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八达岭长城名字的由来,盘点各种角度八达岭长城图片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每年都在不断的有很多旅客慕名前往北京旅游,去了北京一定要去逛的地方除了天安门广场就是八达岭长城了,看到八达岭长城图片就觉得一定很壮观,关于长城的传说和故事也有很多,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北京八达岭长城名字的由来是什么你知道吗?下面一起来看看。
一、北京八达岭长城名字的由来

北京八达岭长城名字的由来是什么呢?八达岭长城在古代就享有“天下九塞”之一的美称,古代人们辛勤劳动的成果,但是网络上竟还出现了中国的长城是外星人帮助健造的这种荒谬的说法。明末学者顾炎武曾两度登临,并赋诗盛赞“雄托朔地当年大,不断秦城自古长”。对于八达岭这一名称的由来,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兼而有之,考证起来非常有趣,同时也足见八达岭长城载誉天下的盛名。

当地传说元代曾有一位名叫“巴达黎黎”的皇帝巡幸到此,看到关山险峻,崇峦叠翠,于是龙颜大悦,给此处赐名曰“巴达岭”,后人讹传为“八达岭”。这个解释未必真实,因为不但找不出史料依据,而且也查不出元代有过一位名叫“巴达黎黎”的皇帝。实际上,在八达岭所在的延庆县,确曾降生过一位元代皇帝,不过,他的名子叫爱育黎拔力八达,含有“八达”二字,也许“巴达黎黎”是一种误传。但联想到元朝时皇帝们每年要从北京到上京来往一次,而处于必经之路的八达岭,被这位皇帝乘兴赐名,还是有一定可能的。

还有人传说明末李自成率军征战到此,由于关城易守难攻,大军受阻,累日不进,不由心急如焚。这时探马来报,前方还有七道险关。李听罢长叹一声,心想这第八道关都过不去,看来强攻是不行了,于是改途而去。后来这里被称“八道岭”,继而成为“八达岭”。

在明代,八达岭曾一度成为防守满族军队的前哨阵地。因为在古代汉人把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称作“鞑靼”,所以有人认为八达岭是“把鞑岭”(意为把守鞑靼之岭)的谐音和误传。但这一观点似乎也缺乏有力的依据。看来,最可信的还是《长安客话》中的:路从此分,四通八达,名“八达岭”了,这就是北京八达岭长城名字的由来了。看到这些各种八达岭长城图片,是不是很想亲自去领略一下呢?
二、说法重重难以考证

但是也有说法认为,北京八达岭长城的由来是由“八大岭”谐音而得名。因这一带山峦层叠,地势险峻,据说所建的长城在这里要转八道弯,越过八座大的山岭,当年兴建这段长城很艰难,工期迟迟完不成,曾先后有八个监工为其而死。

最后通过仙人的点化,采取“修城八法”,即“虎带笼头羊背鞍,燕子衔泥猴搭肩,龟驮石条兔引路,喜鹊搭桥冰铺栈”,才把建筑材料运送到山上。所以人们就把这段长城称为“八大岭长城”,后来地名就谐音成“八达岭”。

由“把鞑靼”谐音而得名。据传明代时,八达岭一带曾一度成为防守满族军队的前沿阵地,因明时汉人把东北方的满族人称为“鞑靼”,所以有人认为八达岭是“把鞑靼”(意为把守鞑靼之岭)的谐音。

由“八道岭”谐音而得名。传说明末李自成率起义大军征战到此,受阻于长城之外,李自成心急如焚。这时探马来报,说前方还有八道险关。李自成听罢长叹一声:“这里的八道岭实在是难以越过,看来强攻是不行!”于是命令起义大军改道而去,后来这里被称为“八道岭”。但是以上说法一直没有得到科学的考证,所以最好的说法还是上面提到的《长安客话》中的解释:“路从此分,四通八达。”
三国时期两大风流人物是谁(诸葛亮司马懿)
在三国这一历史舞台上,诸葛亮和司马懿无疑是两颗最耀眼的星。他们以其非凡的才华和独特的人生轨迹,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慧和忠诚的品质,成为了蜀汉的辅佐之才;而司马懿,则以深沉的策略和冷静的心性,为曹魏政权的稳固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也充满了戏剧性的对决,让后人对他们的评价褒贬不一。一、诸葛亮:智慧与忠诚的化身我要新鲜事2024-03-14 16:16:380000包拯为啥变成了阎王 这其中有什么说法(阎罗王)
包拯成为阎王是人们的美好的想象。在我们的印象当中,一直以来地府的主要掌管者就是阎罗王,而就我们所知,阎罗王在阳间的时候,有一个名字就是包拯,包拯在我国历史上留下来了公正的民生,所谓的明镜高悬,说的就是包拯。他在我国宋朝时期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官员,并且在法律以及判案方面都有着自己的认知,曾经担任过刑部尚书以及开封府府尹的多个职位对于我国的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公正无私我要新鲜事2023-07-10 22:13:430002非洲暴君博卡萨:扳倒表弟做总统,贪财好色爱养狮,最后遭弃孤病死
1921年2月12日,一位暴君诞生了。他叫让·贝德尔·博卡萨(为了方便,以下写为博卡萨)。我要新鲜事2023-05-20 08:30:170001四大汗国为什么不打明朝:自身难保(汗国并不团结)
明朝建立,也就是元朝灭亡的时期,四大汗国已经不复存在了。四大汗国与元朝对峙了很长一段时间,并且相安无事的并存了很久。明朝建立之前,四大汗国就因为争夺领土自相残杀,导致其中三个国家已经灭亡。剩余的一个汗国也因为内部分裂问题自身难保,根本抽不出时间和精力来攻打明朝。彼时的明朝刚刚建立,势力强劲,汗国自然不敢先去攻打。一、四大汗国并不和睦我要新鲜事2023-05-12 04:41:290002石勒为何敢自视与刘秀匹敌呢(拥有同样的入场券)
石勒作为五胡十六国时期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仅仅割据一方,却敢自视与刘秀匹敌。这种自信和野心是从何而来的?本文将通过对石勒及其时代背景的深入研究,揭示他背后的动力和心理,为读者解开这个谜团。我要新鲜事2024-01-27 21:25:07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