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八十一日血泪抗清史,全城殉国无一投降(被屠17万人)
清军入关之后,整个神州大陆上哀鸿遍野,满清因为人数较少,为了能够巩固王朝避免动乱,在当时就疯狂的屠戮汉人,而江阴八十一日虽然惨痛,却是其中最有民族气节,最振奋人心的惨状事件。整个江阴城在清军围攻下无一人投降,每一个平民都拿起武器抵御外敌,最后全城殉国被屠杀17万人。
满清大屠杀: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八十一日、大同之屠、广州大屠杀
江阴八十一日:清军屠杀17万人

剃发令的颁布是清军为了巩固统治地位,强行将满汉人民融合的强制手段,嘉定三屠和扬州十日就是最好的证明。而江阴人民为了抵抗剃发令,发动全城的人进行抵抗,与清军前后斗争了八十一天,故称“江阴八十一日”,最后全城殉国,被屠杀17.2万人。

但在江阴人民的抵抗之下,清军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损失,不仅折损了三个王爷、十八个大将,其二十四万大军也折损了7.5万人,最后仅有53个江阴人躲了起来而得以幸存,这是整个满清大屠杀中最有民族气节的抗清事件之一。
江阴八十一日的血泪抗清史

1645年夏,在满清大军南下的过程中江阴降清。就在这个时候,清朝派出了一个投降清朝的前明官吏方亨继任为江阴新的知县。方亨依照清朝惯例,颁布了剃发令。

这样一来迅速激起了民众的反感,阴历六月二十八日江阴人民请愿保留发式和衣冠。方亨却破口大骂,众人大怒,骂道:“你身为中国进士,头戴纱帽,身穿圆领,来做鞑靼知县,不知道羞耻吗?”方亨暂停所议。

此后,方亨召集当地诸生百余人及乡绅、百姓会于文庙。众人表示现在江阴已尽归顺,应该没有大的事情了,方亨说:“只剩下剃发了。”众人道:“发可不剃吗?”方亨道:“这是大清律法,不可违背。”说罢就回衙了。诸生许用等人聚集不去,在明伦堂共同立誓道:“头可断,发决不可剃!我中国男儿岂可失身!!”。

正在这时,常州府发来严令剃发的文书,其中就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话。方亨叫书吏把府文写成布告张贴,书吏写到这句话时,义愤填膺,把笔扔到地上说:“就死也罢!”消息很快传遍全城,立刻鼎沸起来。方亨看到江阴士民不从,秘密报告常州府请上司派兵“多杀树威”。结果,这封密信被江阴百姓搜获,于是在闰六月初二日擒住方亨,斩杀清差,推陈明遇为首,以“大明中兴”为旗号,自称江阴义民,正式反清。

陈明遇却感到自己缺乏军事组织才能,在他推荐下江阴士民把乡居的原任典史阎应元迎接入城担负守城重任。江阴不过是一座小小的要塞,全城仅九万多人。被百姓们推举为守城统帅的阎应元既无在扬州抵抗清朝军队的一品大学士史可法的十万大军,又无在嘉定抵抗清朝军队的三品通政使侯峒曾的地位显赫,但他居然应全城百姓重托,担当起了九万平民百姓的指挥官。阎应元入城后,立即把全城的户口分别丁壮老幼详加调查,挑选年轻力壮的男子组成民兵,会合乡兵分班上城,每个城垛十名,按时换班,分守四门。

在江阴被围困的八十一天当中。十万江阴百姓面对二十四万清军铁骑,两百多门红夷大炮,血战孤城,击毙清军七万五千余人,包括亲王三名,大将军十八名。最后城破,屠城,江阴百姓九万七千余人无一投降,男女老少纷纷与满人血战到底,力不能战者尽皆投井自尽,妇女多贞烈,投河而死。七岁孩童,毅然就义,无一人顺从。英勇悲壮,全城仅老幼53人藏于古塔中幸存。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被后世称为“江阴抗清三公”。
1940年魏巍发表一篇文章,杨成武看到忍不住大骂:混账,这是泄密
1940年9月,正值初秋时节,晋冀大地一片肃杀,由八路军总部发起的百团大战正进入到了第二阶段。时任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的杨成武领命出兵,指挥所部兵马进攻华北重镇涞源和灵丘,誓要将这两颗楔在我革命根据地心口的钉子给拔掉。但在开战前夕,杨成武将军的作战计划却被一位革命作家魏巍写成了通讯,甚至还公然发表了出来!我要新鲜事2023-05-23 11:12:310000夏朝都亡了 商朝频繁迁究竟是为了躲谁 (军事考量)
夏朝灭亡,商朝频繁迁都,是应更好的维护自身统治和军事上的考量。在中国的古代社会之中,有很多的王朝都是在定都之后还选择再次迁都,觉得能够找到更好的地方,例如朱棣迁到北京。当时是有着正当的理由,可是还受到了极大的阻力,有一些官员就是觉得会劳民伤财,耗费人力物力。一般在定都之后都不会再去迁都的,可是在历史上的商朝,确实频繁的迁移都城。迁都5次我要新鲜事2023-04-02 02:27:520000年羹尧西征归来 雍正让百官跪地相迎 他却马都不下 雍正:杀
君臣关系中,皇帝的心思常常令人捉摸不透。古人云:伴君如伴虎,皇帝的心思难以琢磨,所以作为臣子,要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触怒了皇帝,招来杀身之祸。这既是为臣之道,也是为了自保之道。在清朝,有一个人却背道而驰,即使雍正带领百官跪地迎接,他也拒绝下马,如此依仗宠信,蔑视圣上的人,自然也不会有好下场。这个狂妄的臣子就是大清历史上闻名遐迩的年羹尧,他的结局想必大家都在清宫剧中见过,那是极为悲惨的一幕!我要新鲜事2023-07-15 21:22:28000164春秋战国时期,为何中原地区分裂了几百年?为何这期间没能统一?
在秦朝出现之前,中华大地上并没有真正的统一国家,根本无所谓“统一”与“分裂”。春秋战国这五百多年,是华夏各个国家,先通过武力征服和文明教化,将中原四周文化较落后的族群,整合进了“华夏文化圈”。然后,华夏各国之间又通过长期的战争,最终整合为一个华夏帝国的过程。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0:27:330000多尔衮为什么不自立为帝:扶持顺治(自己掌握大权)
多尔衮没有争夺皇位并且没有自立为帝,主要是因为多尔衮的内心中也非常的矛盾,因为多尔衮没有绝对的把握,如果多尔衮想要夺权篡位,那么也是有一定的失败性。莫不如将皇位给顺治,然后自己还可以在朝中掌管大权。当时的多尔衮其实是与豪格在争夺皇位,因为顺治帝的年龄比较小,所以作为叔叔只能以扶持侄子为借口,然后去管理朝廷。一、多尔衮是否有谋逆之心我要新鲜事2023-05-11 10:42:1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