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统节日天穿节,纪念女娲补天拯救人类(农历正月二十)
民间传统节日有很多,但很多都被人们给遗忘,天穿节就是其中一个。天穿节是民间为纪念女娲补天拯救人类的纪念日,节日日期一般都在农历正月二十日,而如今天穿节早已被人们遗忘,跟小编一起来看看这个属于女娲的节日。
纪念女娲的节日

民间神话“女娲补天”的故事恐怕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天穿节就是民间为纪念女娲拯救人类的纪念日。天穿节每年的节期都不一样,一般都是在农历正月二十五前后。由于主要节俗活动主要是象征性地补缀穿孔的天,所以此节也叫补天节等。

天穿节源于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传说女娲创造人类以后的数年,和颛顼大战的共工努触天柱不周山,结果天穹倾斜,还裂开了窟窿。为了挽救天穹和人类,女娲挑选五色石子,炼成石浆,补好了天上的窟窿。相传女娲补天的日子正好是正月二十,所以后人就把这一天叫做补天日,并用象征性的习俗活动纪念女娲补天,从而形成天穿节。

天穿节在魏晋南北朝时就已存在。旧题东晋王嘉《拾遗记》说:“江东俗号正月二十日为天穿日,以红缕丝系饼饵置屋上,曰补天穿。相传女娲以是日补天也。”南朝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对此也有记载。

此后唐宋各代均有此俗,至清代仍然流行。康熙《广东通志》说:“(夏历正月)十九日,挂蒜于门以辟邪,广州谓为天穿日,作馎饦祷神,曰‘补天穿’。”现在,这种习俗已经不那么流行。

天穿节的主要节俗是象征性地补天,补天的工具则是薄而圆的煎饼、烙饼,叫“补天饼”,典型习俗是把补天饼放在或撕了扔在屋顶上。《荆楚岁时记》记载说:“江南俗正月二十日为补天日,以红丝缕系煎饼置屋上,谓之‘补天穿’。”宋代人的《坚瓠集》也记载说:“以煎饼置屋上,名曰补天穿。”所以,苏轼有“一枚煎饼补天穿”的诗句。

补天穿也叫补天漏、天穿节,也叫补天地,这又与民间的风俗传说有关。相传神话时代,是“二十日天穿,二十一日地穿”,所以不仅要补天,也要补地,所以有“补天地”之称。补天是把饼向屋顶上放,补地则是把饼搁在地上或扔在井里。又传天出了窟窿时,大雨倾盆,洪水成灾;而天穿日又与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时间接近,人们以补天穿来祈祝“雨水之日,屋无穿漏”,所以也就有了“补天漏”之称。

同样的是煎饼,有些地区则是以吃来代表补天。《荆楚岁时记》记载的北方习俗就是如此:“北人此日食煎饼,于庭中作之,云薰天,未知所出。”就是说,煎饼要在院子做,而且要搞得烟熏火燎的。这里,煎饼并未放在屋上,民俗信仰的意思,大概是它已经随油烟升上天空完成了补天的使命吧?
为何我们的神话体系让人感觉混乱不堪呢(太过多元)
神话是人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是人们对于宇宙起源、神灵、英雄等存在的解释和想象。然而,有时我们对于神话体系的理解却感到困惑和乱糟糟。为什么我们的神话体系给人一种混乱的感觉呢?本文将深入解析这个问题,探讨神话体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我要新鲜事2024-01-22 19:57:180002民国名将庾恩旸:因妻子太漂亮遭人暗杀,后代成了家喻户晓的名人
人的生命中会拥抱很多种幸福。比如拥有一位美丽的妻子,或者得到一位相交莫逆的兄弟。但是当这两种幸福交织在一起的时候,结果总是出乎人们的意料。一位名叫庾恩旸的民国中将,曾和蔡锷一起并称为“滇军双壁”。他在辛亥革命中曾立下过无数军功,却因为娶了号称“云南第一美女”的钱秀芬,引起了部下兼兄弟唐继尧的觑视。最终在妻子和唐继尧勾结下遭遇刺杀。我要新鲜事2023-05-19 18:06:500000汉灵帝幸运而又荒唐的一生,宦官与外戚的斗争,致使天下大乱
我要新鲜事2023-12-24 20:45:180000阿拉伯帝国四大王朝:没有几大王朝划分(小王朝众多)
阿拉伯帝国从成立到繁盛的时期内,曾经成立过许多王朝。而在这些王朝内部,并没有所谓的几大王朝的划分。无论是鼎盛的王朝,还是小型的王朝都有很多,而这其中最为著名的其实只有两个王朝。一个是倭马亚王朝,一个是阿拔斯王朝,这几个王朝都属于伊斯兰国家,并且其国内核心统治的区域有所不同,甚至距离较远。一、几大王朝强行融合我要新鲜事2021-08-08 22:19:43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