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为什么要杀功臣 刘邦称帝后都杀了谁
汉高祖刘邦, 他总是和朱元璋等人被人们所记住,为何呢?学过历史的朋友们都应该知道,他们是历史上有名杀功臣之人。二人均是出生于平民,刘邦出生于市井,用现在的话来说其实就是一个混混,说白了就是无赖嘛,结果当上了大王;朱元璋出生于贫苦家庭,小时候帮别人放牛,当过乞丐当过和尚,拿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个草根英雄。当他们荣登帝位之后,就将这些曾经和他们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杀掉了,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刘邦杀掉他的这些“兄弟团”呢?现在,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刘邦称帝后都杀了谁
我们在了解刘邦杀掉开国功臣的原因之前,我们首要干的事情,就是要知道“兄弟团”哪些人被杀了?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燕王臧荼、韩王信 ,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刘邦杀掉了这位功臣。

1、第一个牺牲品是燕王臧荼,他就在刘邦称帝的那一年被刘邦以谋反罪名消灭。
2、接着是韩信,在刘邦称帝的第二年被逮捕,罪名同样是企图谋反。5年后,刘邦夫人吕皇后对被软禁多年的韩信仍不放心,又用计将他处死于长安宫中,并且诛连三族。
3、刘邦的怀疑猜忌和残酷无情,使得将士和功臣们人心惶惶,唯恐有一天会被他消灭,有的甚至被逼得真的反叛起来。韩王信就是害怕刘邦的怀疑,在极度恐惧的情况下干脆公开投降匈奴的。但最后也逃脱不了被追杀的命运。
4、燕王卢绾是刘邦的同乡,自刘邦浪迹丰沛市井之时,他们就成了患难与共的朋友。汉朝开国前,卢绾一直是刘邦的亲信和心腹,但最后也被刘邦逼得逃亡匈奴,罪名又是有谋反企图。
5、赵王张耳本是刘邦的女婿,也因涉嫌谋反被废除王位,贬为宣平侯。
6、公元前196年,当另一将领阳夏侯陈豨被逼反叛时,梁王彭越的部下曾劝彭越一同谋反,彭越犹豫着没有答应。刘邦得知此事,不但不表彰彭越的忠心,反而将他逮捕后处死。最残忍的是,刘邦杀了彭越之后,为了威胁警告其他将领和功臣,竟将他的尸体剁成肉酱,再派人分赐给各位诸侯和功臣品尝。功臣们因此更加胆颤心惊。
7、彭越事件后,淮南王英布自知不能幸免,也被迫铤而走险,起兵反叛。结果也被刘邦亲自统兵镇压。
刘邦为什么要杀功臣
原因一:出身造就心态。大家都知道刘邦在参加起义之前,身份低微,而这些功臣大多知道并且熟悉他的过去,而他的帝位是参加起义得来的,并不正统,少有臣子以臣子对君王的那种敬畏的态度对待他,而某些功臣平时对待君王的态度不够谦卑,加重了刘邦对这些功臣的怀疑,并且出身卑微的刘邦也不愿意其他人和自己平起平坐,所以造就了这些功臣走向死亡之路。

原二:历史必然性。打江山不同于坐拥江山时,打江山时君主有求于臣将,想要臣将替他忠心耿耿的卖命,而坐江山时君主却是要求他曾求助帮忙的臣将服从,这些功臣不知道识时务,仍旧还是以之前的心态对待刘邦,这样的举动造就了这些功臣的灭亡。最好的例子就是韩信,他认为自己还是以往那个让刘邦言听计行的大将,认为自己被封了“三齐王”“五不死”,就可以为所欲为,认为自己即使谋反了,刘邦也不能拿他怎样,所以最后是自取灭亡。
原因三:功高盖主、军权集中。“兔死狗烹”,这是说的是韩信,所以说,功劳不可高于主上,并且这些以韩信为首的自恃功高盖主的功臣们,不但不感激君王,反而以自己曾经是开国大将就为所欲为,认为君王理应感激他们的功劳。且不说他们的功劳,说说他们的军权和威望,手握军权,在整个军队中这些大臣们的威望何其之高,所以这样的现象和压力使得刘邦不得不杀他们以立威望。
这样就像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不是你的功劳越高上级领导越喜欢,可能在最开始之初,这是好的,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你的才能盖过了上级,那么你将会成为宰杀的对象,并通过干掉你来提高自己的威望,这就是历史演变的必然性。我个人偏向于第三种原因,功盖盖主和君王需要军权集中,这样的话会让君王自我感觉是高高在上的。
历史人物评价:呼延庆的两面形象
随时代的发展,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往往充满了主观臆断和刻板印象。即便在现代,也常有人对古代历史人物进行过度褒贬,而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呼延庆,他身上的争议备受关注。人们对历史人物的刻板印象我要新鲜事2024-05-30 20:27:040000山海关之战惨烈李自成十八万精锐近团灭十五员大将阵亡
山海关之战是明末清初历史上的一场重要战役,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自成领导的大顺军在这场战斗中遭受了惨败,他失去了重要将领和大量精锐士兵,终被迫撤退。清军趁势进入北京,建立了清朝。这场战斗的失败对于李自成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也标志着明朝的彻底覆灭。我要新鲜事2023-06-28 22:13:470001古代人口中的麟儿是男是女,指男孩(通常用来赞扬别人家孩子)
在一些小说和电视剧中,接生婆在孩子成功出生之后,都会对外面等着的人说“恭喜XXX喜得麟儿”。古代人口中的麟儿是男是女呢?一般来说都是指男孩,男孩是麟儿,女儿是凤髓。在古代的时候,一般麟儿都是用来夸赞别人孩子的。一、古代时候麟儿是指男孩我要新鲜事2023-03-17 15:55:040001司马懿的克星、刘备诸葛亮也不敌的战术大师(张郃)
张郃在三国时期是司马懿、诸葛亮以及刘备等人最大的克星,因为他在战场的战术很难找到破解的办法,张郃在三国时期属于曹操的得力干将,在曹魏五良将中排行第四,张郃并没有像诸葛亮、司马懿等人那么有名气,但他的确是一位被低估的实力大将。张郃在三国时期的影响力我要新鲜事2024-03-15 18:46:570004溥仪在养心殿游玩 无意间发现了一道密旨 揭开了九子夺嫡的内幕
溥仪,作为中国历史上末代皇帝,他的人生充满了波澜壮阔的经历,一系列起伏跌宕的事件构成了他独特的人生画卷。在1908年,年幼的溥仪仅3岁,便被慈禧太后选定为光绪皇帝的继任者,从而踏上了帝王之路。不幸的是,溥仪的登基时间恰逢国家危亡,民众热情高涨的爱国情感充斥着整个国家,而外国列强也虎视眈眈,企图分割中国的领土。在这个充满动荡和变革的时代,溥仪的皇位注定无法长久存在。我要新鲜事2023-08-25 17:42:1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