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是怎么死的 历史上韩信的死因竟是这样
韩信,在我看来是一位能屈能伸之人,他甘愿受胯下之辱,只为了有朝一日能够扬眉吐气,可以一展报复,无奈空有一身才华,却没有人能够识得他这匹千里马。直到后来,经过丞相萧何的推荐,刘邦重用了他,并且封了他为大将,那么后来等等一系列的有关韩信的典故自此开始。
古人有句俗语,说的意思是常伴君王身旁,犹如伴在老虎身旁。得到重用后的韩信,一直凭借着他的一生才华,帮助刘邦夺得天下,成为了开国功臣,这么一位立下汗马功劳之人,最后死于谁之手,其原因是什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聪明之人到底是因何而死,怎么死的?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韩信之死原因之一
韩信帮助刘邦打江山,追赶项羽,追到荥阳时,按兵不走了。刘邦不知怎么回事,去问萧何,萧何说:“他这是讨封哩。”刘邦立时就封韩信为“三齐王”,就是与天王齐,与地王齐,与君王齐。还封他“五不死”,就是见天不死,见地不死,见君不死,没有捆他的绳,没有杀他的刀。韩信这才去追赶项羽,把项羽打败,为刘邦打下了江山。

刘邦坐了江山后,怕韩信势力大,压了自家的天下,就想杀死韩信,可是自己亲口封了韩信“三齐王”、“五不死”,怎么杀他呢?他想了个杀韩信的办法告诉了吕后。
本文由我要新鲜事(www.51774.com)搜集整理,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吕后召韩信进宫,对韩信说:“你犯下了谋反罪,君王叫我杀你。”韩信说:“那不行,君王封我五不死的,这事我得当面和君王说说。”吕后说:“哼哼,你见不着君王了,你看看你来在了什么地方?”韩信一看周围阴森森的,往上看顶棚遮得严严的看不见一丝天,往下看地上铺着毯子,看不见一点点地,又见不了君王,心里不由叫苦。没等韩信分辨,吕后又说:“君王封你'五不死',我们都按君王的意思办了。我知道你还要说:没有捆你的绳,没有杀你的刀,这些我们都不用。”说完,一挥手,两旁几十名宫女个个手拿棒锤,一拥而上,团团围住,一阵乱打,把韩信活活打死了。但是史册并无记载。
韩信之死原因之二
韩信在封王之后和刘邦的关系人就还是挺好的,某日韩信进宫找刘邦,不料撞见了萧何同吕后偷奸,韩信直言吕后,望吕后收敛,吕后和萧何害怕韩信向刘邦告密,于是让这个多年的好友萧何去将韩信骗进来,在韩信没有揭穿他们的奸情之前干掉韩信。
这个时候吕后想到了刘邦说的“五不死”和“三齐王”,所以他们采用了竹片杀人和大钟盖顶。同样的史册并无记载,所以无从考证。
韩信之死原因之三
韩信被起用后,其展现的军事才华令人瞠目结舌。刘邦对韩信生出相见恨晚之意,对他言听计用。因此,韩信对刘邦感恩戴德、忠心耿耿,在刘邦为其提供的宏大舞台上运筹帷幄,自由驰骋,恣意挥洒其军事才情。

在刘邦与项羽两军对垒的严峻关头,韩信握有可与刘邦、项羽三足鼎立的实力。所以,项羽派武涉游说韩信反汉,与楚连和,三分天下。韩信不为所动,他在拒绝武涉时,说出了肺腑之言:“想当年,我投奔项王帐下时,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守卫)。项王对我言不听,计不用,因此我才弃楚而投奔汉王刘邦。汉王对我十分器重,授我上将军印,交给我数万兵将,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给我,把自己的食物给我吃,对我言听计用,我才有如今的成就。他对我如此信任,如果我背叛他会招来报应的。所以,你也别劝了,就算我死了也不会背叛汉王!”
