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器晚成的主人公是谁?年少被瞧不起最后却当上安阳侯
解答:大器晚成主要讲述的就是魏国重臣崔林,他在年轻时没有什么成就,所以只有他的兄长崔琰看重他,但是后来经过他一步步的努力从县长坐到了安阳侯,大器晚成常用来比喻一个人的才能越大往往成名的时间越晚,下面就跟着探秘志一起来看看吧!
大器晚成的主人公是谁?

崔林是魏国民将崔琰的弟弟,清河郡武城人,他所在的家族也是北方有名的“清河崔氏”,这个家族的发迹也是从崔林开始的,东汉之后,崔琰和崔林在曹魏占有了重要的一席之地,崔琰曾是魏国尚书后迁中尉,崔林还开启了任三公就被封为列侯的惯例,因而清河崔氏就逐渐步入了贵族门阀的行列。后来崔氏家族也是出现了不少文豪伟人,到唐代崔氏家族甚至出现了12位宰相,被列入五姓七望的行列。

崔林在魏文帝在世期间,曾任幽州刺史,司隶校尉,明帝时才被封为安阳乡侯。由于幽州和夷狄接壤,崔林在担任幽州刺史期间,需要处理好要塞,但是崔林却认为应该用温和的方式解决边境蛮夷问题,再加上不屑于讨好上司吴中郎,便被吴以不整治边境的理由,降级为河间太守,但是崔林在任期间,边境要塞民族确实也没有任何的作乱行为。
大器晚成是什么意思?

崔林的哥哥崔琰本来是袁绍手下的门客,就像完璧归赵中的蔺相如一样,但是袁绍战败去世之后,崔琰则利用一番话打动了曹操,这就投靠在了曹操的名下,当时曹操听完他的话不仅就对他表达了歉意,还在之后重用了崔琰,在这之后崔琰也帮了曹操很多,在立太子时,也不偏袒侄女婿曹植,不仅为人公正,而且对于人才的赏识也有独到之处。

堂弟崔林在家族中本来不受重视,因为年轻的时候没有什么成就,但是崔琰一直认为他肯定是大器晚成之人,因为做大事的人往往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所以成器的时间比较长,成名也较晚,后来真的被崔琰言中,崔林不仅在曹操手下做到了御史中丞,后来曹丕继位之后,还被封为了安阳侯,在魏国的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后来人们就用大器晚成来在比喻做大事的人成功的时间都比较晚,以鼓励那些郁郁不得志的人。大器本来是指类似鼎和钟之类的器皿,而晚成则是因为器皿的形状巨大,所以铸造的时间也比较长。这一成语最早出自《老子》,后来被广泛的运用在日常生活中。
结语:大器晚成的主人公就像负荆请罪的主人公蔺相如一样,刚开始没有什么名气,随着才能的逐渐显露,才让人们看到了他的成就。
我国史上一个昏庸皇帝 当官都得子宫(昏庸皇帝)
昏庸的皇帝命令进朝当官都得子宫。刘敞是五代十国时南汉的皇帝,他17岁登基,登基后他才发现一个非常尴尬的事情,就他居然不会治国,而且对治国呢是一窍不通,于是他就把朝政大权交给了宦官陈延寿以及一个女官来打理,一些宫女都能做了朝廷官员,可想而知南汉的朝廷还得有多混乱。刘敞不管朝政,整天在后宫歌舞升平。特殊癖好我要新鲜事2023-05-24 21:37:030002老农家里发现圣旨 专家建议上交国家(真实圣旨)
老农家里发现的圣旨是皇帝赐给先祖。甚至作为古代皇帝下达命令,颁布一些重大决定或者是重要言论的工具,一般只有官员是能够拥有的,普通人是很难见到。然而在河北的一位农民的家里却发现了一道圣旨,农民表示是祖宗留下来的传家宝,可是专家却建议说上交给国家。真实圣旨我要新鲜事2023-08-09 20:57:45000084年村民下河淘到千年“蚕宝宝”,借50元路费上交,现成镇馆之宝
在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有一枚造型精致,小巧玲珑的鎏金铜蚕,即使历经两千多年的岁月洗礼,依然栩栩如生。这枚鎏金铜蚕是一件国家一级文物,也是该馆的“镇馆之宝”。您可千万别小看它,在一带一路的国际合作论坛演讲中它曾闪亮登场,见证了二千多年前先辈开辟丝绸之路的历史。但这枚铜蚕并不是考古发掘出来的,而是1984年一位陕西的农民在河里淘金时发现的。下面我们就来说说这枚颇具传奇性的陕西网红是如何发现的。我要新鲜事2023-05-24 07:17:050000曹植怎么死的,世子之争中败给曹丕(郁郁而终)
曹植是曹操的三儿子,曹植怎么死的起源还要从世子之争说起,曹植实力被曹操看好,但曹丕才是长子,因此遭到群臣反对。曹植怎么死的是在曹丕继位之后,曹丕一直不重用曹植,而是将他分派封地远离朝廷,最终曹丕报复得不到实现,郁郁而终。一、曹植在世子之争中落败我要新鲜事2023-03-14 11:15:4700002009年,广东女孩被侵犯,母亲带人当街打死罪犯,最后被判刑5年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2009年,广东一个酒店内,一个昏睡的女子刚刚醒来,察觉到自己在一个陌生的环境,充满警惕的查看了四周。直到看到身边躺着一个同样还在睡觉的男人,女生恐慌的尖叫起来,同时她也感受到了身体传来的异样感。男人被女生的尖叫声吵醒,与女孩子恐慌的样子不同,男人反而是气定神闲的和女生聊上了天。我要新鲜事2023-05-25 09:23:0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