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劓刑?魏美人被楚王处以劓刑(一辈子忍受痛苦和丑陋羞辱)
导语:夏商时期的劓刑是五刑之一,算得上是中国古代刑罚历史最久远的了。劓刑早在上古时期就已经产生了,听说倾国倾城的绝世美女魏美人被送到楚国后,被楚王下令施以劓刑。那么你们知道什么是劓刑吗?接下来就由探秘志小编为大家讲解什么是劓刑吧!大家赶紧一起往下看~~
魏美人被楚王处以劓刑

战国时期,各国诸侯混战不断,强国兼并弱国,弱国依附强国。这个时期的君王和他们的谋士,都在一门心思的扩充自己的势力,有的为了不被吞并,选择联盟,而有的为了一起瓜分小国,联合出兵讨伐。为了讨好他国,不少稀世珍宝,良驹美女,都被当作礼物送给君王。当时有名的美女,很多都摆脱不了这样的命运,她们不是被自己的君王纳进宫,就是被当作礼物送给别国的君王,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倾国倾城的魏美人就是这其中一个悲剧人物的代表,她被当作礼物从魏国送到楚国,并因此失去了自己的生命。魏美人怎么死的,现在可以根据史料记载得出确切的答案。

史书详细记载了魏美人怎么死的,在被送到楚国后,魏女深受楚王的宠爱,而正是这宠爱成了杀死她的利刃。楚王的王后郑袖常年在深宫中,这样的深宫生活练就了她的心狠手辣,再加上善妒成性,这样的女人眼中,是完全容不下魏美人的存在的。郑袖假意与魏美人交好,不仅让魏美人对她感激不尽,更让楚王看到了她的大度谦让,可谓一箭双雕。

之后郑袖骗魏美人说她的鼻子有缺陷,让她以物遮挡,而后又转身告诉楚王,魏美人嫌弃楚王身上有异味,所以用东西挡着鼻子。听到此话的楚王大怒,不由分说便将魏美人发落,处以劓刑。

魏美人的死让很多人觉得惋惜,咒骂郑袖的狠毒和楚王的残暴。但是关于魏美人怎么死的,有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除了楚王和郑袖的原因,魏美人自己也有过错。在当时各国混战的情况下,魏美人就算再单纯,也该知道,宫中的女人不可轻易相信,而君王的宠爱也要用智慧把握,后宫的战争一点不比沙场弱,这里满是杀人不见血的人。魏美人连最基本的判断力都没有,也不能不说是丧命在自己手中了。

什么是劓刑?
夏商五刑之一,即割掉鼻子的刑罚。劓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刑罚,属五刑内肉刑的一种,被处劓刑的受刑人被割去鼻子。汉文帝时,将应受劓刑的罪改为笞刑,赢虔又因教导太子无方,而被秦商鞅处以此刑。在隋以后,刑典中即不再有劓这种刑罚。
鼻子是人呼吸和辨别香臭的器官,鼻子被割掉虽然并不会危及人的性命,但其对人形象的损害是很大的,同时对人的人格尊严也是很大的摧残。因此,劓刑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对犯罪行为的惩罚,更重要的是一种羞辱之刑,伴犯罪者一生。

赢虔遭受劓刑
嬴姓,名虔,秦孝公兄长,秦惠文王嬴驷之傅。秦献公庶子,就是公子虔(生卒年不详)。《史记》中没有嬴虔的传,关于嬴虔的事情是在商君列传中提到的。小说大秦帝国的嬴虔形象是作者虚构的。
令行於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於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於公战,怯於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卫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於边城。其後民莫敢议令。因此在太子犯法事件中,赢虔并未遭受劓刑。

於是以鞅为大良造。将兵围魏安邑,降之。居三年,作为筑冀阙宫庭於咸阳,秦自雍徙都之。而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行之四年,公子虔复犯约,劓之。居五年,秦人富彊,天子致胙於孝公,诸侯毕贺。公子虔遭受劓刑是在商鞅任大良造的第七年,是因为犯了其他的秦法。

劓刑的起源发展
劓刑产生的年代极为久远,上古时,就已实施劓刑,《易经》中曾说:“其人天且劓”。劓刑在夏、商时已普遍使用。据说,夏时受过劓刑的有上千人。商代盘庚迁都到殷之后,下诏说:“乃有不吉不迪,颠越不恭,暂遇奸宄,我乃劓殄灭之,无遗育,无俾易种于兹新邑”。意思是,对那些不仁不义、桀骜难训、一有机会就干坏事的人,轻者割去鼻子,重者处以死刑,使他们断子绝孙,务必使新都城内不再有这一类人。
周代,受过劓刑的人常常被派去守关。因为他们被割鼻之后,面貌丑陋,不宜在稠人广众中生活,他们自己也不愿呆在人多的地方,于是甘心接受命运的安排,到偏僻寂静的远处了此残生。当时距京师五日里之外的三关有十二座关门,都是由那些受劓刑的人把守。

明代是各种酷刑肆虐的时代。在朝廷正式颁发的刑律之外,上至皇帝,下至吏役,使用非法酷刑简直不择手段。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占领南京后,在惩治忠于朱允炆的朝臣时用到的五花八门的刑罚,其中就有割鼻。
春秋战国时期,劓刑演变成一种很普通的刑罚,甚至还成了区分人群的标志,据说秦灭六国以后,秦始皇把俘获的六国王族都处以了劓刑。

