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统节日天穿节,纪念女娲补天拯救人类(农历正月二十)
民间传统节日有很多,但很多都被人们给遗忘,天穿节就是其中一个。天穿节是民间为纪念女娲补天拯救人类的纪念日,节日日期一般都在农历正月二十日,而如今天穿节早已被人们遗忘,跟小编一起来看看这个属于女娲的节日。
纪念女娲的节日

民间神话“女娲补天”的故事恐怕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天穿节就是民间为纪念女娲拯救人类的纪念日。天穿节每年的节期都不一样,一般都是在农历正月二十五前后。由于主要节俗活动主要是象征性地补缀穿孔的天,所以此节也叫补天节等。

天穿节源于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传说女娲创造人类以后的数年,和颛顼大战的共工努触天柱不周山,结果天穹倾斜,还裂开了窟窿。为了挽救天穹和人类,女娲挑选五色石子,炼成石浆,补好了天上的窟窿。相传女娲补天的日子正好是正月二十,所以后人就把这一天叫做补天日,并用象征性的习俗活动纪念女娲补天,从而形成天穿节。

天穿节在魏晋南北朝时就已存在。旧题东晋王嘉《拾遗记》说:“江东俗号正月二十日为天穿日,以红缕丝系饼饵置屋上,曰补天穿。相传女娲以是日补天也。”南朝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对此也有记载。

此后唐宋各代均有此俗,至清代仍然流行。康熙《广东通志》说:“(夏历正月)十九日,挂蒜于门以辟邪,广州谓为天穿日,作馎饦祷神,曰‘补天穿’。”现在,这种习俗已经不那么流行。

天穿节的主要节俗是象征性地补天,补天的工具则是薄而圆的煎饼、烙饼,叫“补天饼”,典型习俗是把补天饼放在或撕了扔在屋顶上。《荆楚岁时记》记载说:“江南俗正月二十日为补天日,以红丝缕系煎饼置屋上,谓之‘补天穿’。”宋代人的《坚瓠集》也记载说:“以煎饼置屋上,名曰补天穿。”所以,苏轼有“一枚煎饼补天穿”的诗句。

补天穿也叫补天漏、天穿节,也叫补天地,这又与民间的风俗传说有关。相传神话时代,是“二十日天穿,二十一日地穿”,所以不仅要补天,也要补地,所以有“补天地”之称。补天是把饼向屋顶上放,补地则是把饼搁在地上或扔在井里。又传天出了窟窿时,大雨倾盆,洪水成灾;而天穿日又与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时间接近,人们以补天穿来祈祝“雨水之日,屋无穿漏”,所以也就有了“补天漏”之称。

同样的是煎饼,有些地区则是以吃来代表补天。《荆楚岁时记》记载的北方习俗就是如此:“北人此日食煎饼,于庭中作之,云薰天,未知所出。”就是说,煎饼要在院子做,而且要搞得烟熏火燎的。这里,煎饼并未放在屋上,民俗信仰的意思,大概是它已经随油烟升上天空完成了补天的使命吧?
千古一帝的李世民 晚年是昏君 这个结论根本站不住脚
李世民在隋末时期,面对人口大萧条和经济崩溃的情况下,在农业社会的生产力基础上,用了23年的时间完成了汉初四代人所取得的成就,将华夏从低谷中拯救出来,并推向了巅峰,还创造了良好的社会风气。这样的成就下,李世民或许有一些自豪感,甚至自满,但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确实非常了不起。当然,李世民虽然不如神仙圣人,但圣人未必能取得李世民那样的成就,而神仙本身就不存在。我要新鲜事2023-12-14 19:37:12000296东汉末年的军阀朝廷还会给他们发俸禄吗(不会)
东汉末年,一个由政治动荡和军阀割据主导的时代,朝廷的权威和影响力日渐衰减。在这个背景下,地方官员是否还能从中央朝廷领取俸禄,成为了一个颇具讨论意义的问题。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答案是否定的——东汉末年的军阀朝廷并不会给他们发放俸禄。我要新鲜事2024-03-02 17:53:230005罗马帝国为什么衰落那么快(政治动荡和军队削弱)
罗马帝国的衰落是历史学家长期研究的课题,该事件的复杂性和多维性使得其成为历史学界的一个焦点。尽管关于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有诸多假设和理论,但政治动荡和军队削弱无疑是其中最核心的因素。一、政治动荡:权力斗争与领导危机我要新鲜事2024-01-31 21:40:430002犹太人高智商原因是什么,原因就这三点(赶快来了解下)
说起犹太人,我们想到就是他们智商非常高。而且犹太人还获得了很多诺贝尔奖,还出了像爱因斯坦和马克思等伟大人物,他们为社会做出非常大的贡献,被很多人敬仰。我们都知道犹太人很聪明,那么为什么犹太人智商高出我们常人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下!犹太人高智商原因是什么一、犹太人基因好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2:13:430000竹书纪年的诡异:舜将尧囚禁起来才成为首领(不是通过禅让)
在西晋时期出土过一批春秋战国时期的竹简,是魏国史官记载的史料,后人为其取了个名字叫做《竹书纪年》,这是中国四大编年体史书之一。这批竹简出土之后引起了轩然大波,这是因为其上记载的内容及其诡异,和别的史书,如《史记》等所记载的内容相差甚大。竹书纪年的诡异我要新鲜事2023-05-11 19:44:0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