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卜赛人的故乡在哪,印度西北部(游荡在世界各国的可怜人)
在世界上有很多很多的种族还未被人发现,他们早在原始时代就已形成,有的种族生活在世界各地,连自己的故乡都没有,吉卜赛人就是这种。关于吉卜赛人的故乡在史记上没有任何的记载,他们游荡在世界各地,一起来看看吉卜赛人的故乡在哪里。
祖居在印度北部

在浩大的世界中有很多科学家还未发现的原始村落,在人类发展的漫长历史中存在着很多的未解之谜。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是从哪来的,而吉卜赛人是从哪里来的无人知晓,吉卜赛人的故乡在哪里是科学正在探讨的谜团之一。

吉卜赛人是以游荡生活为特点的一个民族,原住印度西北部,10世纪前后开始外移,到处流浪,几遍世界各地。该民族能歌善舞,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曾遭法西斯主义的迫害和残杀,人口锐减。现约有200余万人,多已定居在世界各地。

吉卜赛人是一个聪明智慧、能歌善舞但社会地位很低的少数民族。长期以来他们备受歧视和惨遭迫害,但他们战胜重重困难,在漂泊流浪的过程中保持了自己的民族特性,真正吉卜赛人的故乡在哪没人知道。

吉卜赛人,本名多姆人。世界各国对他们有不同的称呼,在英语国家中称吉卜赛人,在法语国家和前苏联称茨冈人,在西班牙语国家中称吉坦人或茨冈人,等等。联合国现在统一采用的名称为吉卜赛人。吉卜赛人的故乡祖居印度北部的旁遮普邦一带。这是19世纪历史学家、语言学家、社会学家们通过多次科学考察后才得出的答案。

传说很久以前在印度最大的河流恒河两岸有一个体格健壮而俊美的人群部落,他们的歌声甜美悦耳,他们的舞蹈婀娜多姿,他们的音乐节奏分明。不知什么原因,他们触怒了天神。天神施展法术,在他们背后刮起一阵狂风,吹得他们连人带马飘荡到异国他乡。

在古代印度史籍中,找不到有关吉卜赛人的故乡记载。但据考察认为,吉卜赛人在古代的印度是属于低级种性的民族,处于受歧视的地位,当时的文人作者只对神仙和皇帝感兴趣,并记载他们的活动,很少注意多姆人的情况。所以,从印度的古典文献中难于找到有关吉卜赛民族的文字记载就不足为怪了。

到16世纪末,葡萄牙也把大批吉卜赛人输送到它的殖民地。巴西地广人稀,资源丰富,是殖民的好地方。英国的航海事业后来居上,不久成为海上霸主。于是苏格兰和英格兰的吉卜赛人便被强制送到中美洲的岛国牙买加和巴巴多斯的种植园去劳动。

法国在路易十四统治时期,国力比较强盛,根据国王的命令,将被判处监禁的吉卜赛人释放,强制送往美洲的法国殖民地。这样,在加拿大,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以及纽约和芝加哥的郊区,在墨西哥、中美洲各国以及南美洲的阿根廷、巴西、智利等地,都有了吉卜赛人的足迹。吉卜赛人的故乡在哪里,你现在知道了吗?
清朝的“试婚格格”:明明也是“格格”,为何下场大都非常凄惨
封建王朝统治下,皇家一家独大,都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但谁又知道当驸马的辛酸。古代讲究榜下择婿。如果能中状元,皇帝把自己的女儿赐给他也是很平常的事,但就有这么一个朝代如果真的想娶到公主,他们除了家世、学问还得过一关。“试婚”这个制度在清代盛行,皇家婚姻更是马虎不得,公主是皇帝的掌上明珠,出嫁必然很隆重。但在成亲前,为了确保驸马没有任何问题,一名被封为“试婚格格”的女官就要提前登场。我要新鲜事2023-08-22 12:23:4500002004年非洲女孩找到中国大使馆,要来中国寻亲:我是郑和水手后裔
2005年4月,纪录片导演吴建宁亲自率队,踏上了由南京前往非洲肯尼亚的航船。作为一手打造出“南京电视台现象”的总编导,能让吴建宁亲自带队出征采访,足见这次采访对象的非同寻常。“我们这次采访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台内纪录片《郑和下西洋》做准备。”临行前,面对记者的镜头,吴建宁语气坚定地说道。他表示,之所以决定前往非洲,是因为在一年前,有一位肯尼亚女孩曾给中国大使馆写信,称自己是郑和水手的后裔。我要新鲜事2023-05-23 07:41:270000关羽镇守荆州刘备为啥不派谋士辅佐呢其实真不怪刘备
在关羽镇守荆州的时候,刘备并非故意不派谋士辅佐,而是没有合适人选。在当时的蜀国并没有特别多的人才,而刘备在平常有特别的忙,当时正在忙着对益州的治理。关羽之死我要新鲜事2023-05-14 00:40:230000东帝汶什么时候独立的:2002年独立(中国第一个和其建交)
关于东帝汶这个国家,人们一提起最先想起来的或许是东帝汶屠杀事件,在这场事件当中东帝汶死去了一千五百多人,悲痛深深地笼罩着这个国家,不过他们最终还是从悲痛中走出来了,并且从印尼独立出来,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东帝汶什么时候独立的我要新鲜事2021-08-08 22:19:250002中国十大智慧书籍分别是哪些 这些书籍对人类有哪些意义
中国十大智慧书籍分别为《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弟子规》、《三字经》、《孙子兵法》、《史记》、《道德经》、《易经》这十本书都融合了我国古代杰出思想家以及朴实的中国劳动人民伟大的智慧,对于现代人有很强的启迪作用。一、《论语》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4:21:5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