西汉时期,汉文帝刘恒下令废除肉刑,也将劓刑这种刑罚改为笞三百。刘启时期更是改为了笞二百。自此以后,劓刑这种刑罚便从官刑中消失。唐、宋、明、清等朝代,官方的刑罚中也未见过劓刑。
但这也不代表私刑当中不会出现,明代是各类酷刑肆意横行的朝代。除官方设定的刑罚之外,上至皇帝,下至百官,都有非法酷刑的存在。朱棣在发动“靖难之役”时,就曾用过劓刑来惩治那些忠心于朱允炆的朝臣。

蛮邦人以无鼻为美
据史料载:古有华夏上国,流行劓刑,受罚者甚多,羞见世人,只好逃匿蛮邦之地流落谋生。久而久之,凡遭受劓刑者,都知道蛮邦有一个地方为劓刑者的汇聚生存之地,遂纷纷奔往,从而逐渐在蛮邦形成了一个"无鼻子人群体"。生疏之地,无人相识,且后来者也都是无鼻之人,大家相互看看,彼此彼此,继而就成为一种生活常态了,倒也相安无事。
感到奇怪的是蛮邦人。因为蛮邦无劓刑,官民不知道劓刑者们为何无鼻的原因,自然要好奇打听一下。劓刑者们不便说出自己是犯罪受罚的原因,遂撒谎哄骗蛮邦人:我们之所以没有鼻子,乃是源于我华夏上邦美容之故。我堂堂文明古国,向来视无鼻为俊美,凡爱美者,无不割掉鼻子,以博取他人、美人赞赏青睐!

蛮邦人久闻华夏上邦之文明,甚为羡慕向往,再仔细看看观看无鼻者们的形象,回家后相互对视,越看越觉得自己脸上的鼻子是多余之物,十分难看。此时,蛮邦朝野舆论纷纷,纷纷上书要求国王改革蛮邦时弊,吸收华夏上国外来文明,振兴蛮邦。面对朝野上下巨大压力,国王宣旨进行改革:凡蛮邦子民,不管男女老少,即日起一律学习执行华夏上国审美标准,割掉鼻子以振兴蛮邦美容事业,违令者斩;而为了使蛮邦万民能够鉴别美丑,国王和王后、皇亲国戚一律不准割掉鼻子,保持其丑陋容貌,永生永世作为蛮邦万民美丑之鉴!
为了显示圣旨的威严,国王在旨意的最后又加上了一段话:圣旨就是法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谁敢违犯,杀无赦!王旨一下,疾风般席卷蛮邦。 数日后,蛮邦子民皆变成无鼻美男女,只有国王、王后和皇亲国戚们,丑陋的活着。蛮邦万民每当议论起国王之大义来,无不感动涕零。

结语:看完上述小编为大家讲解的什么是劓刑,相信大家对这一古代刑罚有了详细了解。劓刑就是将人的鼻子割掉,这种刑罚虽然不会短时间取人性命,但是会一辈子让人忍受长久痛苦以及丑陋耻辱。
荀攸和荀彧的关系:叔侄和同事关系(同为曹操谋士)
三国时期人才鼎盛,因此有不少的名人趣事,还有许多出名的谋士,比如说诸葛亮就是当时最出名的一个谋士了,而与之敌对阵营的曹操也是有许多厉害的谋士的,比如说荀攸和荀彧两个人,那么他们的名字这么相似,到底有什么关系呢?接下来就跟着探秘志的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荀攸和荀彧的关系我要新鲜事2023-05-13 11:00:410000中条山战役中是否有800勇士跳黄河之事?此800人为何均为陕西冷娃
(说历史的女人——第1416期)中条山战役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之后,中国军队在华北进行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也是国军在华北正面战场对日军的最大的一次会战。此战中日双方投入了近30万兵力(日方还很郑重地称之为中原会战),可谓兴师动众。但对此次大战,包括史学界和民间都历来充满争议。我要新鲜事2023-05-20 23:40:140001吴道子简介:唐代著名绘画大师(被画史尊称为画圣)
古代有许多画家,而吴道子就是古代最著名的画家之一,被人们尊称为画圣,之前还曾有人拍过以他为主题的纪录片,可见吴道子在画史上的重要性,据说吴道子的一生也十分的跌宕传奇,那么接下来就跟着探秘志的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这位唐代绘画大师传奇的一生吧!吴道子简介我要新鲜事2023-05-13 09:57:570000"打更"中的五更是几点?指凌晨3点—5点(打更时间表)
“打更”是我国古代时期的一种“夜间报时方式”,也应运而生了“更夫”这个职业(在解放后便消失),在“打更”又分为“五更”(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那么你知道这里面的五更是几点呢?在古代一更便是代表着2小时,而五更所指的便是“凌晨3点-凌晨5点”这个时间段!古代“打更”时间表古代“打更”时间表我要新鲜事2023-03-17 11:29:390001罗马帝国是现在的哪个国家:意大利(坐落于古罗马的都城)
罗马帝国是现在的意大利。罗马帝国在疆域的巅峰时期,其领土面积要比意大利多上许多,但是其都城所居的区域大致与现在的意大利相符。罗马帝国最初只是一个小小的城邦,而随着其内部经济与文化的蓬勃发展,罗马的军事实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最终城邦成为了一个国家。国家领土稳步扩张,古罗马也从一个小国逐渐成为影响力极为深远的一个大国。一、古罗马沉迷领土扩张我要新鲜事2023-05-12 02:01:2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