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端午节食俗,五毒菜(去除身体陈积的瘴气)
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是国内重大节日之一,在人们的印象中端午节的食俗是吃粽子,很多人不知道端午节还有一个食俗,那就是五毒菜。五毒菜曾在民国时期的北京、南京都有存在过,如今大部分人都不记得这个食俗的存在。
被遗忘的端午节食俗

说起五毒菜就不得不提起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说起端午节人们都知道端午节的食俗是粽子。其实端午节的食俗不只是粽子,还有五毒菜,五毒菜又称之为五毒饼,在历史清代至民国时期,北京南京都曾存在过这种五毒饼。

五毒菜,传统节日端午的食俗之一,端午一向被看作是一年中的主要节日之一。周处《风土记》说:“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徐州辛辣类五毒菜就是南楚饮食文化的传承。《荆楚岁时记》:“过年食春饼、萝卜与五辛春盘。”后者,就是徐州人所说的五毒菜。南楚五辛春盘内容为:葱、蒜苗、椒、姜、芥和合而成,是春节所食的佐品,均以辛辣为主。

辛,意味着新的一年开始,食辛五味祛五脏陈积“瘴”气,以求新的一年身体健康。五毒菜传播到徐州第一阶段是春秋战国时,楚国灭掉宋国,徐州被占领为楚地。第二阶段是从楚国大将项族封地的项城传至徐州。显然,后期与项羽、项梁、项伯、项庄有关。

“端阳十二红”是:雄黄酒、黄鱼、咸鸭蛋、火腿、油爆虾、烧鸭、苋菜、玫瑰砂、月季花、石榴花、樱桃、枇杷。旧历五月五日为端午节,老北京人习惯俗称为五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端”、“初”同义,“五”、“午”相通,按地支顺推算,五月为“午”月,故初五日作“端午”,又因午时为“阳辰”,亦称“端阳”。

夏季是虫类最为活跃的时期,在端阳这一天,人们开展驱邪消毒的活动,如用艾叶烟熏、用雄黄水挥洒等,以消除蜈蚣、蝎子、蜘蛛等所谓“五毒”的害虫。陈作霖《金陵物产风土志》说:“端阳有‘五毒菜’:韭菜、茭菜、黑干、银鱼、虾米也。”吃了这种菜,象征性地消灭害人虫,这反映了当时人们一种朴素的环保意识。

清代至民国时期,北京、南京都有专门的灭五毒的食物——五毒饼、五毒菜等。《京都风俗志》记载当时北京富裕人家购买有五毒图案的糕饼,叫“五毒饽饽”,味道甜美,也用来馈赠亲友。这种五毒饼的原料是玫瑰花、蜂蜜、白糖、核桃仁、松仁作馅,外包白面粉酥皮,香甜可口,上面加盖红色的五毒形象。

潘宗鼎《金陵岁时记》记述民国时代南京的五毒菜是杂炒银鱼、虾米、茭菜、韭菜、黑干(木耳)等五种原料制成。这些食物原料并没有任何毒性,南京人只是把它们当作五毒的代表使用而已。
2010年东北出现一金雕,连续2年袭击村民,查明真相后村民被判刑
文|徐泽轩编辑|SHI2010年,在东北的一处农村里发生了一起怪事。一只跟人一般大的金雕接连袭击村民,造成了村民一伤一残,引得人心惶惶,不得安生,很多村民纷纷举家搬离村落。随后,警察收到报警,派出大量的警力驻守村落,持枪跟金雕对峙,才将金雕驱离。然而关于金雕为何袭人仍未能找出原因。最后在警方和当地的动物保护组织轮番调查下,金雕袭人的真相才慢慢被揭开,结果令人大吃一惊。我要新鲜事2023-05-22 15:40:110003古代的知县和县令 一字之差有何不同 (天差地别)
在古代的知县则是辅助县令工作,差了一字意思也天差地别。很多人都觉得知县和县令是属于同一个官职,实际两者之间并不相同。意思相差也是非常多的,但都属于我国古代一些重要地方的官职。知县和县令的出现我要新鲜事2023-02-26 03:00:560000佘太君百岁挂帅其实是假的,穆桂英更是不存在
著名的杨门女将想必大家依旧历历在目,而当中的领军人物则是佘太君,据说佘太君百岁挂帅,但是在历史上的佘太君只享年77岁,那么传说中的佘太君和历史上的佘太君是同一个人吗?这个佘太君到底有多牛?最后又是怎么死的呢?一、佘太君百岁挂帅是假的我要新鲜事2023-03-13 01:20:270000历史上诸葛亮之女诸葛果,终身未嫁最后羽化登仙
说起历史上的枭雄诸葛亮,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诸葛亮的聪明才智让他留下了一世英名,被无数的后人敬仰,诸葛亮后人自然也是备受关注的,在传说中诸葛亮还有着一个女儿名为诸葛果,但是在各大历史记载里却查不到诸葛果的身影,下面小编带你来了解一下。一、历史上诸葛亮之女诸葛果我要新鲜事2023-03-14 14:48:120001史上罕见!国庆中秋同日,今年第几次?下次是哪年?有何规律?
(说历史的女人——第1451期)今年的中秋节就要到了,同时,国庆节也要到了。真正是双节同庆,双喜临门!我要新鲜事2023-05-20 22:06:0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