当时齐国有一个著名的辩士蒯通,也来游说韩信。他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分析利害关系,两次奉劝韩信反叛,并向他指出继续听命于刘邦的危险性,“韩信犹豫不忍背汉,又自以为功多,汉终不夺我齐,遂谢蒯通”。意思是说韩信有些心动,但仍然不忍心背叛刘邦,又认为自己劳苦功高,刘邦不可能对他怎么样,所以最终还是拒绝了蒯通的劝说。
有人说汉室天下基本上都是由韩信夺得,那么刘邦此刻夺得天下后,疑心病加重,收了韩信的兵权,封了他为楚王,后刘邦得到密信说是韩信密谋造反。至此后来,吕后让萧何骗韩信进宫,杀了韩信。
那么多的事迹表明一个,韩信是被萧何欺骗进宫而被吕后杀死,所以才有那句“成也萧何败萧何”,这个是你毋庸置疑的,即使是说没有吕后杀韩信,韩信也是命不久矣的,为何呢,韩信首要不说其功高盖主,还有就是不懂得收敛,不懂得处理人及关系,试问一个如此自命不凡之人,怎能甘心寂寞在封地老死寂寞,当他被刘邦卸下兵权的时候,他就想到了想要辅佐贤君,就如同当初他认为项羽不是贤君一般。韩信后来想到要帮助陈豨,就是想要看得到一名贤君可以一直不断的重用自己。所以韩信之死,完全是自作孽。
长勺之战发生在哪年:公元684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长勺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战役,对后世也具有深刻的影响,虽然战役和斗争总是有输有赢的,不过它们还是具备教育意义,是不可多得的宝贵经验,为思想的发展和跃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人们更进一步,那么长勺之战到底发生在那一年呢?长勺之战发生在哪一年我要新鲜事2023-05-12 19:19:38000060年左权之女考哈军工被刷,陈赓调查后了然:你多填一个社会关系
1960年6月,一个面相尚且稚嫩的女孩推开了陈赓家的大门,在警卫员的引导下,她来到了陈赓的书房,见到陈赓时后便落落大方地做起了自我介绍。“陈伯伯你好!我叫左太北,是师大附中的学生,来这里想请教您几个问题。”陈赓刚听到女孩的名字时只觉得耳熟,却没有什么印象,道:“左太北?你是哪家的小孩儿?”只听女孩回答道:“我的父亲是左权!”我要新鲜事2023-05-23 12:42:200000八大司令员对调,许世友有意见,毛主席思索片刻:让他跟我下盘棋
1973年12月22日,毛主席正式宣布下令八大军区司令对调,两天后,毛主席邀请许世友来中南海办公室下棋。许世友落子走一步后,毛主席也笑眯眯地走了一步。随后毛主席对许世友说了一句话,令许世友大吃一惊,当即起身敬礼。毛主席说了什么呢?为什么许世友会有如此举动呢?这就要从当时国内外的政治局势讲起...上世纪70年代,我国对外面临着苏联巨大的军事压力,而国内的军委工作也面临调整。我要新鲜事2023-05-24 03:02:210000秦朝末年,为什么岭南秦军没有回援?秦始皇真的下令不许返回吗?
岭南秦军没有回援是因为岭南发生了变故,并不是秦始皇下令不准返回的。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情况。“秦始皇下令岭南秦军不准回援”的由来。秦朝末年秦王朝面临危机时,秦军还有一支精锐力量,那就是岭南的几十万秦军,他们仿佛消失了一样,并没有回到中原参与平叛战争,这引起不少网友猜测。我要新鲜事2023-07-11 20:57:300000一桩毫无智商含量的奸杀案 如何定罪极烧脑 知县误定惨丢官
(说历史的女人之人间奇案系列——第1130期)本案发生的时间:清,乾隆年间。本案发生的地点:清,安徽省徽州府黟县。本案涉案的人员:张景仁、杨全财、李氏、小王氏等。第一阶段:案件起因——孤男寡女不方便,只好外出寻酒喝。我要新鲜事2023-05-22 09:42:4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