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姓起源和来历:周王封炎帝后裔于申国(子孙以国为姓)
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6:14:285阅
申姓是最为常见的一个中华姓氏,全国的申姓总人口可达180万,主要有两大起源,一是源自姜姓,炎帝因出生姜水而得姓为姜,后来他的周朝子孙吕被封于申国,子孙以国为姓。二是源自各种少数民族汉化改姓,比如高丽国的将军申崇谦就是申姓始祖之一。
申姓起源和来历
1. 源自姜姓

汉族的申姓基本上都源自姜姓,是炎帝的后裔,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当时炎帝神农氏出生于姜水,所以他就以姜为姓,子孙传到周王朝的时候就出了一位叫做姜吕的人,因为周朝初期才创立,想要纪念先贤功绩,于是周武王就分封了大批的先贤后裔,其中姜吕就被封于申地,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南阳市,最终建立了申国,而子孙也就以国为姓。
2. 源自少数民族改姓

与赵姓起源和来历一样,申姓中也有大部分源自少数民族改姓,最典型的就是蒙古族的申姓,主要有两大源流:
一是因为汉化而改姓为申的氏族,比如沈谷氏、彻穆衮氏等都改为了沈姓和谐音的申姓。

二是源自元顺帝的后裔,据说当时元顺帝的胞叔汉姓为“日璟”,人称老日公,原本是朝廷重臣,但是后来受到奸臣诬告,皇帝下令满门抄斩,这时有人秘密通报日璟,他就紧急召集了十八个儿子准备逃走,但官兵已经快到家门口了,这时日璟的老母亲就急中生智,用刀在“日”上划了一刀,告诉军队这里是“申家”,不是“日家”,为十八个孩子赢得了逃跑的时间。

而当时日璟为了日后寻亲方便,就将饭锅摔成了十八片,一个儿子拿了一片,后来逃亡多年后返乡,只差一片锅片,而据说那一片就是小儿子手中的,他因为年少记忆模糊而改为了田姓,而他正好就是逃到了内蒙古。
0005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甲午战争后 全世界都知大清输了 为何大清百姓还饿着肚子庆祝
甲午战争后的大清百姓庆祝战胜的现象是清政府虚假宣传和愚民手段的结果。这种情况在当时的我国历史上并不罕见,愚民政策导致了民众的误判和盲目追随,使国家在外交和内政上陷入困境。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对我国和世界格局产生巨大影响,引起全球关注。许多国家认为我国在法理上占有优势,且人口众多,会取得胜利。然而,清军却在短时间内失利,战败的消息震惊全球。我要新鲜事2023-07-21 19:57:280000岳飞为什么不自立为王(忠君爱国)
岳飞为何没有选择自立为王,而是选择了忠君爱国,这个问题涉及到中国南宋时期的历史背景,尤其是岳飞在当时的军事、政治和社会环境中所处的情况。通过重新审视岳飞的处境和选择,我们或许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这位将军为何没有采取造反兵变的行动。我要新鲜事2024-01-06 20:24:570000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她们都有缺陷你知道是什么吗?
在中国古代有着四大美女分别有着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美称。但是这4位美女虽然被人称赞可以有一些不足之处,身上都有些自带的生理缺陷,这些都是无法避免。西施我要新鲜事2023-08-21 19:23:430000唐朝75岁将军守土有功,拒绝封赏只要6个美人,4年后发现真高明
公元773年冬月,唐代宗的朝堂之上。端坐在上方的君王,一遍遍地向群臣强调着一位将军立下的汗马功劳,言辞间是止不住的喜悦之态。说至慷慨激昂之处,唐代宗甚至不顾君主威严,催促有关部门加快办事流程,他要让台下那位所立将军尽早成为尚书令。面对君王如此高的嘉奖,台下当事人郭子仪将军的脸上却不见半分得意。恰恰与之相反,在明白唐代宗旨意不容拒绝的情况下,郭子仪仍执着上疏,恳请皇帝收回成命。我要新鲜事2023-05-24 10:15:100000古代刑罚之绞刑,直到现在依然在使用(萨达姆绞刑视频)
古代会根据犯罪情节的轻重而判处不同的刑罚,较轻的有墨刑、笞刑等,而较重的有凌迟、抽肠、宫刑等,其中绞刑,也是常见的一种惩罚较重的刑罚,它是将犯人用绳索或者布将人活不活的勒死,有的则是直接人吊死,我们从下面萨达姆绞刑视频中就可以看出,过程非常的疼痛。萨达姆绞刑视频:绞刑分缢死和勒死:我要新鲜事2023-03-17 16:09:0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