴,转身从房间里取出一个小木箱,当着民警的面拿出了里面的物件,那是两把驳壳枪和一把军用匕首,滕西远拿出手枪就为民警介绍起来,显然是对自己的收藏十分熟悉。见老人并不避讳谈论这个话题,民警还以为老人愿意交枪,没想到真要将手枪收走的时候却受到了阻拦。滕西远十分严肃告诉民警:他不能缴枪,他从没有这个习惯。

说罢滕西远又从木盒里掏出来一张已经十分陈旧的信纸,上面赫然写着持枪证明4个大字,民警一看,这持枪证还是解放军颁发的,这可是前所未有的事。民警不是没有听说过我国有一些合法持枪的特殊人群,今天终于见到了真人。
本来准备收枪的民警对老人的身份十分好奇,也就不再提出让老人缴枪,而是请他讲一讲这两把手枪的由来和自己的故事。滕西远并没有拒绝,而是让民警和周遭的村民一起坐下,开始讲述自己传奇且光荣的一生。

滕西远是山东济南人,家里世代贫农,在民不聊生的旧中国,这样的家庭注定生存艰难。滕西远10岁那年,父母因意外双双去世,他和几兄弟只能外出流浪,滕西远曾亲眼看着亲弟弟活活饿死在自己面前。

山东沦陷以后,滕西远看到日军在中国土地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虽然自己的温饱都没能解决,但依然萌生了抗日救国的想法。滕西远当时才13岁,硬是找到当地的八路军软磨硬泡加入了队伍,因为生的又小又黑,战友们都管滕西远叫滕黑子。
滕西远参军不久就在战场上遭遇险境,当时他和另外两位战友同八路军大部队在途中走散,为了摆脱日军追兵,滕西远便和战友分开撤退,没想到却正好撞上了一个同样落单的日本兵。那日本兵见滕西远是个小孩子,便准备活捉他从他嘴里撬出情报。

滕西远知道自己身单力薄不是日本兵的对手,便故意领着敌人和此前两位战友碰面,趁日本兵一个不注意迅速将其扑倒,并掏出匕首直接杀死了地上的日本兵。滕西远手刃敌人的举动被战友亲眼目睹,一回到大部队,滕西远的事迹很快传开,那把曾杀过敌人的匕首他一直随身携带并保存到今天。
滕西远逐渐意识到自己还真是一块当兵的材料,别看年龄不大,滕西远却练出一手好枪法,在部队一次反日军扫荡作战中,滕西远大发神威,一枪就将指挥作战的日军小队长爆头,接着又连续击发,射杀了6名日军,这样的战绩直接让滕西远荣立一等功,连司令员都亲自接见他,还将一把驳壳枪送给了滕西远作为礼物。

解放战争爆发以后,滕西远已经是解放军炮兵连的一名连长,炮兵部队一般都布置在二线,所以滕西远已经很久没有和敌人近距离接触了。一天夜里,正在执勤的滕西远突然发现炮兵连阵地上居然摸过来一支国民党部队。

滕西远意识到敌人恐怕是冲着我军后方根据地来着,但他手上的战士不多,要想击败敌人不能硬拼只能智取。在这样关键的时刻,滕西远临机一动,迅速安排人去往国民党军必经之路一旁的几个山头待命,接着自己又取出几枚手榴弹等着国民党队伍上钩。
见敌人进入手榴弹的杀伤范围内,滕西远果断扔出一枚,爆炸将这支国民党军吓得魂飞魄散,滕西远不等敌人反应过来就大声喊道:你们已经被解放军包围了,缴枪不杀,解放军优待俘虏!说完又让早已埋伏好的战士们开枪示威。

带队的国民党军一听,果真以为四面都是解放军,不敢轻举妄动,没一会就被听到枪声赶来的解放军大部队给缴了械,滕西远这招虚张声势果然奏效。他还因此受到了当时华野副司令粟裕的接见,粟裕对智勇双全的滕西远十分赞赏,除了在全军面前表扬了滕西远,还又送给他一把驳壳枪,自此,这两把驳壳枪就成为滕西远的标志性武器。

在了解滕西远的身份和过往经历后,民警对面前的老人肃然起敬,自然也不会收缴他的手枪。回到单位以后迅速向上级领导反映了这件事,领导一听也对滕西远这位民族英雄做了特殊对待,准许他保留手枪,还专门重新为滕西远签署了一张新的合法持枪证。
历史上三次“神秘”巧合 令人不得不怀疑 世界或许是一个轮回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19世纪曾经这样写道:“历史不会重演,但总会惊人的相似。”这句话或许深刻地表达了一个观点:尽管历史不可能完全重复,但其中的某些情节和模式却会在不同的时代间呈现惊人的相似性。人类文明源远流长,延续至今已有六千余年,在这漫长的历史中,新的文明不断崛起。特别是在中华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惊人的巧合,仿佛历史在不断地上演。巧合一:我要新鲜事2023-08-23 18:42:040000唯一逃过300年灭亡魔咒的宋朝 为何被诟病 (重文轻武)
中国王朝一直以来都逃不过300年灭亡的魔咒,宋朝却是唯一逃过的,却因为重文轻武一直都被诟病。在中国的历史上面有着很多的朝代,但是有太多的朝代都没能坚持过300年,虽然打江山比较容易,但是想要守下来是特别难的,就唯一一个超过了300年的宋朝,但到后世之后却一直都被抹黑,并没有什么好的称赞。宋朝存在了300年我要新鲜事2023-03-25 02:05:230000世界十大历史未解之谜,复活岛巨石雕像原来全是遗骸
导语:我们对历史的了解大多都是依据书籍或者考古资料,历史远比我们想象的要神秘的多,接下来呢就由探秘志小编为大家揭秘世界十大历史未解之谜,看完后你们肯定也迷惑不解!世界十大历史未解之谜1、巨石雕像(复活岛)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6:30:370001曹丕见两头牛打架 让曹植作诗 却不能有“牛”字 后来流传千古
东汉末年,三曹父子在文学上成就卓越,其中曹植以文学天才著称。然而,他的哥哥曹丕却对他心生嫉妒,不断试图陷害他。有一次,曹丕见两头牛打架,想借机刁难曹植,要求他创作一首诗,但诗中不能出现“牛”字。面对这一考验,曹植充分发挥智慧,创作了《百步诗》(又名《死牛诗》),将牛争斗的场景巧妙地化用,同时含蓄表达自己和曹丕之争,成功化解了危机,这首诗流传千古。我要新鲜事2023-07-25 18:24:260000汉景帝刘启简介,汉景帝的皇后是第一位被废黜的皇后
大汉朝人们最有印象的皇帝就是汉武帝刘彻了,而刘彻的父亲则是汉景帝刘启,汉景帝也在西汉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继承和发展汉文帝的事业,与父亲一起开创了文景之治。而汉景帝的皇后也值得一说,因为薄皇后是史上第一位被废黜的皇后,而之后则又立了一个平民皇后,也就是后来刘彻的母亲。汉景帝刘启的简介我要新鲜事2023-03-12 18:37:1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