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棘请罪的主人公是谁?廉颇和蔺相如到底谁是错的
解答:负荆请罪是一个出自《史记》的成语故事,讲述的是赵国名将廉颇背着荆条给蔺相如赔礼的事情,现在用来比喻主动认错,并请求对方的原谅,下面就跟着探秘志一起来看看吧!
负荆请罪的主人公是谁?

负荆请罪其实就是《史记》中关于将相和的一小段故事,其中的主人公廉颇将军是战国时候的“四大名将”之一,曾经一举攻下齐国,占领晋阳,赵王就直接封他为上卿,后来还陆续抵抗了秦国和燕国的入侵,晋升为相国,被称为信平君。可以说他的英勇果断才造就了他当时的成就,一步步的晋升都是他靠着实打实的战功得到的。

而另一个主人公蔺相如原本只是一个官宦家的舍人,也就是出谋划策的门客,所以廉颇认为他全就是靠着一张嘴,没什么了不起的,即便是后来蔺相如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完美的化解了秦国的挑衅,比如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等,依然让廉颇无法接受他和自己平起平坐,甚至后来还高自己一等。
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

廉颇想着一定要给蔺相如一个下马威,结果蔺相如知道了廉颇的心思,便天天躲着他,连上朝都请病假,下面的人议论纷纷,后来蔺相如才说出了自己的顾虑:“秦王不敢进攻赵国,都是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呀!”,这话一传到廉颇的耳朵里,廉颇瞬间就觉得自己不应该这样做,要顾全国家的利益。

于是便光着身子,背上数根荆棘条,亲自到蔺相如的府上请罪,蔺相如知道后赶紧出来迎接,这才化解了俩人之间的矛盾,后来齐心协力的保护赵国。不过廉颇的结局并不是太好,他后来因为赵孝王去世,被新王废除了官职,还不断的遭到排挤,就一气之下陆续投奔了楚国和魏国,魏王最终收留了他,但并不信任他。

而就像蔺相如所说的一样,当赵国新王继位后,听信谣言,替换了廉颇,导致秦军打击进攻赵国,40万赵军被杀,赵国几乎全军覆没,而蔺相如也在这时候去世了,赵国便完全的失去了庇护,后来幸亏其他五国仗义相救,才暂时避免了灭国的命运。
结语:廉颇和蔺相如就像望梅止渴的主人公一样,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让人们从中学到了很多做人处事的智慧。
古代四大美女是谁:貂蝉(或为虚拟人物)
古代四大美女分别是貂蝉、王昭君、杨玉环以及西施。这几个人分别生活在不同的年代,但却因为过于美貌而被历史所记住,每个美女都有自己的典故,并且有与其相关的成语。相应的,因为过于美丽,她们在历史上也有不小的争议。这四大美女虽然都很漂亮,但是美丽的侧重点却有所不同,都漂亮的有辨识度。人们可以通过还原画像,准确判断出具体是谁。一、王昭君我要新鲜事2023-05-12 09:23:190000伍姓起源和来历:伍胥以五行之术战胜蚩尤(被赐姓为伍)
伍姓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黄帝时期的大臣伍胥,他是黄帝在攻打蚩尤的时候,意外获得的一位得力术士,当时就是胥以五行之术攻克了蚩尤,最终使得黄帝大胜,所以黄帝赐封于胥为伍姓,从而才有了伍姓氏族,著名的伍子胥就是他的后裔。伍姓起源和来历1.源自黄帝大臣伍胥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9:04:150001董卓死前喊的一句话 成为网络热词(董卓之死)
董卓死前大喊了一声吾儿奉先何在。董卓出身地方豪强,从小就体格强悍,凶悍残暴,即便是附近的羌人也对他是敬畏三分,为了能够让羌人帮他扩展地盘,培养亲信,每次羌族首领到他家做客时,他都会杀羊宰牛,热情款待。因此,在羌人眼中,董卓虽然凶悍,但却是慷慨,所以他们也都愿意听从董卓的调遣,而董卓的势力也因此不断的扩大。董卓政变我要新鲜事2023-05-20 02:25:410000长平之战赵国为何会输掉(内部矛盾导致分裂)
长平之战的过程极有可能是,白起正面用后勤部队诈败,损伤至少超过1/3,并且不断向后溃退,引得赵军整个防线前移,随后,赵括为扩大战果将各个防线的赵军抽调出来增援前线,已达到尽最大能力杀伤秦军的效果,而秦军在开战之前,就已部署的25000骑兵趁势攻占长平关。我要新鲜事2024-01-18 20:11:5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