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不释卷的主人公是谁 源自三国志,主人公为吕蒙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4:04:180阅
手不释卷,里面的主人公就是吕蒙。这个故事出自于三国志。手不释卷是一个汉语成语,所讲述的意思是书本从来不会离手,并且非常的勤奋好学。经常用于比喻一些爱读书的人群。其实在当今社会,有很多人都喜欢读书,认为学海无涯。并且多读书能够增长自己的见识,尤其是在学习知识之后,能够让自己在社会上拥有一席之地。能够找到好的工作,同时也能够使家庭更加幸福。
一、吕蒙和手不释卷的关系

这个故事出自于三国时期,当时的吕蒙是吴国的一名大将。由于自己没有任何的文化知识,所以孙权一直在鼓励吕蒙让其学习书法,并且也要学兵法。但是吕蒙在军队里面事情非常多,所以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

但是孙权却告诉吕蒙,如果没有时间,就要自己去挤出时间来学习。当时的军事是非常紧张的,如果每天都本着一本书,那么就没有时间去研究如何作战。但是孙权又对吕蒙说,你的事情总是没有我的事情多,但是通过读书能够得到很多的启发。

吕蒙在听了孙权的话语之后,也受到了很多的启发,并且学习了孙子,左传,以及史记等等书籍。在这些书籍里所学到的知识用在打仗上会有很多的好处。从此以后,吕蒙就孜孜不倦的在读书,书本从来没有离开过自己的手,并且坚持不懈。最后吕蒙成为了主将,并且屡战奇功。
二、吕蒙在书本中学到了什么

其实吕蒙在书本上学到的不仅仅是汉字,不仅仅是成语,也不仅仅是文章,而是从中悟出了很多的道理。首先悟出了做人的道理,在吴国一直是将领,但是如何去带兵打仗的确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孙子兵法》里教会很多人如何去打仗,并且怎么排兵布阵,所以吕蒙也得到了启发。

吕蒙作为三国武将之一,能够文武双全,的确是得了孙权的启发,俗话说的非常好,听别人的劝告,一定能够吃饱饭。吕蒙本身就比较谦虚,并且也听了孙权的劝告,所以才能够让自己的知识以及阅历更为丰富,从而才能够打胜仗。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突厥族是现在哪个国家 突厥族的发展与结局如何
突厥族相当于现在阿塞拜疆、土克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以及我国的新疆与青海、甘肃、内蒙古,俄罗斯南部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到目前为止,全世界还有将近两亿人在使用突厥族语言。突厥族对后代的影响十分深厚,很多土耳其、哈萨克斯坦人都说自己是突厥族的后代。一、突厥族的起源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7:16:190001世人皆知陈胜兵败被杀,但是一起起义的吴广去哪了?鲜为人知
在中国历史上,陈胜吴广起义被认为是首次规模庞大的农民起义,其影响力注定不容忽视。然而,命运似乎戏剧性地予以讽刺,就在这次“秦末农民大起义”如火如荼之时,陈胜在屡战屡败后不幸遭到车夫的杀害,匆忙从历史舞台上退出。我要新鲜事2023-11-17 20:39:140001《新三国》中孙权为什么把吕蒙杀了(破坏了孙刘联盟)
三国时期,孙权作为东吴的奠基人之一,他的每一项决策都关乎东吴的兴衰成败。而吕蒙作为东吴的重要将领之一,在历史上以勇猛和智谋著称,尤其是其在荆州的军事行动中展现出的非凡军事才能,更是为东吴的扩张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在《新三国》影视剧作品中,却有着吕蒙因破坏孙刘联盟而被孙权杀害的情节。一、历史背景与事实我要新鲜事2024-03-09 16:58:000000楚庄王樊姬的故事:樊姬多次劝诫楚庄王(助其一鸣惊人)
楚庄王大家都很熟悉了,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典故就出自楚庄王,在其荼蘼三年之后一朝崛起,将楚国发展成了春秋时期的霸国。然而楚庄王能将楚国变成霸国,这背后樊姬有很大的功劳。楚庄王樊姬的故事樊姬常常委婉的劝谏楚庄王把更多心思放在政事上,而不是吃喝玩乐,因为楚庄王并不是一个一直都雄才大略、英明神武的君主,在楚庄王刚即位的时候,一直曾经沉迷酒色,不理政事。我要新鲜事2023-05-12 05:00:29000094年岳父与女婿闲聊,提起埋在村里的烈士,女婿吃惊:那是我爷爷
“我爷爷也叫高德福!”1994年春节期间,程如松老人去女儿家做客,与女婿高定新及其父亲高厚学饭后无事闲聊,向他们讲述村里的烈士陵园,无意中提到了“高德福”。女婿高定新听到程如松提到“高德福”这个名字后,非常惊讶,因为自己爷爷的名字也是叫高德福。程如松是湖北红安姜家岗人,女婿高定新是河南新县人,程如松曾经听人讲过,姜家岗烈士陵园里有河南籍烈士,但是他们村里的人一直都没有找到烈士的家人。我要新鲜事2023-05-23 12:30:4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