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明初四大案你了解多少,朱元璋杀人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上每朝每代的建国之主都会有过河拆桥、卸磨杀驴的举动,例如刘邦称帝后就杀了忠心的韩信,然而这只是针对一人,但明朝时朱元璋过河拆桥可是制造了四大案件,死的官员及其家眷足足有数万人!
关于明初四大案你了解多少

明初四大案指的是明朝建国初期,朱元璋把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刻意放大化从而对近百位开国功臣以及无数官员进行的杀戮。这场杀戮以四大案件的主人公为主干,延伸至各大势力,导致数以万计的人丧生。这四大案分别是:空印案、胡惟庸案、郭恒案、蓝玉案。
空印案

这个案件缘由出自布政司。布政司每年都要向朝廷汇报工作,最主要的便是对账本,近点的地方还好,错了好改,倘若是偏远地区一旦填错就要重新拿回去盖章。为了方便大臣们就会随身携带几个空的账单,都盖上章,如果填错了直接在新的账单上改正。这事本来就是惯例了。然而朱元璋知道后偏将此事小题大做,从底层一层层的查,结果则是杀了近万人。
胡惟庸案

起因则是胡惟庸担任宰相的时候许多事情不向皇上禀报自己就处理了。这事儿落在多疑的朱元璋身上,使得他雷霆大怒,质问胡惟庸时,胡惟庸又和礼部、中书省一直踢皮球。结果就是丞相加六部全部被朱元璋连根拔起。紧接着有人告胡惟庸谋反,朱元璋顺水推舟就开始查胡惟庸。这一查就是几年,只要是和胡惟庸有关系的统统处死,结果胡惟庸案受牵连死去的官员多达三万人。
郭恒案

此事则是有人告发户部侍郎郭恒徇私舞弊,私吞了官粮,并且同赵全德等人分了管地的赋税。朱元璋下令彻查,结果刑部尚书、礼部尚书、兵部侍郎统统落网,其他还有十二个布政司和其直属官吏受到牵连。一时间又是无数人头落地。
蓝玉案

蓝玉案一是其骄横性格为自己惹来的杀身之祸,另一个则是朱元璋对功臣的最后一抹杀戮笔墨。蓝玉被朱元璋以莫须有的谋逆罪名抓起来,对其处以剥皮的刑罚。死在此案中的包括一公、十三侯、二伯。自此之后明朝的开国功臣便全部死绝了。事实上,朱标不死朱元璋可能不杀蓝玉,本来蓝玉是朱元璋给朱标选的辅佐大臣。然而朱标死了,朱允炆年纪太小,朱元璋怕他压制不住蓝玉,故而蓝玉才有此杀身之祸。
朱元璋制造四大案的目的

朱元璋主要是认为功高震主。一路打天下打来的大明朝,每个开国功臣的手下都有对各自死心塌地的心腹,而且当时兵权分散在各家手中。建国已成,要开始稳固江山的时候当然不能留着这些潜在的威胁。所以朱元璋就开始灭杀功臣,同时也为自己的接班人铺好路,除去那些可能威胁到皇位的人。不得不说伴君如伴虎,身在朝廷不长命呀。
浅析19世纪,苏伊士运河在英国对埃及政策演变中起到的作用
#历史开讲#文|木木编辑|观星1846年—1859年,是英法围绕苏伊士运河展开的一次争夺。期间经历了苏伊士运河研究会的成立到到运河的破土动工。英国在此阶段的外交举动有两点:英国开辟经苏伊士地峡到达东方的航线。修建苏伊士铁路。上述表现说明英国政策出现的变化。它主要包括两个特点:第一,英国在面对新的埃及局势时,逐渐调整过去维护土耳其在埃及的“坐收渔人之利”政策的执行手段。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4:11:010000嵇康为什么被司马昭杀死(对司马氏篡权的不合作态度)
嵇康被司马昭杀害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他对司马氏篡权的不合作态度,以及他的政治立场和言论自由。嵇康(224—263年),字叔夜,出生于谯国铚县(今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是三国时期曹魏的一位思想家、音乐家和文学家,与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合称“竹林七贤”。我要新鲜事2024-03-22 15:11:260005农姓起源和来历:炎帝后裔担任农正官(以祖先官为姓)
农姓是比较常见的中华姓氏,总人口可达42万,但还排不进百家姓的前两百名,主要有三大起源,一是源自神农氏,他的儿子炎居,承袭了神农为号,子孙以祖先号为姓,二是源自官职名,比如上古时期负责农耕管理的“农正”,后裔以官为姓。三是源自少数民族汉化改姓,比如苏农氏。农姓起源和来历1.源自神农氏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6:59:220000纳兰明珠虽是奸臣却立三大奇功康熙杀索额图为何不杀他
康熙对索额图和纳兰明珠的不同对待是基于多个因素的考量。纳兰明珠没有参与夺嫡,保持顺从康熙的意愿;他立下了三大奇功,为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康熙不是一个嗜杀之君,他重视纳兰明珠的才能和忠诚。康熙选择放过纳兰明珠,保住他的生命,并继续利用他的才能为国家服务。我要新鲜事2023-06-25 20:13:540000隋炀帝杨广怎么死的?一代帝王死后居然如此凄惨
杨广是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他的暴虐也是非常残忍,现在很多影视作品中都是在黑化隋炀帝,夸大他暴政行为,隋朝后期隋炀帝就不行,内有宇文化造反,外有反叛军作乱,杨广是顾前不顾后,最后死在宫中,暴虐的杨广怎么死的,一起来看一下。一、杨广暴行和功劳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8:21:430000